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2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3-15
  

  • 全选
    |
  • 张陶1 王英祥2 张中义2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柱隔孢属二新种:决明柱隔孢Ramularia cassiae,寄生在豆科(Leguminosae)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e)望江南决明(Cassia occidentalis)上; 莲子草柱隔孢 (Ramularia alternantherae), 寄生在苋科(Amaranthaceae)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上。柱隔孢属在云实亚科和苋科是首次报道。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模式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 徐阿生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藏东南林区、藏南的亚东林区和藏东的昌都林区等地的马鞍菌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3种,西藏新分布6种,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 王发园 刘润进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调查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的资源状况。共分离鉴定出Acaulospora属6种, Archaespora属2种, Glomus 属24种, 其中G. melanosporum, G. pansihalos, G. pustulatum, G. tenebrosum等4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
  • 胡珍娣 陈瑾 王玲 丘麒 潘庆华**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广东省2000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相似性系数为0.62阀值时,可将采集于广东省三大生态稻作区、早稻和晚稻生长季节的104个菌株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其中宗谱5和宗谱8的菌株数各占总数的25%,为优势宗谱;宗谱4和12的菌株数各占总数的14.4%和9.6%,为亚优势宗谱;其余的29个菌株,分别归属于其它10个宗谱,其中有5个宗谱是单菌株宗谱。本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性:遗传结构呈由北向南多样化的趋势;各个稻作区甚或亚区有其特异性的宗谱。本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也显示分明的生长季节特性:来源于早稻和晚稻生长季节的菌株完全分属于宗谱图的上下两个半区,彼此之间不存在共同的宗谱;而且后者的遗传宗谱要比前者的复杂、多样。研究还表明,虽然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00年度与1998-1999年度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两者仍然具有良好的相承性和可比性。如何进一步验证和把握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所表现出的时空特性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 吴康云 边银丙**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生质体技术,获得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栽培菌株He-1的单核化菌株H1、H2、H3和栽培菌株Ju-1的单核化菌株J1、J2、J3,将H1、H2、H3分别与J1、J2、J3配对杂交,核相观察确认H2J1、H2J2和H2J3均为双核体。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H2J1、H2J2和H2J3不仅具有相应的亲本单核体共有的酶带,而且具有两个亲本各自的特异性标记酶带。RAPD分析表明,引物S30和S62对杂交子H2J1、H2J2和H2J3的扩增图谱中不仅包含相应的亲本单核体所共有的DNA带,而且包含亲本单核体各自的特异性DNA带。拮抗和栽培试验表明,杂交子H2J1、H2J2、H2J3与双核体亲本He-1和Ju-1的菌落之间有窄细的黑色拮抗线,子实体形态上有较明显差异。
  • 林福呈 李德葆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230个具有ELISA阳性反应的细胞株获得了11株具有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其中2B4显示较强结合作用,并均能与分生孢子、芽管和附着胞表面结合。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单抗2B4能与孢子芽管表面的1%SDS提取物中的15kDa的蛋白结合。免疫金定位发现该蛋白确是在病菌各个形态阶段广泛存在的分泌性蛋白。采用2B4从分生孢子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获得6个阳性克隆。该克隆MP1表达的蛋白抗原与实际存在的15KDa是相一致的。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正在研究之中。
  • 陈新爱 夏黎明 岑沛霖**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里氏木霉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并以之为模板进行 RT-PCR合成约1.4kb的纤维二糖酶基因cDNA,将所得的cDNA经测序后克隆到温度敏感型表达载体pJW2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筛出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后,经酶活测定,bgl I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酶活为0.75IU/mL。
  • 檀东飞1 吴若菁1 梁鸣2 林跃鑫1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45%。.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首次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FFAP柱分离出36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8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3-甲基-环氧十四烷-2-酮 (23.53%)、亚油酸(17.56%)、芹子烯(12.37%)、棕榈酸(8.20%)、9-十六碳烯酸(7.84%)、(-)-Lepidozenal(7.82%)等, 占总挥发油的97.76%。对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其结果为:桔黄青霉、啤酒酵母最敏感, 黑根霉、黑曲霉次之,白色假丝酵母、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稍差。
  • 包海鹰1 李玉1 图力古尔1 陈作红2 张志光2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分布的10种鹅膏菌中的-鹅膏毒肽(-amanitin)、鹅膏毒肽(-amanitin)和鬼笔毒肽(phalloidin)3种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鹅膏(A.verna)和鳞柄白鹅膏(A.virsa)中含有-amanitin和-amanitin两种毒素,二者-amanitin的含量分别为 1861.85g/g和2477.02g/g,均高于欧洲产毒鹅膏(A.phalloides)中的含量(1607g/g)而接近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中的量(2633.80g/g)。毒鹅膏A.phalloides中含有3种毒素,并且菌蕾中的含量高于成熟子实体,尤其菌蕾中Phalloidin的含量(1113.35g/g)是灰花纹鹅膏成熟子实体中(432.5g/g)的3倍。
  • 杜娟 庄蕾 季明杰 陈冠军** 高培基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子筛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了棘孢曲霉SM-L22纤维素酶系中的β-葡萄糖苷酶组分。通过SDS-PAGE和IEF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57.9 kDa,等电点为pH 4.5。该酶组分的最适温度60℃,最适pH 5.5,在40℃以下以及pH 3.0~10.0范围内稳定。Fe2+和Mn2+ 对酶有激活作用,而 EDTA对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底物专一性实验表明,该酶可作用于纤维二糖、水杨素和乳糖。作用于纤维二糖和水杨素的Km值分别为17.13 10-3 mol/L 和11.93 10-3 mol/L,Vmax分别为3.456 10-4 mol/L/min和7.139 10-4 mol/L/min,Kcat分别为3.75 S-1和7.73 S-1。
  • 刘晓兰1 周东坡2 孙剑秋1 平文祥2 于寒颖1 张鹏1 解玉红1 凌洪博1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树状多节孢HQD33内生真菌融合子TPF-1摇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2.8L和10L通用式机械搅拌罐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HQD33适宜发酵工艺条件是:发酵时间16~18d,培养基中蔗糖、苯丙氨酸、醋酸钠、酪氨酸、2,4-二氯苯氧乙酸和亚油酸的加量分别为10g/L、1mg/L、1.5g/L、15mg/L、5mg/L和15mg/L,摇瓶装量为150ml/500ml,在此条件下摇瓶发酵液中紫杉醇平均含量为448.52 g/L; 2.8L和10L罐发酵液中紫杉醇含量达406.95和395.12g/L(平均值)。
  • 步岚1** 朱振元1,2 梁宗琦1*** 刘爱英1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真菌激发子菌株对提高蛹虫草生物量和虫草菌素含量的影响,其中一株疫霉(Phytophthora sp.)YL提高虫草菌素含量比对照高4倍。机械研磨和80℃高温细胞自溶相结合制备的真菌激发子诱导效果最佳。同一激发子不同浓度对虫草素的诱导实验表明, 80mg/ml浓度碳水化合物的真菌激发子诱导蛹虫草产生虫草菌素效果最明显。
  • 池玉杰 邹莉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10种阔叶树上常见的一年生多孔菌的培养特性。它们是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单色下皮黑菌(Cerrena unicolor)、毛革盖菌(Coriolus hirsutus)、栎迷孔菌(Daedalea quercina)、棱孔菌(Favolus alveolaris)、囊孔菌(Hirschioporus pargamenus)、辐射状纤孔菌(Inonotus radiatus)、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 贝叶多孔菌(灰树花)(Polyporus frondosus)和泡盖绵皮孔菌(Spongipellis spumeus)
  • 唐朝荣 孙福在** 赵廷昌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果糖和葡萄糖作碳源、硫酸铵作氮源、培养温度25℃以下、培养液初始pH5~7和少量通气都利于胞外冰核产生,最佳培养时间受培养温度和接种菌龄的制约,而低温处理、光照及添加丝裂霉素C和HNPA对胞外冰核产生无明显影响。胞外冰核耐热(40℃处理后仍保持较高活性),酸碱适应性强(pH2~13);温度50℃以上、蛋白酶K和高浓度脲处理可完全失活或严重破坏其冰核活性,表明蛋白是真菌胞外冰核的必需成分;胞外冰核溶液中盐浓度高于50mmol/L时,活性才受抑制。25%冰乙醇可有效沉淀真菌胞外冰核,同时又保持较高活性;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显示真菌胞外冰核分子量很大,电荷组成和分布上不均一,所带净电荷为负。本研究加深了对真菌胞外冰核的认识,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
  • 冯明光 徐均焕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初级分生孢子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24 h内定时取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子的萌发及其对寄主体壁的入侵。结果表明,附着到蚜体表面的孢子在4 h内有30~40%已萌发产生芽管,其中多数为侵染性芽管,少数是呈叉状分枝的营养生长型芽管。具侵染性芽管的孢子部分陷入体壁蜡质层中,显示孢子有分泌物产生并作用于寄主体壁。接种10 h内,侵染性芽管通过顶端膨大的附着胞或直接穿透侵入寄主体壁。到24 h时,产生侵染性芽管的孢子全部侵入寄主体内,寄主体表仅留下少数未萌发的孢子或营养生长型芽管。初级分生孢子在蚜体表面很少产生次级分生孢子,说明桃蚜是适合该菌侵染的寄主。陷入寄主体壁的孢子不因若蚜蜕皮而被去掉,表明该菌对成蚜和若蚜都具有侵染力。
  • 杨根华1 董文汉2 李梅1 万斌1 王雪媛1 内藤繁男3 生越明3 陈海如1**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来自云南省20多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130多份,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54个菌株。按菌丝融合测定法, 将54个菌株分为5个菌系:R.solani的AG-1 IA ,AG-1 IC,AG-6GW 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Bb, AG-I II。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系对水稻、玉米、小麦的苗期及成株期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中AG-1 IA, AG-1 IC, AG-I II 的致病力最强, AG-6GW的最弱。对这些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菌系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而同菌系不同菌株间却具一致性。由此说明,按菌丝融合与否区分丝核菌种群较之现行的其它分类法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和亲缘关系。
  • 雷德柱1 于淑娟2 曹珍年3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图力古尔1 王波2 李玉1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梁晨 吕国忠 白金铠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赵国柱 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赵国柱 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赵遵田 贾泽峰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李红叶 朱国念 朱金文 谢青云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马向东** 周俊初***
    菌物学报. 2002, 21(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序言
  • 章卫民 李泰辉
    菌物学报. 2002, 21(2): 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粉褶蕈属Entoloma 1个具有被结晶囊状体的特殊新种,并为此建立了1个新亚属。新亚属为结晶囊粉褶蕈亚属Metuloidoentoloma,新种为结晶囊粉褶蕈Entoloma metuloideum。文中有上述新亚属及新种的拉丁文及英文描述。模式标本(HMIGD 18773)采于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内。
  • 王向华 刘培贵
    菌物学报. 2002, 21(2): 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所有保存于HMAS、HKAS和 HMIGD的采自中国的肉棒菌属Podostroma标本被重新研究,鉴定出肉棒菌P. alutaceum和粗肉棒菌P. grossum两个种,并对这两个种重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鹿角状肉棒菌P. cornu-damae由于缺乏可靠的标本仍存有疑问。滇肉棒菌P. yunnanensis被作为粗肉棒菌P. grossum的异名。
  • 梁宗琦1 刘爱英1 黄建中2
    菌物学报. 2002, 21(2): 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武夷山和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发现三虫草新种,武夷山虫草Cordyceps wuyishanensis, 张家界虫草Cordyceps zhangjiajiensis和拟茂兰虫草Cordyceps maolanoides。武夷山虫草和其近缘种的主要区别是,可孕部分柱状、非多年生、子囊孢子不断裂和间细胞长达6~10祄。张家界虫草与其近缘种相比较的鉴别特征为非木质化的较小子座、子囊壳表生和具有较长的(15~23祄)次生子囊孢子。拟茂兰虫草和近缘种茂兰虫草C.maolanoides的形态特征相近,其主要差别是前者的子座和子囊壳都小得多。报道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与蜣螂虫草Cordyceps geotrupis 有密切关系。研究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室(LFRGU)。
  • 李春如 樊美珍 黄勃 王四宝 李增智
    菌物学报. 2002, 21(2): 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疣孢虫草Cordyceps phymatospora为新种;球孢虫草C. bassiana 及其无性型Beauveria bassiana, 长座虫草C. longissima 及其无性型 Hirsutella longissima, 台湾虫草C. formosana 及其无性型 Hirsutella sp., 拟细虫草C. gracilioides和丝虫草C. filiformis 等19种虫草及其部分相关真菌。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虫生菌研究中心(RCEFAAU)。
  • 宋斌 李泰辉 沈亚恒
    菌物学报. 2002, 21(2): 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小煤炱属三个新种:交让木生小煤炱Meliola daphniphyllicola,火绳树生小煤炱Meliola eriolaenicola和六萼藤小煤炱Meliola stixis。它们分别寄生在交让木科植物海南虎皮楠Daphniphyllum paxianum、梧桐科植物火绳树Eriolaena sp和白花菜科植物六萼藤Stixis suaveolens上。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 宋斌 李泰辉 沈亚恒
    菌物学报. 2002, 21(2): 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二个新种:赤苍藤附丝壳Appendiculella erythropali和忍冬附丝壳Appendiculella lonicerae,分别寄生在赤苍藤科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和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上。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 郭英兰 徐莉
    菌物学报. 2002, 21(2): 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5种尾孢菌,其中有3个新种和12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寄生在枝构Broussonetia kaepferi上的构树生尾孢Cercospora broussonetiicola, 寄生在白屈菜 Chelidonium majus 上的白屈菜尾孢Cercospora chelidonii, 寄生在律草Humulus scandens 上的律草生尾孢 Cercospora humuligena。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HMAS)。
  • 王有智 郭芳 周宇光
    菌物学报. 2002, 21(2): 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中国的枝顶孢属丝孢菌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3个新记录种,并给出了全部13个种的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