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堃,洪绂曾,宗锦耀.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J]. 草地学报,2005,13(增刊):28-31,47 [2] 马玉寿, 董全民, 施建军,等. 三江源区"黑土滩" 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3):1-3 [3] 马玉寿,郎百宁,王启基.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草业科学,1999,16(2):5-8 [4]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等. 董全民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 草业科学, 2002,19(9):1-5 [5] 施建军,李青云,李发吉等. 高寒牧区多年生禾草引种试验初报[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3,33(3):12-13 [6] 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等. "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J]. 草地学报,2007,15(6):543-549 [7] 施建军. 高寒牧区牧草引种及混播技术的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2,32(5):5-7 [8] 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等. 人工调控措施对"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的影响[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2):1-2 [9] 施建军,洪绂曾,马玉寿,等. 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09,17(6):745-751 [10] 马玉寿,尚占环,施建军,等.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7,16(5):1-6 [11] 史惠兰. 调控措施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青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05 [12] 顾梦鹤,王涛,杜国祯. 施肥对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生产力及稳定性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6):59-63 [13] 董世魁,胡自治,龙瑞军,等.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群落学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3,22(5):20-25. [14] 林慧龙,董世魁.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J]. 草业学报,2003,12(3):79-82 [15] 王刚,蒋文兰. 人工草地种群生态学研究[M].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6] 王元素,蒋文兰,洪绂曾,等. 人工禾草混播草地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2005,27(4):58-63 [17] 董世魁,胡自治. 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J]. 草原与草坪,2000,3:3-8 [18] 赵海新. 混播草地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8-41 [19] 陈功,贺兰芳. 多年生牧草混播草地初级生产力及群落动态研究[J]. 草业学报,2004,13(4):45-49 [20] 李治国.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及其产量因子模型建立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21] 赵俊全. 18种引进优良牧草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7 [22] 寇建村,胡自治.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防除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03,(4):33-35 [23] 施建军,邱正强,马玉寿,等. 模拟采食对"黑土型"退化草地混播人工植被的影响[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4-6. [24] 谢开云,赵云,李向林,等. 豆-禾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2013,22(3):284-296 [25] 李莉,王元素,洪绂曾,等. 喀斯特地区长期草地利用制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1,20(8-9):1204-1208 [26] 王元素,李莉,王堃. 喀斯特地区三叶草混播草地群落组分20年动态[J]. 草地学报,2014,22(3):475-480 [27] 郑伟,朱进忠,加娜尔古丽. 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J]. 草业学报,2012,21(6):242-251 [28] 祁军,郑伟,张鲜花,等. 不同豆禾混播模式的草地生产性能[J]. 草业科学,2016,33(1):116-128 [29] 刘敏,龚吉蕊,王忆慧,等.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2016,33(1):179-185 [30] 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等.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施肥试验研究[J]. 草业学报,2007,26(2):25-31 [31] 寇明科,王安碌,张生璨,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高寒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实验研究[J]. 草业科学,2003,20(4):14-15 [32] 莫本田,罗天琼,韩永芬. 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00,17(4)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