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长庭,龙瑞军,王根绪,等. 高寒草甸群落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10,19(6):25-34
[2] 常超,谢宗强,熊高明,等.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11):5978-5985
[3] 杨宁,邹冬生,杨满元,等.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1):90-96
[4] 齐泽民,王开运,张远彬,等. 川西高山林县过渡带及邻近植被土壤性质[J]. 生态学报,2009,29(12):6325-6332
[5]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等.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 10):2479-2486
[6] 王凯博,时伟宇,上官周平. 黄土丘陵区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5):80-86
[7] 赵成章,石福习,董小刚,等. 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土壤特征变化[J]. 生态学报,2011,31(1):115-122
[8] 王志泰. 东祁连山高寒草原柳灌丛-草地群落结构研究[J]. 草业科学,2004,21(11):1-6
[9] 张德罡,胡自治.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灌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 草地学报,2003,11(3):234-239
[10] 苏爱玲,徐广平,段吉闯,等. 祁连山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结构及主要种群的点格局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6):1231-1239
[11] 曹文侠,张德罡,洪绂曾. 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杜鹃属植物的水分动态及生态适应[J]. 草地学报,2006,14(1):67-71
[12] 戎郁萍,韩建国,王培,等. 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2001,23(4):41-47
[13] 巍强,张秋良,代海燕,等. 大青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征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 水土保持学报,2008,22(2):111-114
[14] 张希彪,上官周平. 人为干扰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11):3685-3695
[15] 马维伟,王辉,王跃思,等. 甘南尕海草甸湿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性状研究[J]. 草地学报,2012,20(6):1044-1050
[16] 张远东,刘世荣,马姜明. 川西高山和亚高山灌丛的地被物及其土壤持水性能[J]. 生态学报,2006,26(9):2775-2787
[17] 徐秋芳,徐建明,姜培坤.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151-171
[18] 傅伯杰,郭旭东,陈利顶,等.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河北省遵化县为例[J]. 生态学报,2001,21(6):926-931
[19] 杨红善,那·巴特尔,周学辉,等. 不同放牧强度对肃北高寒草原土壤肥力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1):150-153
[20] 王清奎,汪思龙,高洪,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5,24(4):360-363
[21] 朱立博,郑勇,曾昭海,等.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植被类型植被与土壤特征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3):3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