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87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7-07-15
  

  • 全选
    |
  • 尚衍重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袁自清 赵震宇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蔡保灵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昆虫病原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对害虫数量起着抑制作用,在害虫的微生物防治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长期以来,在应用昆虫病原真菌防冶人畜害虫方面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六十年代以来才有较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近十年的发展概况,井讨论了影响这个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病原真菌在生物防治中应用的潜力。认为尽管至今对这类真菌了解还较少,但通过今后加强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 赵继鼎 张小青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1978年以来作者比较系统的进行了中国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的分类研究。于1981年“中国灵芝”一书中报道了53种1变种和l变型。除前两个种下分类单位已承认为种 外,后又陆续报道了30种。目前共报道了中国灵芝科85种。随着各国专家对灵芝科分类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过去记载的种类,其中一部分种类已进行了考证,重新作了订正,作者也正在对中国灵芝科的种类进行订正。参考了Steyaert(1980)和Corner 1983)以及其他作者的重要文献,对现有8种进行了订正。本文共报道11种,其中有3新种。它们是坝王岭灵芝(Ganoderma bawanglingense Zhao et X. Q. Zhang),江西假芝(Amauroderma jiangxiense Zhao et X.Q.Zhang)和五指山假芝(A. wuzhishanense Zhao)。本文研究标本全部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 王晓鸣 李建义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陕西省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 的14种,其中新种1个,由异名恢复的合格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种为宽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atium J. Y. Li et X. M.Wang sp.nov,由异名恢复的合格种为卫矛炭疽菌C. griseum Heald et Walf。中国新记录种为尾孢炭疽菌C. caudatum (Sate.) Peck。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特征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 刘锡琏 郭英兰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寄生于喜树上的喜树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amptothecae Liu et Guo, sp.Nov.)、寄生于杜仲上的杜仲假尾孢Ps.eucommlae Guo et Liu,sp. Nov. )和寄生于堇菜属植物上的堇菜生假尾孢(Ps.violaecola Liu et Guo,sp.nov.)三个新种。模式标本保藏于HMAS,北京。
  • 郭英兰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前两篇文章里报道了湖北省神农架产的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22个种,本文再报道这一地区的尾孢菌属、短胖孢属及色链隔孢属的4个种,其中1个是新种,即李色链隔孢(Phaeoramularia pruni Guo et Liu,sp.Nov.),其模式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MAs)。该新种与寄生于李属(Prunus sp.)植物上的变红尾孢(Cercospora rubro-tincta)接近,但后者分生孢子梗窄(2—4.5μm),不分枝,曲膝状折点少(0一1个),分生孢子向顶渐狭,不链生,隔膜多(1—5隔),因此易于区别。
  • 王端礼 李若瑜 王晓红 戴文明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研究了国内首见的三株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liera (Nielsen Coilant)McGinnll],观察了菌落形态,研究了此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的特点,并作了外抗原试验。在光学显敲镜下,本菌有暗色长棘状的分生孢子梗。在扫描电镜下,有很长的环痕梗,其尖端的环痕数目可达30个以上。有的环痕梗和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ieanselmei (Langeron)McGinnis et Padhye]的环痕梗很相似。有些酵母样细胞上也可产生短的环痕产孢尖端。有一株菌的产孢细胞顶端有几个突起的环痕产孢尖端,呈假单轴性排列。另一株菌产生瓶梗。因此考虑此菌是一种多形性真菌。外抗原试验,一株菌符合棘状外瓶霉,另二株菌符合外瓶霉。
  • 高向群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脐鳞属地衣一个新种:褐脐鳞。 这个新种类似红脐鳞,但地衣体上表面为灰褐色并且不含松萝酸。本种与泡状脐鳞的区别是不含富马原岛衣酸及地理分布的差异。
  • 徐孝华 C.B.HXLL P.H.WILLIAMS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界甘蓝茎点霉(Phoma lingam)的有性世代为斑点小球腔菌 Leptosphaeriamaculans 通常形成于甘蓝属植株的越冬残茎上。在实验室内其有性阶段不易培养或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形成假囊壳的百分率也很低。为了在实验室内能短期诱发大量L. maculans 的假囊壳,本实验研究了该菌假囊壳生成的条件,创造了双层培养方法。自澳大利亚采集到有该菌假囊壳的芸苔(Brassica apus)残基,分离得到子褒孢子单孢后代数十株,同时用保存的已知交配型665(+)和666(一)为材料,研究了(+)(一)配对结合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6℃的温度,近紫外光照射(黑光灯)和V。麦杆琼脂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少量的假囊壳。但是,若配合以双层培养,则在培养4周后可产生大量成熟的假囊壳。实验还确定了该菌在性细胞形成、交配、子囊形成和成熟等阶段对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双层培养对假囊壳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前期菌体营养生长与后期假囊壳的成熟紧密相关。
  • 邢来君 张军 孙光 周菊岩 周与良
    菌物学报. 1987, 6(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溶壁酶加I%玛瑙螺酶(褐云玛瑙螺消化液的冷冻干粉)的混合酶,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两株营养缺陷型中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并比较了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丝体的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无机盐类稳定剂(Nacl、KCl)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而有机类(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做为稳定剂不甚理想。对120和720菌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再生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试验,再生率分别为52%和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