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95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5-15
  

  • 全选
    |
  • 王英祥 张中义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李春杰 袁自清 赵震宇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采自我国新疆阿勒泰山寄生于蕃薇科(Rosaceae)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zlis L.)上的轴霜霉新种——地榆轴带霉(Plasmopara Sanguisorbae C.J.Li et al.Sp.nov)。轴霜霉寄生于蔷微科植物上是首次报道。对该种的形态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附有特征图。
  • 于守荣 田恒台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白粉菌目的一个新种和二个新记录种,新种:连云港驻丝壳 microsplarerclianyungangensia S. R. Yu sp. Nov., 寄生在卫矛科冬青卫矛 Euonymus joponicae L. 上。新记录种;地锦白粉菌 Erysiphe andina (Sptg.) Braun; 野茉莉钢丝壳 Uncinulo sogashinonRraun。另报道了77个已知种。
  • 1陆庆轩 2吕国忠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寄生于齿叶自绢梅(Exochorda serratifolia S.More)上的叉丝壳属一新种和寄生于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L.)上的叉丝壳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Mi- crosphaera exochordae Q.X. Lu et G. Z.La和 M.Schizandrae Sawada。对新种作了中文和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同时讨论了与相近种之间的区别。对新记录种进行了中文描述。
  • 林英任 侯成林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在安徽省岳西县发现的舟皮盘菌属(Ploioderma Darker)一新种,即毁坏舟皮盘菌(P.Destruens Y.R.Lia et Hou sp.nov.)。该种以子囊具长柄,侧丝顶端显著膨大以及产生分生孢子果和线纹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P.Handelii (Petrak) Y.R.Lin et Hou。在发生地,此菌引起严重的杉木[Cunninghamla lanceolota(Lamb.)Hook.]梢枯病。
  • 1林英任 1黎志 2梁师文 2余盛明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我国北部地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目(Rhytismarales)真菌6属13种。其中哈尔滨散斑壳(Lophodermium harbinense Y.R Lin)是新种,秋散斑壳(L.Autumnale Da-rker)和雪松散斑壳(L. cedrinum Maire)为中国新记录种,其余诸种国内曾有过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及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并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
  • 陆燕君 李桂林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花椒盘二孢 Marssonina zanthoxyla Y.J.Lu et G.L.Li sp.nov.是寄生在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上的一种寄生菌,本文有汉文和拉丁文的形态描述和新种的讨论。
  • 1王崇仁 2陈长法 1陈捷 1傅俊范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采自人参(Panax ginseng C. A.Mey (保留名nom. Coiiscry))的核盘菌属一新种——人参核盘菌(Sclerotinla.Ginseng Wang C. R.,C. F. Chen et J. Chen)。该种在形态学以及可溶性蛋白、果胶(甲)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谱带等方面,均不同于已知种核盘菌(S.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小核盘菌(S. minor Jagger)车轴草核盘菌(S.Trifoliorum Erikss.)和细辛核盘菌(S.Asari Wu et C.R. Wang)。模式标本(800719)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室。
  • 于莉* 白金凯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采自东北地区的115份茎点霉(Phoma)和叶点霉(Phyllosticta)的标本进行分类研究,有新种2个和国内新记录种9个。新种是木瓜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chaenome-lesicola L. Yu et Bai)和草玉铃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convallaricola L. Yu et Bai)。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及图。对新记录种作了简要介绍。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真菌标本室(HMSAU)。
  • 何社辉* 苏晓庆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纤维素酶与1%真菌脱壁酶混合液作脱壁酶,0.6mol/L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从摇床培养的12一14小时菌龄的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菌丝体获得原生质体。酶解3—5小时后,产量可达1.4—2.0×106/mL。并在双层培养基上初步实现了原生质体再生。
  • 陈宛如 陈增鸿 董调雅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鸡(土从)菌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Berk.)Heim.及其分生孢子阶段小白球菌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而在基础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乌头酸、延胡索酸、柠檬酸或者添加生物素、VB1、VB2等都能促进鸡(土从)菌和小白球菌菌丝体及其分生孢子的生长。实验还表明维生素混合使用效果比单一添加为好。鸡坝菌和小白球菌生长的合适的碳源是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而淀粉、甘露醇效果不良;合适的氮源是蛋白胨、花生粉、黄豆粉、甘氨酸和铵盐,但是小白球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含氮量不宜过高,一般为0.2%左右,而鸡(土从)菌要求含氮量较高,最佳的氮源浓度范围为0.4一0.6%。 鸡(土从)菌和小白球菌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4.0—5.5之间,鸡(土从)菌最适的pH值在4.0—4.5之间,而小白球菌最适PH值随着培养基组成和CO2浓度的不同会有所变化。小白球菌具有忍耐高浓度CO2(15%)的特性,静置培养比摇瓶培养生长更好。鸡纵菌菌丝体却需要较低的CO2浓度方能生长良好,它更适宜于摇瓶培养。目前鸡(土从)菌和小白球菌菌丝体在实验室条件下生长都非常良好,液体培养已获得成功,为人工栽培和利用鸡(土从)菌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 李英波* 罗信昌 李滨 郭良栋 文华安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香菇(Lentinus edodes) 菌株的DNA片段通过克隆转移到质粒载体 Bluescript M13(pBS)中,获得部分基因文库。用文库中的三个随机克隆以及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一个rDNA克隆作探计,检测香菇的RFLP。其中三个探针能检测到多态性,表明32个菌株间普遍存在遗传分离。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用平均链锁聚类方式聚类,相似性超过60%的分为一群。23个菌株被分成4群,其它9个菌株因相似性祗于60%而不能归入任何群。结果表明:香菇的遗传分离普遍存在于菌株间,而与菌株的地理分布没有相关性。RFLP可以用来研究香菇种内的遗传分离,并可作为遗传分析的遗传标记,为遗传育种服务。
  • 朱衡1 翟文学1 陈美玲1 王久林2 雷财林2 凌忠专2 朱立煌1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POR6是一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重复顺序。利用脉冲电泳技术和 Southern 分析,表明它是非均匀地散布于基因组中的。经测定POR6的拷贝数约为30—40,序列测定未发现在内部有更小的重复单位。用POR6作探针对44株稻瘟病菌进行DNA指纹分析,分析的中国北方地区的22个菌株可根据相似率归并成8个谱系。对一些转管培养中致病型发生变化的菌株用POR6进行指纹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在转管过程中基因组DNA是有变化的。
  • 李永泉 赵小立 贺筱蓉 周红军 翁醒华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黑曲霉HD-1是一株分泌高单位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多种水解酶的生产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扩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酶活可达:酸性蛋白酶1.1万U左右,果胶酶9千U以上,纤维素Cx酶1.1万U左右,纤维素CL酶4千U以上,糖化酶7千U左右。同时说明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优化结果准确。
  • 1梁宗琦 1刘爱英 2樊美珍 2郭超
    菌物学报. 1995, 14(3):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