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7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3-15
  

  • 全选
    |
    研究简报
  • 顾金刚,李世贵,姜瑞波
    菌物学报. 2007, 26(2): 316-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孙立夫,张艳华,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
    菌物学报. 2007, 26(2): 306-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论文
  • 杜萍,陈艳秋,李玉
    菌物学报. 2007, 26(2): 302-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汤洪敏,虞泓,李长利,张灼
    菌物学报. 2007, 26(2): 297-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赵遵田,王辰磊,孙立彦,任强
    菌物学报. 2007, 26(2): 295-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何学友,陈顺立,杨希,黄金水,黄炳荣,蔡守平
    菌物学报. 2007, 26(2): 28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松墨天牛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从福建、江西两省共110个林分样区(其中松林88个样区)采集土壤样品33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金龟子绿僵菌。从21个样区的26份土样中分离出的金龟子绿僵菌占采集样区的19.1%和样品的7.9%,成菌落数(CFU)500~72500CFU/g,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分离到的9个产孢量高的菌株,采用浸渍法(1×107孢子/mL)接种3~4龄健康松墨天牛幼虫,采用跗节接种法接种2~15日龄健康成虫,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MaYTTR-03、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和成虫均有较高致病力,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 舒畅,陶文沂,周荼
    菌物学报. 2007, 26(2): 284-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致命鹅膏中的毒素在安全剂量下抑制小鼠皮肤肿瘤的效果,并对此毒素的药用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采用经典的DMBA/巴豆油诱导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形成的二阶段致癌模型,观察和评价致命鹅膏毒素在不同剂量下抑制肿瘤的效果,并且通过测定血清中氨基己糖的含量来判断对肝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致命鹅膏毒素在某一低剂量下对DMBA/巴豆油诱导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且对小鼠肝脏无损伤,证明了致命鹅膏毒素可以较好地治疗皮肤癌。
  • 陈体强,吴锦忠,朱金荣
    菌物学报. 2007, 26(2): 279-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紫芝Ganoderma sinense(“闽紫96”,HMAS 77207,阔叶树枝桠材或边材栽培)超微粉碎加工成500目的子实体超细粉。激光粒度分析表明:紫芝超细粉的表面积到834.18m2/kg,中位径(D50)为12.68μm。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紫芝超细粉挥发油中分离到35种成分,出峰时间为7.872~30.239min,确定了其中32个成分,占相对含量的88.642%;绝大多数成分为脂肪族化合物(67.216%),主要成分(20.67%)为2,6-二叔丁基-苯酚为芳香族化合物,还检出2种杂环族化合物。
  • 胡奎娟,吴克,潘仁瑞,刘斌,蔡敬民
    菌物学报. 2007, 26(2): 273-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接种比例、接种时间、碳源、氮源等因素对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发酵产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木霉和黑曲霉按4:6同时接种,以玉米芯3.75g、麸皮3.75g、葡萄糖37.5mg为混合碳源,Mandels营养盐11.5mL、添加NH4NO37.5mg为氮源,在84h产纤维素酶活力达到230IU/g干物质,木聚糖酶活力达到1308IU/g干物质,与两菌纯培养相比,纤维素酶活力提高163%,木聚糖酶活力提高79.5%。
  • 谢君,黄乾明,冯蕾,徐宁,杨军
    菌物学报. 2007, 26(2): 266-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侧耳sp2(Pleurotus sp.2)和粗毛栓菌(Trametes gallica)是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强,且产酶较快的菌株。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和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Pleurotus sp.2在低氮高碳高无机盐培养基中的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s, MnPs)、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s.LiPs)、漆酶(laccases,Lacs)和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s, Hcels)的活性最高。当该菌株培养在含有低氮无碳高无机盐液体培养基的麦草粉中时,MnPs和Lacs的活性峰值均出现在10d,而Hcels的活性在40d时达到峰值。Trametes gallica在高氮低碳高无机盐培养基中的Lacs和LiPs的活性最高,在低氮高碳高无机盐培养基中的MnPs和Hcels的活性最高。当该菌株培养在含有高氮无碳高无机盐和低氮无碳高无机盐液体培养基的麦草粉中时,MnPs存10d、Lacs和Hcels在40d、LiPs存50d,分别达到峰值。Pleurotus sp.2和Trametes gallica 在液体培养基中具有很强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产生能力且产酶速度较快,在固体培养基有很强的降解麦秸生物质能力,但这两株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能力行为都有较大的差异,相关性小。
  • 黄国明,廖芳,刘跃庭,崔铁军,罗加凤
    菌物学报. 2007, 26(2): 257-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苇状羊茅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和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N.lolii对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畜牧业曾经造成过巨大损失。以N.coenophialumN.lolii及其近似种N.huerfanum、N.chisosum、N.aotearoae、N.sp.共6种18个菌株,以及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8个品种种子为供试材料,根据Tub-2基因设计了通用Taqman探针及引物,根据NC25基因设计了N.coenophialumN.lolii的特异Taqman探针及共用引物,通过通用探针的单色荧光PCR和特异探针的双色荧光PCR,建立了N.coenophialumN.lolii的菌丝及单粒种子稳定可靠、特异性强的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单粒种子,使检测时间由至少一个月缩短至7~8个小时。
  • 郭丽琼,王秀旭,柳永,舒薇,林俊芳
    菌物学报. 2007, 26(2): 249-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从香菇菌丝体中克隆的启动子片段gpd-Le(613bp)和ras-Le(715bp)分别连接于报告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上游,构建了启动子功能活性检测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采用PEG介导法把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分别与辅助质粒pCc1001(含有trp1基因)共转化进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灰盖鬼伞粉孢子的原生质体中。经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假定转化子的分子鉴定以及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香菇gpd-Le启动子在灰盖鬼伞的菌丝中具有较强驱动外源gfp基因表达的活性,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gfp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而香菇ras-Le启动子没有检测到有驱动外源gfp基因表达的活性。
  • 季哲,李玉祥,赵明文,潘迎捷
    菌物学报. 2007, 26(2): 243-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黄伞菌丝体、原基、菇蕾、子实体菌柄和子实体菌盖进行研究,获得了在生殖生长阶段差异表达的4条cDNA片段T11G B0304、T11G B0304-2、T11G B0322与T11C B0310,经过回收、重扩增、克隆与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发现T11G B0322的序列在GenBank中与氧类固醇结合蛋白(oxysterol-binding protei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41%。再经过半定量PCR方法验证,表明T11G B0322基因片段是在生殖生长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
  • 葛飞,李春如,胡丰林,桂琳,周权,陈安徽,樊美珍
    菌物学报. 2007, 26(2): 23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无性型——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液体摇瓶培养时胞内核苷类组分的形成积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中核苷类成分形成积累的最适摇瓶培养条件是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微量元素为MgSO4·7H2O和KH2PO4;起始pH值6.5:摇瓶装液量100mL/500mL:摇床转数180r/min:接种量1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酵母浸出粉3%,奶粉1%,MgSO4·7H2O 0.1%,KH2PO40.2%。培养条件优化后,菌丝体中总核苷的含量可达6.5748mg/g,比优化前提高了33.6%。
  • 黄丽丽,康振生,韩青梅,王兰,宗兆锋,古丽皮艳
    菌物学报. 2007, 26(2): 226-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三唑酮(triadimenfon)属于麦角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ergosterol biosynthesis inhibitors.EBI),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明确其对玉米弯孢菌发育的影响可为该杀菌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电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的结果表明,玉米率孢菌经三唑酮处理后,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表现为菌落生长速度减慢、菌丝分枝增多,且不观则地肿大和缢缩,出现许多瘤状突起,处理菌丝明显畸形。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三唑酮可引起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特别是菌丝顶端细胞壁增厚尤为明显:菌丝细胞隔膜发育受阴而表现畸形;菌丝细胞外有大量电子染色深的外渗物质。细胞化学标记定位结果表明,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含量在药剂处理后发生很大变化,其标记密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对照菌丝,表明病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论文对弯孢菌受三唑酮影响后胞壁成份变化与其它真菌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 石仁才,商鸿生,张敬泽
    菌物学报. 2007, 26(2): 221-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03~2005年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草坪褐斑病的97份病株标本中,分离得到了73个丝核菌分离物,其寄主包括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翦股颍Agrostis palustri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用载玻片培养法和DAPI染色法对各分离物菌丝进行了染核观察。结果73个分离菌株可区分为单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可能属于多个物种。单核丝核菌在中国为首次报道,同时也是其侵染草坪禾草的首次报道。
  • 李春如,左登平,南圣姬,蒲顺昌,樊美珍,李增智
    菌物学报. 2007, 26(2): 217-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采自安徽省天堂寨自然保护区的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及其无性型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应用单子囊孢子分离鉴定和微循环产孢的方法确证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修订了高雄山虫草的原始描述。双梭孢虫草C.Bifusispora可能为高雄山虫草的同物异名。同时采集的具数个红色子座且有双梭形子囊孢子的虫草不是同一个种。
  • 史立平,李玉
    菌物学报. 2007, 26(2): 21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燕麦-琼脂培养、基物培养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细弱绒泡菌的个体发育过程,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完成了从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细弱绒泡菌生活史包括单核的黏变形体或游动胞、多核的营养体原质团以及孢子形成阶段。孢子球形,表面具细小疣点。孢子萌发为裂式,释放1黏变形体。黏变形体行变形运动,在有水的条件下,可转变为游动胞。成熟原质团橘黄色。原质团类型为显型,具有扇形网络状菌脉。成熟原质团可形成多个孢囊。琼脂培养基上获得的细弱绒泡菌孢子与野生型相似,并具有可育性。
  • 岳海梅,张荣,孙广宇
    菌物学报. 2007, 26(2): 202-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供试小孢子链格孢菌株的内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基因进行扩增,大部分菌株都可获得PCR产物。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不同种小孢子链格孢endoPG基因核苷酸序列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表现在氨基酸水平,这些差异可以作为一些种如梨黑斑链格孢、长柄链格孢区分的分子性状。利用邻近结合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所有菌株被分为8个聚类组。在系统发育树上,链格孢的一些不同分离物被聚在不同组中,而细极链格孢、链格孢的部分菌株、苹果链格孢、柑橘链格孢、粗柠檬褐斑链格孢、橘树链格孢被聚为一组,显示根据形态学特征划分的这些种与分子性状的不一致性。endoPG基因核苷酸序列富于变化,为小孢子链格孢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手段。
  • 孔金花,张天宇,张伟
    菌物学报. 2007, 26(2): 196-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甘肃河西走廊的25份土样中分离出3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6个属的27个种。其中厚垣链格孢Alternaria chlamydospora、黑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atra和疣小枝顶孢Acremoniella verrucosa为中国新记录种:士栖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terrestris为新种。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张悦丽,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7, 26(2): 190-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的15份土样中,分离获得32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5属中的19个种。其中,湖南小带孢Taeniolella hunanensis为一新种,昏暗色串孢Torula caligans和小孢维郎那霉Veronaea parvi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它16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生境的引证。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贾泽峰,魏江春
    菌物学报. 2007, 26(2): 186-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采自福建武夷山文字衣属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裂隙文字衣和肿胀文字衣。在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方面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简短描述。此外,还提供了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照片。研究所用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衣标本室(LHS)。
  • 孙翔,李文超,郭守玉,郭良栋
    菌物学报. 2007, 26(2): 182-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内生真菌Disculina vulgaris、Geniculosporium serpensMyxocycluspolycystis是从阔叶树和地衣组织中分离的中国3个新记录属、种。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描述与图解。这3个菌种的干培养物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AMS)。
  • 胥艳艳,赵会珍,刘磊,范黎
    菌物学报. 2007, 26(2): 179-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告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马勃科Lycoperdaceae、脱盖马勃属Disciseda的中国新记录种草场脱盖马勃Disciseda bovista和地生脱盖马勃D.hypogaea,并附有插图和照片。
  • 张英,高清明,郭良栋
    菌物学报. 2007, 26(2): 174-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中国七种丛枝菌根真菌新记录种,空洞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avernata,脆无梗囊霉A.Delicata,尼氏无梗囊霉A.nicolsonii,沾屑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褐色球囊霉Glomus badium,副冠球囊霉Gcoronatum,层状球囊霉Glamellosum。标本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HMAS)。
  • 刘丽莉,吕国忠
    菌物学报. 2007, 26(2):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分离自冬青卫矛植物叶片上的一株内生真菌。在培养基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具有一明显的附属物,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新种,命名为冬青卫矛叶点霉Phyllosticta euonymi-japonici。模式标本(IBE 0000989)保存于大连民族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标本室。
  • 熊红霞,戴玉成,Otto Miettinen
    菌物学报. 2007, 26(2): 165-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产丝齿菌属Hyphodontia的种类进行了研究,并记录了30个种。其中弯孢产丝齿菌Hyphodontia curvispora是中国的新记录种,热带产丝齿菌Hyphodontia tropica是首次在中国大陆的报道。根据作者的采集标本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同时还给出了中国产丝齿菌属30个种的检索表。
  • 王士娟,刘和云,陈莉,刘艳兵,林英任
    菌物学报. 2007, 26(2): 161-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斑痣盘菌科的2个新分类单元,即生于细梗苔草Carex teinogyna死叶上的苔草皮下盘菌Hypoderma caricis sp.nov.和生于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枯枝上的三尖杉散斑壳Lophodermium cephalotaxi sp.nov.。对此二种进行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讨论,并附有形态结构图。供研究标本保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