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泽勇,郭晗,班云云. 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分形维数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168-173
[2] 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 干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地理研究,2007,26(3):518-525
[3] 杨培岭,罗远培,石元春.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J]. 科学通报,1993,38(20):1896-1899
[4] 张俊华,李国栋,南忠仁,等. 黑河绿洲区耕作影响下的土壤粒径分布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J]. 地理研究,2012,31(4):608-618
[5] 周学峰,赵睿,李媛媛,等.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口滩地土壤粒径分布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9,29(10):5544-5551
[6] 蔡晓布,于宝政,彭岳林,等. 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J]. 生态学报,2013,33(24):7748-7755
[7] 柳妍妍,胡玉昆,公延明.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阶段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5):138-142,184
[8] 丁雪丽,韩晓增,乔云发,等.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存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稳定机制[J]. 土壤通报,2012,43(3):737-744
[9] 文倩,关欣.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2004,21(4):432-438
[10] 陈小红,段争虎,谭明亮,等. 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10,27(2):297-302
[11] 文海燕,傅华,赵哈林. 退化沙质草地开垦和围封过程中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