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树森,朱治林,孙晓敏,陈发祖.拉萨地区农田能量物质交换特征[J].中国科学(D辑),1996,26(4):359~364 [2] 王介民.近地层辐射及湍流通量的估算[J].高原气象,1987,6(1):9~18 [3] 姚德良,谢正桐,李家春.禹城地区陆气相互作用耦合模式和观测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6):1076~1082 [4] 祁永强,介民,贾立,刘巍,马耀明,任燕霞.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湍流输送特征的研究[J].高原气象,1996,15(2):172~177 [5] 牛国跃,孙菽芬,洪钟祥.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中水热交换和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1997,55(4):398~407 [6] 李家伦,洪钟祥,罗卫东,李爱国,赵翼浚.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通量观测研究[J].大气科学,1999,23(2):142~151 [7] 李英年,赵新全,曹广民,赵亮,王勤学.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高原气象,2003,22(将发表) [8] 李英年,鲍新奎,曹广民.青藏高原正常有机土与草毡寒冻雏形土地温观测的比较研究[J].土壤学报,2001,38(2):145~151 [9] 周兴民,李建华.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规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1集[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9~10 [10] 乐炎舟,左克成,张金霞,赵宝莲,王在模,李建华.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土壤类型及基本特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1集[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19~33 [11] 刘树华,辛国君,冯金朝,刘元波,刘立超.沙坡头人工植被和流沙丘热量平衡的观测研究.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年报[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2~182 [12] 翁笃鸣,陈万隆,沈觉成,高家表.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M].农业出版社,1979,59~90 [13] Dyer A J, Hicks B B. Flux-profile relationships in constant flux layer[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970, 96:715~721 [14] 李英年,赵新全,曹广民,师生波.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草地学报,2002,10(1):34~39 [15] 江灏,季国良.五道梁地区的辐射特征[J].高原气象,1988,7(2):145~155 [16] 季国良,邹基玲.干旱地区绿洲和沙漠辐射收支的季节变化[J].高原气象,1994,13(3):324~329 [17] 李英年,师生波,曹广民,杨勇刚,沈振西.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微气候特征的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0,19(4):512~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