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自和.黄土高原的草地农业及其技术[C]//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7-100[2] 张晓艳,王立,黄高宝,等.保护性耕作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20-2521[3] 王馨风,王丽华.大力推进我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访我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巡视员张学俭[J]. 今日中国国土,2008(3):17[4] 姜恕.关于开发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J].草地学报,2003,11(1):10-14 [5] Lochr J. Effect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runoff and erosion under simulation rain and overland flow on a rehabilitated site on the Mean du Mine Tarong Queesland[J ].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2000,38(1):299-312[6] 张海,牛秀峰,柏延芳,等.黄土峁状丘陵区牧草引种及立地淑芬动态研究[J].西北植物学,2006,26(2):362-367[7] 刘洪岭,梁一民,李香兰.不同牧草对黄土丘陵区土壤培肥效果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4):12-15[8] 李代琼,梁一民,刘国彬,等.黄土丘陵区优良牧草引种驯化试验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7):1258-1265[9] 刘洪岭,李香兰,梁一民.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对黄土丘陵区台田土壤培肥效果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2):287-291 [10] 王平,王天慧,周雯,等.禾-豆混播草地中土壤水分与种间关系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53-658[11] 张春霞,郝明德.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规律[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6):1107-1111[12] 赵思金,韩烈保,宋桂龙,等.不同人工灌木与草混播群落中4种灌木根系的分布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4):799-804[13] 彭珂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J].水土保持研究,2000,7(2):164-171[14] 李代琼,梁一民,刘国彬,等.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多元化草地建设技术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6,16(5):53-62[15] 陈宝书.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43[16]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76-202[17] 江汉侨.植物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6[18] 蒲建雄.豆科牧草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于建议[J].农业科技信息,2002(3):14[19] 王彦荣,李琪.陇东黄土高原野生饲用及环保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C]//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46-248[20] 沈禹颖,张自和,谢田玲.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J].草业学报,2003,12(6):105-108[21] 张清斌,杨志忠,贾纳提,等.东方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中国草地,2001,23(4):17-20[22] 王栋.牧草学各论[M]. 任继周,修订. 新1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0-240[23] 朱丹,张自和,刘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J].草业科学,2007,24(12):3-8[24] 郭正刚,张自和,肖金玉,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苜蓿品种间根系发育能力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1007-1012[25] 张晓红,徐炳成,李凤民.密度对3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7,15(6):593-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