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88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8-07-15
  

  • 全选
    |
  • 黄耀坚 郑本暖 尤华明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1987年5月福建南平库蚊上的虫霉流行病进行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库蚊虫霉(Entomophthora culicis)是流行病的主要病原菌(92.4%),其次为弯孢虫疫霉(Eryniacurvispora)(2.9%),同时在库蚊的个体上存在着这两种虫霉的复合感染(4.7%)。库蚊虫霉分生孢子钟罩形,基部平截,端部尖突。分生孢子10.3×13.3—6.6x11.6μm,平均12.1士0.15×9.0士0.15μm,长径比1.40—1.75。休眠孢子内生或外生,平均27.1土0.14μm。假根粗大,无固着器,囊状体缺乏。在蛋黄培养基上生长微弱。对不同因子影响分生孢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刘波 曹晋忠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有关马鞍菌属Helvella的历史,属种概念以及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已作过报道(刘波等,1985)。本文描述了近年来采到的两个新种:粘马鞍菌Helvella glutinosa sp.nov.和伞形马鞍菌H. galeriformis sp. Nov.四个新记录:自柄马鞍菌H.Albella Quel., 小马鞍菌H.Helvellual (Dur.Et Mont.) Dissing,乳白马鞍菌H.Lactea Boud.和脉马鞍菌 H.Phlebo-phora Pat.Et Doass。此外,斑点马鞍菌H. Maculata Weber 虽已作过报道和描述(李静丽等,1986),然而由于它是一个非常具特征性的种,而且有一限制的地理分布,因此本文也对它进行了更充分的描述和讨论。
  • 赵继昴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紫芝是中国的特有种类。自古以来有关紫芝的记载很多,民间传说也很丰富。但,过去一直与日本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 (Fr.) Lloyd) 相混淆。 作者于1979年澄清了这种混淆,并建立了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新种。同时,根据菌肉颜色的不同,作者等将 Ganoderma亚属区分为两个组(灵芝组,紫芝组)。 紫芝组在中国已记载了23个种。本文只报道其中的3个新种。它们是华中灵芝Ganoderma mediosinense Zhao,奇绒毛灵芝G.Mirivelutinum Zhao以及思茅灵芝 G.Mraaoense Zhao。以上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 文华安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中国林氏鬼笔属(Linderiella G.H.Cunn.)三种,即西宁林氏鬼笔(L.Xiningensis Wen sp. Nov.),双柱林氏鬼笔(L.Bicolumnata (Lloyd)G.H_Cunn.),柱状林氏鬼笔(L. columnata (Bosc)G.H.Cunn.),其中西宁林氏鬼笔是一新种,是著者(:1984)参加横断山综合科学考察采自四川省雷波县西宁,主要特征是具有六条扁平-柱状体及担孢子较小。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 李明霞*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多年来从我国禾本科等植物叶表分离了大量掷孢酵母,本文重点报道70株掷孢酵母与类酵母的初步分类,共分为三属,即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布勤掷孢酵母属(Bul-lera)与腥掷孢菌属(Tilletiopsis);其中掷孢酵母属占75%。至于53株掷孢酵母,共分为三种,即攻红掷孢酣母(Sporobolomyces roseus)、赭色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 salmonicolor)、Sporobolomyces shibatanus);经统计,后者最为常见,占此属的84%。这些种在我国尚未见报道,作为新记录。
  • 刘兴玢 罗雪云* 李秀芳 陈庆涛**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163株从中毒甘蔗和变质甘蔗样品中分离的产毒节菱孢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98株定名为甘蔗节菱孢 (Arthrinium sacchariM. B. Ellis), 占60.1%;43株定名为蔗生节菱孢(A. saccharicola Stevenson), 占26.4%;22株为暗孢节菱孢[A. phaeospermum (Corda)M. B.Ellis], 占13.5%。节前两个种为国内新记录。并用小培养法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特点。
  • 陈祝安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双生座壳孢(Aschersonia duplex Berk.)系日本卷毛蚧的病原真菌。此菌在人工培养基和自然基物上生长好,并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对C源中的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糖;N源中的蛋白胨,天冬素、L-酪氨酸、KNO,利用好。生长适温22—26℃。病原流行季节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口间接种,对寄主致病性强,有应用潜力。
  • 周建 杨照昌 罗小刚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Giemsa染色观察了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803和1401菌株间的菌丝联结现象,观察了菌丝、孢子的细胞核数目。孢子均是单核,菌丝细胞有1一2个核,多数为单核,菌丝尖端有1—6个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能形成异核体的亲和单孢子菌株组合803—17和140卜9、803—3和1401-8的混合培养物毒力与未经培养的相同菌株组合的菌丝体混合物毒力显著不同。在讨论中提出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Sm液体培养中,混合接种803—17和1401-9、803-3和1410-8,经11天的混合培养后,混合培养物中形成了与核体亲本菌丝(803一17、1401-9、803—3、1401-8)毒力显著不同的异核菌丝体(803-17×1401-9)、(803—3×1401-8)。
  • 李玉萍 王蕤 周银莲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从树木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红菇 Russula delica 的菌丝体和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内源激素的方法和步骤,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从提取液中检测出玉米素(z)、异戊烯嘌岭(IPA)、吲哚-3-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酸(GA3)、激动素(KT)六种植物内源激素。进一步明确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树木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可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菌根真菌资源提供了依据。
  • 甄应中 韩绍印 王秀林 徐岷 丁兰萍
    菌物学报. 1988, 7(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分离的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突变性的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D10-A2”菌株粗提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为71.25g培养物/kg体重;7个菌株粗提物的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6个菌株粗提物的DNA合成抑制(DSI)试验。结果UDS试验6个菌株为阳性,DSI试验5个菌株为阳性。说明互隔交链孢提取物可致人体细胞DNA的损伤。本文还报道了链格孢适宜的产毒条件。链格孢在一般粮食上均能生长繁殖产毒,适温为25℃,适宜的湿度根据粮食品种不同而为33—50%含水量。在北方侵染的主要粮食为小麦,当麦粒灌浆成熟期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在收割脱粒时遇到连阴雨,麦粒被雨水浸泡。污染非发生于贮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