[1] 樊江文.红三叶的研究和利用[J]. 草业科学.1994,11(5):10-14. [2] 周兆琼.红三叶的栽培及加工利用[J]. 草与畜杂志.1994,3 25-26. [3] 曾明义,刘光华,王金生.巫溪县红池坝红三叶草地考察报告[J]. 牧草与饲料.1988,1 40-43. [4] 谢文,胡娟,翟均平.毕节地区玉米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203-2204. [5] 闫飞燕,文仁来,张述宽,等.广西玉米病虫害诊断决策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4):374-378. [6] 诸德辉,李鸿祥.小麦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J]. 作物杂志.1995,6 1-3. [7] 吴雨华,诸叶平.小麦-玉米连作智能专家系统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04,24(3):76-78,88. [8] 孟林,谷艳蓉,张国芳,等.北京地区苜蓿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构建[J]. 草业科学.2006,23(11):1-6. [9] 陈全功,任继周,王珈谊.中国草业开发与建设专家系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10] 杨永顺,陈全功,杨丽娜,等.基于WebGIS的《中国草业开发与生态建设专家系统》的开发[J]. 草业科学.2007,24(10):31-35. [11] 廖国藩,刘玉红.亚热带中高山地区人工草地养畜综合试验研究[M]. 文津出版社.1992.6. [12] 樊江文,杜占池,钟华平.红三叶、鸭茅生物量和叶面积时空结构特征[J]. 草地学报.2004,12(3):204-208,213. [13] 樊江文.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J]. 草业科学.2001,18(3):11-16. [14]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红三叶和鸭茅叶片的分解及其营养元素释放的比较研究[J]. 四川草原.2005,1 16-20. [15]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红三叶和鸭茅重金属元素含量动态及其相关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07,24(3):46-50. [16] 钟华平,杜占池,樊江文.红三叶群落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积累量的分配与动态特征[J]. 草业学报.2003,12(5):81-87. [17] 樊江文.红三叶再生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01,18(4):18-22,26. [18]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红三叶种群光合器官的动态特征[J]. 草业学报.2004,13(1):65-69. [19]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红三叶种群生物积累速率动态的研究[J]. 中国草地.2003,25(3):32-36,58. [20] 杜占池,樊江文,梁飚,等.我国南方地区天然牧地营养价值和生产能力评价及其开发潜力[J]. 草业科学.2004,21(9):8-12. [21] 孙娟.基于GIS的牧草适应性及其在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学位论文].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4. [22] 钟华平,孙庆国.川东中高山地区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刈割演替研究[J]. 自然资源.1996,5):52-59. [23] 樊江文.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施肥优化模式的研究[J]. 草业学报.1997,6(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