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 地理学报,2009,64(11):1363-1374 [2] Turner B L, Meyyer W B, Skole D L. Global landuse/land cover change: Towards an integrated study [J]. AMBIO,1994,23(1):91-95 [3] 郝兴明,李卫红,陈亚宁,等.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J].中国沙漠,2007,27(3):405-411 [4] Turner B L, Skole D Sanderson 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Science/research plan [R]: IGBP Reports, No.35,1995 [5] 陈佑启,杨鹏. 国际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 经济地理,2001,21(1):95-100 [6] Costanza R, Arge R,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386(15):253-260 [7] 陈仲新,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 科学通报, 2000,45(10):870-875 [8] 李忠锋,王一谋,冯毓荪,等.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97-99 [9] 王天伟,高照良,李永红,等.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3):225-233 [10] 刘彦随,Jay G.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02,57(4):443-450 [11] 杨述河,闰海利,郭丽英.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4, 23(6):49-55 [12] 蔡运龙,Barry S.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 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 [13] 王新军,穆荣,张忠生. 浅谈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分类[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2-16 [14] 赵景柱,徐亚骏,肖寒,等. 基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13个国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121-127 [15] 叶延琼,章家恩.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 生态科学,2008,27(2):119-123 [16]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17] 陈忠升,陈亚宁,李卫红,等.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J]. 中国沙漠,2010,30(4):870-877 [18] 段瑞娟,郝晋氓,王静.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05(3):60-64 [19] 周飞,陈士银,吴明发,等. 湛江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其演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89-92 [20] 郭万翠. 沽源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1] 刘军会,高吉喜.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及变化[J]. 山地学报,2008,26(2):145-153 [22] 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等.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3,18(2):222-227 [23] 邓祥征,战金艳.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田[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64-68 [24] 甘红,刘彦随,王静.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驱动因子[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13-116 [25] 刘湘南,黄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1):87-92 [26] 魏雯,高娃,师尚礼,等. 近10年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J].草地学报,2012,20(1):31-36 [27] 魏雯,师尚礼,胡涛,等.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11,32(1):29-33 [28] 郑度.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3):349-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