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91年, 第10卷, 第Z1期 刊出日期:1991-09-15
  

  • 全选
    |
    Original Papers
  • 周志伟,黄河,郑濡永
    菌物学报. 1991, 10(Z1):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毛霉目中6科16属40个种共60株真菌DNA的G+C含量与分布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提取DNA时选用了Storck等人在Marmur提取细菌DNA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菌DNA提取法,经过一些修改后成功地提取了毛霉目真菌的DNA。经该法提取的DNA片段长、纯度高,在热变性时DNA的增色效应一般都大于35%。各个种的GC含量大致有一固定值。根据所测毛霉目16属各属真菌的平均GC含量,可将它们分为明显的三组:Gongronella, Haplosporangium, MortierellaSyncephalastrum为一组,GC含量最高为46.0-49.8%; Cunninghamella单独成一组,GC含量最低只有28.8%;其他各属包括Absidia, Mucor, Rhizopus等GC含量介乎这两组之间,分布于34.9-41.9%。这一次序除Helicostylum与Circinella的数值低于他人的报道外,其余和文献报道值一致。一般属内GC含量变化小于10%,种内变化小于2%。所测得的G+C mol%对分Syncephalastrum monosporum Zheng et al.和Mortierella ramanniana (Moeller) Linneman的合理归属提供了佐证。对某些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值有出入的原因作了讨论和分析。对采用Mandel等1970年建议的公式GC=(Tm 0.1×SSC/50.2)-0.990来计算GC含量的依据也作了讨论。
  • R.H.彼得森
    菌物学报. 1991, 10(Z1): 1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采于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三份Xeromphalina brunneola样本中分离得到单孢菌株。自交结果显示该种属双因子交配系。样本间杂交证明三份样本全部性亲和。宏观化学测试表明该种无漆酶和酪氨酸酶产生。文中讨论了此工作的系统学意义。
  • R.H.彼得森,吴秋欣
    菌物学报. 1991, 10(Z1): 2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Auriscalpium vulgar。的单孢菌株分别从采于中国云南和美国威斯康星的标本中分离得到,自交结果证明该种属于双因子交配系。样本间杂交表明产于中国云南的标本与美国威斯康星的标本间无生殖隔离。上述结果在生物种分布的意义已在文中讨论。
  • 吴秋欣,R.H.彼得森
    菌物学报. 1991, 10(Z1): 3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产的Clavicorona pyxidata与北美的种样本间配对实验结果显示该种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内的种群之间完全性亲和或具有相同的交配型等位基因,表明中国产与北美产的该形态学种同属于一个生物种。日本产的标本与C. pyxidata在子实体外部形态及孢子尺度上有差异,虽然在日本被鉴定为该种。日本产的菌株与C. pyxidata菌株间配对实验证明二者之间完全不亲和,即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生殖隔离拌随着形态学变异。
  • 郑濡永,陈桂清
    菌物学报. 1991, 10(Z1): 4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李成龙大夫提供的一株人体皮肤病菌经我们研究鉴定为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根毛霉属(Rhizomucor)的一个种,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新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Chen sp. nov.)。据李大夫介绍,这株菌是从一名居住在江苏农村到该医院看病的女病人的手上病部分离的。这个病人没有一般真菌病病人所患有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等。她也没有患有其他毛霉病,因此她的皮肤毛霉病是原发性的而不是继发性的。我们查阅文献结果,国内由根毛霉属真菌引致的毛霉病过去仅有过一次肺部感染的报道;国外则有过较多次数的由根毛霉引致的人体毛霉病,主要为肺部疾病并可引致继发性的皮肤病,尚未见有由根毛霉属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报道。无论国内、外引起人体毛霉病的根毛霉均为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Lindt) Schipper,包括Mucor pusillus Lindt,Mucor parasiticus Lucet & Costanin等异名]一种。因此,本病例为我国第二例由根毛霉弓l起的人体毛霉病及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皮肤毛霉病,同时又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属除微小根毛霉以外的另外一个种引起的人体毛霉病,很可能还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原发性皮肤毛霉病。
    多变根毛霉与根毛霉属内所有过去已报道过的种都有显著差异。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最低9℃,最高38℃;其他种均为高温真菌,它们的最高生长温度可达55℃或更高。形态方面,多变根毛霉也与属内其他已知种明显不同。它的菌落高达4-8 mm并呈鲜明的浅黄色;其他已知种菌落低矮,除奈尼塔尔根毛霉(Rhizomucor nainitalensis Joshi)外全部为深暗灰色,奈尼塔尔根毛霉菌落色泽虽然较浅,但为浅灰或灰黄色,与多变根毛霉的鲜明黄色不同。它的假根异常发达并可从菌体的各个部位如菌丝、匍匐丝、孢子枝、孢子囊、囊轴上长出;其他已知种的假根一般都不发达且从未见有从孢子枝、孢子囊、囊轴等处长出的描述。它的孢子枝的分枝常常长于主枝;其他已知种则分枝长度一般不超过主枝。它的囊轴形状多变: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形、梨形等等,两边对称或不对称,溢缩或不绕缩,纵向深裂或不作纵向深裂;其他已知种的囊轴形状通常为倒卵形至梨形的规则形状。它的囊领明显;其他已知种的囊领均很不明显至缺如。它的孢囊孢子形状和大小变化都较大,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近球形、近三角形或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长度范围2.5-16.5 μm;其他已知种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奈尼塔尔根毛霉外,它们的孢囊孢子形状仅限于卵形、椭圆形、近球形等较规则的形状,长度范围总是在3-6 μm范围内,奈尼塔尔根毛霉的孢囊孢子形状虽然多变,但其决度亦在3-6 μm的范围内。此外,多变根毛霉的孢子囊、囊轴、孢囊孢子等各种构造均较大;其他已知种则较小,其中肿梗根毛霉[Rhizomucor tauricus (Milko & Schkurenko) Schipper]虽亦较大,但除此之外与多变根毛霉迥异。多变根毛霉未见有接合孢子,将我们保存的全部微小根毛霉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或将我们的几对别的属的(+)(-)测试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均未见形成接合孢子或有任何反应。
  • T艾蒂
    菌物学报. 1991, 10(Z1):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了中国新记录Cladtna stygtaCladonta maxima,对生长于越南的新种Cladonta ntttda进行了描述。中国过去记载的Cladtna tmshauguCladonta subfurcata是根据错误的鉴定,应从中国地衣志中排除。Cladonta gractlts subsp turbtnata在中国许多省分都很常见。
  • 魏江春,彼阿兹洛失
    菌物学报. 1991, 10(Z1): 6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石耳科的两个亚洲的,也是美洲以外的新记录种,即角石耳与深色石耳。进一步证实了单果石耳在南大西洋的,即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的间断分布。对于上述种类以及本科其它一些种类的间断分布和替代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
  • 庄剑云
    菌物学报. 1991, 10(Z1): 7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对中国毛茛目植物(毛茛科,木通科和小檗科)上柄锈菌属的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过去的错误报告和鉴定作了订正,共获得9个种,其中有3个新记录,即赛铁线莲柄锈菌Puccinia atragenes Hausm.,宽叶牛姆瓜柄锈菌Puccinia holboelliae-lat如liae Cumm.和鬼臼柄锈菌Puccinia podophylli Schw.。文中对每个种作了描述和讨论并附图和分种检索表。
  • 庄剑云
    菌物学报. 1991, 10(Z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省琼中县牛紏吴茱萸Evodia trichotoma (Lour.) Pierre(芸香科)上的柄锈菌一新种——Puccinia evodiae-trichotomae J. -y. Zhuang。本种与巴布亚一新几内亚产的吴茱萸Evodia sp.上的另一种柄锈菌Puccinia evodiae Cumm.略近似,但冬孢子堆裸露呈垫状,而后者则深埋于病瘿中。冬孢子形状与大小和后者相仿,然而少数孢子可长达60μm,顶壁有时略增厚,颜色很浅或近几色。镜下可见一些孢子已萌发,推测可能属无眠冬孢型。芸香科植物上的柄锈菌目前仅知10种,本种特征与它们均不相同,故鉴定为新种。本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 魏淑霞,庄剑云
    菌物学报. 1991, 10(Z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南疆雀麦Bromus gedrosianus Penz.上的锈菌一新种:准噶尔柄锈菌Puccinia junggarensis S.-X. Wei & J.-Y. Zhuang sp. nov.。模式标本采自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克拉玛依附近,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此菌曾被本文第二作者暂定为Puccinia burnettii Griff.。原标本经第一作者复查发现夏孢子表面纹饰为细庆而非细刺,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综合特征不同于禾本科植物上迄今已知的所有柄锈菌属的种,故鉴定为新种。
  • 郭林
    菌物学报. 1991, 10(Z1):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我国黑粉菌三种新纪录。特氏楔孢黑粉菌(Thecaphora trailii Cooke)寄生于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 (Thunb.) DC.)花序中,孢子球由2-5(-8)个孢子组成,黑粉孢子10.5-22×8.5-15 Imo翠雀条黑粉菌(Urocystis delphinii Golovin)寄生于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的茎和叶柄上,孢子球由1-10个孢子组成,黑粉孢子12.5-18×10-15 μm,不育细胞5.5-12 μm。籣草黑粉菌(Ustilago echinata Schroeter)寄生于籣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的叶和叶鞘上,黑粉孢子12.5-19×10.5-16 μm,表面纹饰粗痰,部分联结为脊状或网状。
  • 郭英兰,刘锡进
    菌物学报. 1991, 10(Z1): 99-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中国假尾孢属的30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透骨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hrymae),槐假尾孢(P. sophorae), 6个新组合:无花果假尾孢(P. fici),爵床假尾孢(P. justiciae),木犀生假尾孢(P. osmanthicola),海桐花假尾孢(P. pittospori),色柱假尾孢(P. polygonorum),花椒假尾孢(P. xanthoxyli)和5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种和新组合进行了描述并绘图,其他种作了简要描述或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 郭英兰
    菌物学报. 1991, 10(Z1): 119-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作者采自安徽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18种丝孢菌,分属于5个属,其中有3个新种:牛皮冻生尾孢(Cercospora paederiicola),山鸡椒假尾饱(Pseudocercospora litseae-cubebae),鸡血藤生假尾孢(P. millettiicola)和2个中国新纪录。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及绘图,新记录种作了简要说明。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 Review of Special Taxonomic Group
  • 庄文颖,R.P.柯夫
    菌物学报. 1991, 10(Z1): 12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全世界对热带无囊盖盘菌的研究是很局限的,现有报道大多数来自美洲部分热带地区,亚洲、非洲、澳州的记录极少,很多地区从未调查过.现已发表的文章不足以概括热带无囊盖盘菌的全部知识,本文仅仅是我们的初浅印象。在大约500属无囊盖盘菌中,有35个热带属(这些属中的所有已知种都发生在热带),9个属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热带种,61个属有一半以下是热带种。已知的热带无囊盖盘菌比温带地区的要少得多,有可能是自然分布上的差异,但更主要的是缺乏对热带无囊盖盘菌的充分研究.热带无囊盖盘菌的少数种、属是地区性的,有些则遍布世界热带。与温带种相比较,热带种在孢子大小、孢子形状、产生子实体的时间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种内变异。过去40年里,专门研究热带无囊盖盘菌的文章很少,有关情报可以从对某些属热带种进行研究的文章中,从热带国家或地区的真菌志中,从极少数属的专著中去了解。本文简要介绍了热带无囊盖盘菌的主要文献和部分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