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植物志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32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藏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 [3] 刘玉珊,高兰阳,王辉,等. 红花绿绒蒿的研究现状[J]. 现代园艺,2012(6):14-15 [4] 柯君,刁治民,陈振宁,等. 高原草地绿绒蒿资源及应用现状[J]. 青海草业,2007,16(4):50-54 [5] 刘全儒. 红花绿绒蒿[J]. 生物学通报,2015,50(12):16 [6] 徐隆华,杜军华,范建平. 红光、水分和赤霉素对四种绿绒蒿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4(7):3-5,11 [7] 石慧珍,刘明霞,许静,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罂粟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8(9):1880-1884 [8] 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35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10 [9] 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1-12 [10] 陈红刚,杨韬,杜弢,等. 全缘叶绿绒蒿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J]. 中药材,2014,37(9):1529-1531 [11] 邓晨玥,徐慧齐,呼天明,等. 藏北嵩草种子休眠与发芽特性研究[J]. 草地学报,2019,27(2):421-430 [12] 达清璟,陈学林,管熊娟. 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J]. 生物学通报,2018,53(4):51-56 [13] 王宁,袁美丽,李聪,等. 入侵植物节节麦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研究[J]. 草地学报,2020,28(2):583-588 [14] 常晖,张小燕,张跃进,等. 黄芪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J]. 种子,2015,34(1):44-47 [15] 薛婷婷,沈永宝,刘嘉,等. 种子物理休眠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2016,51(6):863-871 [16] 卡恩. 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生化[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37-40 [17] 刘慧娜,张克亮,赵大球,等. 种子休眠与萌发综述[J]. 分子植物育种,2020,18(2):621-627 [18] 赵燕,魏玉兰,毛美琴,等.滇重楼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10):2025-2032 [19] 赵春香,杨凤娟,潘武扬,等. 不同后熟条件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32-33 [20] 陈疏影,尹品训,杨艳琼,等. 变温层积对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及其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J]. 中草药,2011,42(4):793-795 [21] 姚林君,张克亮,熊作明,等. 种子形态生理休眠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9,38(1):247-255 [22] 张俊杰,韦霄,柴胜丰,等. 珍稀濒危植物金丝李种子的休眠机理[J]. 生态学杂志,2018,37(5):1371-1381 [23] 许静.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D]. 兰州:兰州大学,2014:70 [24] 闫芳. 黄瑞香种子休眠机理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78 [25] Baskin C C,Baskin J M.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seed dormancy[J]. Seed Science Research,2004(1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