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小旭,邵明安,魏孝荣,等.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表层土壤水分状态空间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38-44
[2] 唐克丽,张科利,刘元宝,等. 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1992,6(2):88-96
[3] 郑粉莉,唐克丽,白红英. 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演变[J]. 水土保持研究,1994,1(5):36-42
[4] 朱显谟. 迅速全面恢复植被是根除河害之本[J]. 中国水土保持,1999(10):29-31
[5] 傅伯杰,郭旭东,陈利顶,等.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河北省遵化县为例[J]. 生态学报,2001,21(3):926-931
[6] 朝鲁蒙,王进鑫,侯琳,等.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复合边界土壤水分分布及影响域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3):28-32
[7] 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4):515-519
[8] 王延平,邵明安.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134-141
[9] 陈国良,穆兴民,程积民,等. 黄土丘陵坡地的水热状况与植被生产力[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1):27-37
[10] 王建国,樊军,王全九,等.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556-564
[11] 郭忠升,邵明安.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初步研究[J]. 科技导报,2006,24(2):56-59
[12] 杨永辉,王智平,佐仓保夫,等. 全球变暖对太行山植被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667-671
[13] 曹军胜,朱清科,薛智德.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39-43
[14] 王俊,刘文兆,钟良平,等. 长期连续种植苜蓿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性[J]. 草业学报,2009,18(4):41-46
[15] 黄德清,于兰,张耀生,等.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J]. 草业学报,2011,20(3):20-27
[16] 王云强,张兴昌,从伟,等. 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65-71
[17] 成向荣,黄明斌,邵明安,等. 紫花苜蓿和短花针茅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研究[J]. 草地学报,2008,16(2):170-175
[18] 孙洪仁,武瑞鑫,李品红,等.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J]. 草地学报,2008,16(3):307-311
[19] 程积民,万惠娥,王静,等. 黄土丘陵区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过耗与恢复[J]. 生态学报,2004,24(12):2979-2983
[20] 张宇清,朱清科,齐实,等. 梯田生物埂几种灌木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34-38
[21] 张晓红,王惠梅,徐炳成,等. 黄土塬区3种豆科牧草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7):1428-1437
[22]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等. 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J]. 草业学报,2008,17(4):32-41
[23] 贺素雯,喻文虎,向金城,等. 河西荒漠草原花棒不同栽植密度旱作技术研究[J]. 草业科学,2009,26(7):105-109
[24] 郭颖,韩蕊莲,梁宗锁.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0,19(2):21-30
[25] 李裕元,邵明安,上官周平,等.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J]. 草业学报,2006,15(2):85-92
[26] 乔艳琴,樊军,高宇,等.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植被间土壤水分竞争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5):801-809
[27] 张建兵,熊黑钢,李宝富,等.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2):161-166
[28] 王根绪,沈永平,钱鞠,等. 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循环影响研究[J]. 冰川冻土,2003,25(6):653-659
[29] 王静,程积民,万惠娥,等. 厚穗宾草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的分形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623-1627
[30] 刘旻霞,王刚,盛红梅. 高寒草甸阳坡-阴坡梯度上环境因子特征及其与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的关系[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1):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