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91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3-15
  

  • 全选
    |
  • 白逢彦,陈庆涛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镰刀菌与昆虫具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种是昆虫致病菌,在农林业虫害的生物防治上有其应用价值。作者在研究中国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Fr.)分类的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大量昆虫标本,用表面消毒法从中分离镰刀菌,累计得到了180多株,鉴定出16种和变种,其中1种和1变种是中国新记录,它们是: Fusarium merismoides Corda Vat.Acetilereum Tubaki,Booth & Harada节状镰刀菌红色变种,中国新记录;F.Coccidicola P.Henn.蚧生镰刀菌,中国新记录;F.Tabacinum(Beyma) W.Gams烟草镰刀菌;F.Decemcellulare Brick多隔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Sherb.拟枝孢镰刀菌;F.Chlamydosporum Wollenw.& Reink.厚孢镰刀菌;F.Semi-rectum Berk.& Ray.半裸镰刀菌;F.Equiseti (Corda) Sacc.Sensu Gordon木贼镰刀 菌;F.Graminearum Schwabe 禾谷镰刀菌;F.Lateritium Nees 砖红镰刀菌;F.Mo-nililorme Sheldon串珠镰刀菌;F.Subglutinans (Wollenw.& Reink.)Nelson,Tou-ssoun & Marasas 胶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Emend.Snyder & Hansen尖孢镰刀菌;F.Solani (Mart.)Sacc.茄病镰刀菌;F.Eumartii Carpenter 真马特镰刀菌;F.Vemricbsum Appel & Wollenw.腹孢镰刀菌。分离自30多种昆虫,包括昆虫纲(Insecta)的同翅目(Hom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及蛛形纲(Arachnida)的蜘蛛目(Araneida),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 孔华忠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不规则分枝发簇孢Sporothrix inusitatiramosa Kong分离于湖北省神农架的木头上,它的某些形态特征不同于该属已发表的各个种。
  • 张克勤,周薇,何世川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8种不周分离方法从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的土壤、食用菌菇床上分离到10种捕食线虫真菌。8种方法中,以改良Drechsler法和直接分离法较好。10种捕食线虫真菌中,除 Arthrobotrys oligospora曾记载腐生于河北棉桃外,其余均为我国新纪录种,它们是:Arthrobotrys superba,A.Conoidess A. ovitormis,A.Haptotyla A.Haptospara,A.Cladodes,Monacrosporium lysipaga,M.Ellipsopora,M.Megalospola
  • 裘维蕃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菌物学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在中国的前景。讨论的问埘涉艮到现代茵物分类新技术的概念以及和它密切相关的学科倒如植物病原菌物学,菌物病理学,菌物生理学,菌物生态学,菌物地理学,生物工程在菌物中的应用,野生食用菌和药用曲的驯化栽培,菌根和菌毒。
  • 张素轩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镰刀菌是真菌中最难鉴定和最具经济价值的属之一。自从1935年德国的Wollen.Weber & Reinking发表了第一个以16组65种为内容的分类系统以来,人们对该属的分类展开了长期的研究和讨论,在国际上陆续出现了10种以此系统为基础的,而又各具特色的分类系统。它们是Snyder & Hailsen(1940s,美国)的9种系统;Pao(1950,苏联)的55种系统;Gordon(1952,加拿大)的26种系统;Bhna(1955,苏联)的26种系统;Messiaen & Casaini(1968,法国)的9种和9变种系统;Booth(1971,英国)的44种系统;松尾卓见(Matuo,1972,日本)的10种系统;Joffe(1974,以色列)的33种系统;Gerlach& Nirenberg(1982,德国)的90多种和变种的系统;Nelson等(1983,美国)的30种系统。本文重点论述了其中5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系统,并列表加以详细比较。
  • 樊美珍,郭超,李增智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虫疫霉属2个新种及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北虫疫霉(Erynlaborca Fan et Li sp. Nov.)发生于西北及东北地区的丽蝇成虫体上,菜叶蜂虫疫霉(Eryniaathaliae Li et Fan sp. Nov)发生于陕西杨陵的黄翅菜叶蜂幼虫;新记录种近藤虫疫霉(Erynia kondoiensis Milner)发生于福州的烟蚜虫体上。本文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形态。
  • 胡海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我国湖南地区小煤炱属(Meliola)一个新种和一个国内新记录种。新种是栎生小煤炱(Meliola quercicola H.Hu),新记录种是二叉小煤炱草野变种[Melioladichotoma B.& C.Var.Kusanoi (P.Henn.)Hansf.]。
  • 梁宗琦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从粉被虫草(Cordyceps pruinosa Petch)新鲜标本分离得到的假定无性型CGAC2281菌株,于室内人工重新养培出了粉被虫草的子实体。经观察表明,人工培养的子实体、子囊壳和次生子囊孢子的形态学特征与野外采集的标本基本相同,从而确证了CGAC 2281菌株是粉被虫草的真正无性型。本文报道了这种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并鉴定它为马利亚霉属一新种,粉被马利亚霉新种(Mariannaea pruinosa Liang sp.nov.)。
  • 赵大振,王朝江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发现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木耳科(Auricualariaceae)、木耳属(Auricu-laria)毛木耳的一个白色变种。其色泽如银耳故命名银白木耳[A.Polytricha(Mont.)Sacc. Var.Argentca D.Z.Zhao et C.J.Waag var.Nov.]是经济价值高、可供进一步开发应用的食用菌新菌种。通过三代五次人工驯化培养,生物性状稳定,颜色纯白,朵大肉厚,外观美丽,并具有抗木霉、耐高温,生物效率高等特点。
  • 赵继鼎,张小青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等在编写中国多孔菌科志的过程中研究了大量标本,同时参阅了有关重要文献(邓叔群,1693;Ryvaden,1976;Ryva rden,Johan sen,1980;Gilbertson,Ryvarden 1986;Carranza-Morse,Gilbertson.1986等),在本文中报道了拟层孔菌属两个新种。它们是:三明拟层孔菌(Fomitopsis sanmingensit Zhao)和海南拟层孔菌(F. hainaniana Zhao et X. Q.Zhang)。两个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 臧穆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牛肝菌属一新种,属于牛肝菌组和短管牛肝菌亚组(新亚组)。
  • 朱彤霞,张篪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离到的镰刀菌中,随机抽取335株分别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进行变温培养。用薄层扫描法定量检测培养物在不同温度阶段的玉米赤霉烯酮含 量。检测结果表明,50.7%的受检菌株具有产生玉米赤霉烯酮的能力,分布广泛,产量范围为0.3—5143.8mg/kg大米.玉米赤霉烯酮产置与低温无必然相关性。 125株菌株(占产生菌的73.5%)在常温下即可产生玉米赤霉烯酮。经低温处理后,它们之中仅有41.6%的菌株显著增加了产量。产生菌分属7个种:禾谷镰刀菌(F.Grammearum)大刀镰刀菌(F.Culmorum),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紧密 镰刀菌(F.Compactum)和克地镰刀菌(F. crookwellense)。其中,禾谷镰刀菌占85.3%。
  • 梁平彦,陈开英,周淑敏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曲霉属内黑曲霉(Aspergitlus niger)与米曲霉(A. oryzae)具有特征明显不同的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其种间杂种具有双亲的部分或全部电泳带并与黑曲霉相近。来自杂种I的多数分离子电泳带与黑曲霉相近,只有一个分离子产生米曲霉的电泳带并具有米曲霉的遗传特性。青霉属内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与展青霉(P. patulum)种间及种内不同菌株间的电泳图谱基本相同,种内或种间杂种具有双亲的电泳带。结果讨论了蛋白质图谱分析的意义。
  • 章元寿,王建新,周明国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丽轮枝菌(Vc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发现经酶处理后的5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菌株毒紊都不能影响整个毒素复合物对棉花的致蒌作用,表明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在棉花的致蒌作用中不占有重量地位。
  • 王端礼,李若瑜,王晓红,张合恩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对引起首例人类感染的致病菌葡萄孢维朗那霉(Veronaea botryosa Ciferri etMontemartini)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观察了其在各种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和光镜、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其产孢方式为合轴式,产孢细胞较长,产生许多分生孢子,多为双细胞,个别的为3—4个细胞,测定了其温度耐受和其它生理特性。该菌最高生长温度为35℃,液化明肢,水解淀粉,尿素酶阳性,同化硝酸钾,对维生素B1及B2无特殊需要,不能水解牛乳。
  • 李增智,韩宝瑜,樊美珍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徐大雅
    菌物学报. 1991, 10(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