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儒永,陈桂清
菌物学报. 1985, 4(3): .
在作者(郑儒永、陈桂清,1977)报道似钩状钩丝壳Uncinula adunrcoi- des Zheng & Chen 时,未能从苏联借到和它一样寄生在槭属Acer上的另外一 种钩丝壳柳氏钩丝壳Uncinula ljubarskii Golov.进行对比研究,因而只能根据 其作者(Golovin,1952,1960)两次报道该种时所发表的描述和绘图来加以比较,结果认为两者虽然比较接近,但仍然存在着足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的形态差异:中国的菌的附属丝是向上渐粗的并在顶端钩状部分膨大,往往在基部有一个隔膜并有黄褐色的基部细胞;子囊无柄至近无柄;子囊孢子矩圆一卵形(长:宽一3:2)。苏联的菌的附属丝则是上下近等粗的,无隔膜;子囊有明显的柄;子 囊孢子椭圆形(长:宽一2:1)。最近,Braun(1984)重新发表了研究柳氏钩丝壳的模式标本所写的描述。在他的描述中,除附属丝近等粗并且在顶端钩状部分不膨大外,其他方面均与我们的菌一致。根据这种情况,作者决定将似钩状钩丝壳降为柳氏钩丝壳的变种成为改级新组合似钩状柳氏钩丝壳 Uncinula liubarskii Golov var.Aduncoide (Zheng & Chen) Zheng & Chen stat nov. 另外一种钩丝壳,枫香钩丝壳 Uncinula liquidambaris Zheng & Chen,作者(郑儒永、陈桂清,1978)在发表时所依据的标本都是一些很老的标本,子囊果上大部分的短型附属丝多已胶化不在,因而疏忽地把它当作了只有长型附属丝的钩丝壳属来发表。最近,由于有机会看到一份新采自福建的枫香白粉菌,发现除在同一个子囊果上可同时具有长、短两型的附属丝外,其他特征均与作者过去发表过的枫香钩丝壳一致,这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并促使我们对过去鉴定为枫香钩丝壳的所有标本重新进行镜检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上的苗是小钩丝壳属而不是钩丝壳属,因此应成为新组合枫香小钩丝壳Uncinuliella~iquidambarls(Zheng&Chen)Zheng,Chert&Z.X.Chert comb.D.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