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94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4-03-15
  

  • 全选
    |
  • 孙曾美,齐祖同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收集和分离我国曲霉工作中,发现一个国内新纪录和三个新分类群:1.埃及曲霉,国内新记录。2.合阳曲霉新种,与爪甲曲霉相近,但颜色和县刺不育菌丝有所不同。 3.温特曲霉烟色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为蓝灰色并具异常膨大的梗基。4.瘤突散囊菌新种,其子囊孢子的纹饰独特,凸面具粗疏瘤状突起。
  • 周彤燊,陈玉惠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上引起枝干锈病的被孢锈属一新种——油杉被孢锈 Peridermium keteleeriae-evelynianae Zhou et Chen,并从所致病害症状、锈子器和锈孢子的形态特点、锈孢子表面纹饰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面,讨论了新种与另一种云南油杉枝干锈病病原——昆明被孢锈(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的主要区别。
  • 何显,方晓丹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产自吉林省的小菇属(Mycena)三个新种:具核小菇(M.Nucleala X. He et X.D.Fang),黄囊小菇(M.Xanthocystidium X. He et X.D.Fang)和棘囊小菇(M. Brevispina X. He et X.D.Fang)。
  • 张克勤,周薇,何世川,黄大飞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我国部分省区的捕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蘑菇堆肥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la)、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节丛孢属菌18个种,其中2个新种,7个我国新记录种。新种是贵州节丛孢Arthrobotrys guizhouensis K. Q. Zhang sp. Nov.和秀丽节丛孢 A. venusta K. Q. Zhangsp.Nov.。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节丛孢属18个种的检索表。
  • 陈健斌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袋衣属中两个新种,即亚霜袋衣(Hypogymnia subpruinosa Chen)和丽江袋衣(Hypogymnia lijiangensis Chen),并从形态和化学相结合比较了新种与其近似种的异同。
  • 苏晓庆,郭庆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1一4月,作者在实验室中观察了水中分别加入肝粉、葵花籽粉、田泥、淤泥、丝藻和人造沙后,对致倦库蚊幼虫的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感染率的影响。发现除人造沙外,其他几种物质皆能明显地增加蚊虫的大链壶菌感染率。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蚊虫感染率与所加物质的量成正相关关系。据估计,每100ml水中加入6.4mg葵花籽粉或6mg肝粉分别可使蚊虫感染率增加2倍和3倍。作者认为大链壶菌在肝粉和葵花籽粉中弥漫地腐生生长,并释放大量额外的游动孢子,是这两种有机物增加蚊虫感染率的主要原因。对田泥、淤泥和人造沙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与蚊虫感染率的增加有关。丝藻则可能是由于净化水质造成有利于大链壶菌游动孢子活动的环境而增加蚊虫的感染率。
  • 褚西宁,白玉明,袁静明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 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 李兆兰,席运官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弯颈霉 Tolypocladium sinense C.L.Li 8562培养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获粗提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葡聚糖凝胶LH-20纯化,活性炭脱色,得到2个成份,8562-成份1,8562-成分2,以成分1为主。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表明8562-成份1、8562一成份2与环孢菌素A、环孢菌素C同质。8562-成分1的抗真菌试验显示了对半知菌和酵母菌具有明显拮抗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150μg/ml。
  • 刘兆伟, 郭好礼, C.P.库尔兹门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应用特异寡聚核苷酸引物和双脱氧核苷酸终止法测定绿僵菌 Metarhizium 不同种的部分rRNA序列。这些序列分别选自小亚基(18s)和大亚基(25s) rRNA上的不同区域。枝排的不同序列用于计算核苷酸的差异。绿僵菌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最大可能性(Maximum-Likelihood)方法分析。所有的分类单元聚类成二个分支。在产生圆柱状瓶形小梗的种中,M.Anisopllae var.Anisopliae,M.Anisopliae var.Majus,M.Brunneum (NRRL1944),M.Guizhouense,M.Plngshaense 和未知种 M.Sp.2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群组,而M.Anisopliae (ACCC 30104)位于这群组之外。在产生棍棒状瓶形小梗的种中,M.Album. M cylindrosporae 和 M.Havoviride互相独立成支。实验结果不支持Metarhizium只能区分为M.Anisopliae和M.Flavoviride二个种的分类观点。文中还讨论了经典分类标准的系统发育价值。
  • 孔华忠,齐祖同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郭林,李夷波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孙国昌
    菌物学报. 1994, 13(2):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