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1999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07-15
  

  • 全选
    |
  • 徐阿生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首次报道产于西藏的块菌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是刘氏块菌 Tuber Bui A.S Xu sp.nov.和西藏块菌Tuber xizangense A.S.Xu sp.nov.,新记录种是少孢块菌Tuber oligospermum(Tul.& C.Tul.)Trappe. 标本全部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 祝明亮,张克勤,缪作清,刘杏忠,李天飞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少孢节丛孢的10个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2~13个之间。供试的10个菌株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态差异较大,但四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基本上都体现了少孢节丛孢种的特征“指纹”。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和应用UPGMA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少孢节丛孢不同地理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提示RAPD在少孢节丛孢群体中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生孢子的大小将少孢节丛孢划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不能成立,而附属丝在少孢节从孢形态分类上没有意义。
  • 缪作清,雷丽萍,刘杏忠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一指隔孢属(Dactylella)新种:粗壮指隔孢(Dactylella crassa Z.Q.Miao,LP Lei & X.Z. Liu)。该新种是在进行云南食线虫真菌调查时发现的,它能产生典型的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将大小分生孢子分别挑单孢培养,仍能同时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粗壮,全壁芽殖式产孢和分枝;捕食器官为螺旋状菌丝分枝组成的三维网。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 林英任,李增智,项存悌,梁师文,余盛明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安徽省黄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Franch.Ssp.Anhweiense (Wils.)Chamb.] 上发现盘菌纲一新属——新齿裂菌属(Neococcomyce Y.R. Lin,C.T. Xiang & ZZ.Li)。对该属及其模式种——杜鹃新齿裂菌(N. rhododendri Y.R. Lin C.T Xiang &Z Z Li)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主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 尚晓冬,郑小波,陆家云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 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 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合进行电泳,分离出供试串珠镰孢完整染色体DNA10~13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7Mb~6.9Mb,基因组大小为42.26Mb~47.75Mb.尖镰孢8条,分子量分布范围1.2Mb~6.7Mb,基因组大小为32.25Mb;茄镰孢6条,分子量分布范围2.4Mb~6.3Mb,基因组大小为25.2Mb;Fusarium sp. 9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8Mb~6.8Mb,基因组大小为36.45Mb。结果表明,供试4种镰孢菌染色体数目、DNA分子量及基因组大小都有较大不同,分子核型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分子核型亦有明显差异。
  • 王成树,黄勃,樊美珍,李增智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来源不同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培养特征、产孢量、菌落生长速率及孢子萌发中时)、生态学性状(毒力、水分活性、紫外照射活率、水浴活率)及生物化学性状(草酸水平、蛋白酶产量、几丁质酶产量、葡萄糖苷酶产量、酯酶及脂肪酶产量)经观察测定,共得到15个指标。对不同性状集团及其组合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学性状与生态学性状的相关主要为产孢量与菌株毒力及孢子水浴活率之间的相关。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性状间的相关主要为产孢量与蛋白酶及革酸水平的相关;生态学与生物化学性状间的相关主要为水浴活率与草酸水平及蛋白酶产量间的相关;含培养特征的生物生态与生物化学性状的相关主要由菌落颜色、产孢量、毒力,水浴活率与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相关引起的;而不含培养特征的生物生态与生物化学性状相关主要由产孢量、毒力、水浴活率与草酸水平、蛋白酶、几丁质酶相关引起的。
  • 王建营,郑小波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化学农药氯唑灵诱变天然同宗配合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r &Cohn) Schrot. 的5个野生型菌株,从其中4个菌株获得了异宗配合变异株。氯唑灵的有效诱变浓度为10~40μg/ml,以20μg/ml处理4~8周效果最好。所获得的异宗配合变异株在12℃、黑暗条件下保存,2个月内有40%左右的菌株保持异宗配合特性,7个月后仍有少数变异株保持异宗配合特性。异宗配合变异株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后代中发生分离,出现了A1、A2、A1,A2、A1.A2,A05种交配型的菌株。上述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后代中均持续分离,在其单孢后代中检测到3~5种交配型的个体。上述结果提示疫霉属卵菌性别的产生是由同宗配合演化为异宗配合并可能同时分化产生不同的变配型,从遗传学角度阐明了自然条件下和实验室条件下疫霉菌交配型互变现象的可能机理。
  • 吴志凤,陈利锋,章元寿,徐雍皋,王裕中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小麦赤霉病菌一禾谷镰孢 Fusarium gramtnearum Schw.强致病力(F15)和弱致病力(H28)菌株的菌丝细胞壁制备获得提取物(HCW),分别在抗病和感病小麦品种上对其生物括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CW可显著提高小麦黄化芽鞘、愈伤组织和穗组织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黄化芽鞘组织的脂氧合酶(LOX)的活力,但不影响小麦黄化芽鞘的生长。强、弱致病力菌株的Hcw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差异,抗、感病品种对}删的反应也基本一致。禾谷镰孢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一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也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HCW和DON均可抑制病菌的生长,但这种抑制作用又可部分互相抵消。
  • 薛宏伟,林慰慈,安丹,舒建芬,刘素萍,林稚兰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胞质阻断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酵母金属硫蛋白(BD101Cu-MT)对60Co-γ射线诱发的g12细胞微核形成和DNA链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50μg/ml BD101 Cu-MT处理,对1或3Cy γ射线诱发的双核微核细胞率和1Gy γ射线诱发的彗星细胞频率及核DNA移距离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酵母金属硫蛋白对γ射线诱发g12细胞的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
  • 陈福生,罗信昌,周启,李根久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通过多点、多次免疫法注射免疫兔子。分析了抗体的产生进程、效价以及特异性。注射抗原后的第60天开始有较明显抗体产生,第120天达到高峰,维持15天左右后开始下降;抗体的ELISA效价高达1:30000;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结构类似物的竞争ELISA表明,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运用该抗体,以ELISA分析检测了几种农产品及饲料中污染AFB1,的含量,并和薄层层析法的分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FB1.的含量大于等于5ng/ml时。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 陈作红,张志光,梁宋平,张晓元,李东屏,张平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吸收光谱、质谱分析了灰花纹鹅膏Amanitafuliginea,白毒鹅膏A. verna,鳞柄白毒鹅膏 A. virosa,豹斑鹅膏A. pantherina 等四种剧毒鹅膏菌的肽类毒素,结果表明:A. fuligineaA. verna 含有九种标样毒素中的七种;A. virosa含有标样中的五种;A. pantherina 含有标样中的四种毒素。A. fuliginea 的毒素含量最高,其中最重要的a-amanitin 含量高达6788.2μg/g干子实体,是A.Verna的4倍,β-amanitin含量(2633.8μg/g干子实体)是A.Verna的6倍。
  • 俞森华,吴继农,李萍,陈庆翔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通过对隶属于35个分类单位的近400号中国鸡皮衣属地衣标本的化学测定,在本文中报道了我国鸡皮衣属地衣中存在的23个化合物,首次报道鸡皮衣属地衣中存在的有分类意义的化学成分1种,即 malonoprotocetranc acid。化学测定结果表明:至少在中国鸡皮衣属种中,4,5一二氯地衣(口山)酮(4,5-dichlorolicllexanthone)可能局限于Pertusaria亚属;β-地衣酚类(β-orcinol)化合物是主导的髓层化学成分;β-地衣酚类缩酚酸(β-orcln01 depsKles)和β-地衣酚类原岛衣酸型缩酚酸环醚(β-orcinol protocetraric acidu-type depsldorles)是Pionospora亚属的特征性化学成分,β-地衣酚类斑点酸型缩酚酸环醚(β-orcinol stictic acid-typedepsidones)是Pertusaria亚属的特征化学成分。形态和化学特征在鸡皮衣属内存在着平行的或独立的进化路线。
  • 黄江,苏晓庆,邹复珍,郭庆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组织化学、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和小培养跟踪观察的方法对大链壶菌细胞核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该菌细胞核的形状、数目和其在细胞内的位置,以及游动孢子萌发过程中的核运动情况,为了解该菌的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的基础工作。
  • 范黎,郭顺星,徐锦堂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天麻Gastrodia elata 种子与兰小菇Mycena orchidicola 的共生萌发试验表明兰小菇可与天麻种子共生促进天麻种子萌发并形成原球茎.菌丝自胚柄端的柄状细胞侵人天麻种子原胚,其分布被限制在天麻原球茎基部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内.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和原球茎细胞质膜包围而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菌丝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菌丝结,在内皮层细胞中则被消化,形成扁化、衰败的菌丝或菌丝团块.含有衰败菌丝的原球茎细胞可被菌丝重新定殖.新近定殖的菌丝又被原球茎细胞消化。
  • 王琦,韩成贵,李大伟,于嘉林,王慧敏,蔡祝南,刘仪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资料报导设计引物,扩增Polymyxa betae 的基因组片段.将其克隆在pGEM-3Zf(+)质粒载体上.并通过双酶切、PCR扩增和部分序列测定.证明克隆片段为P. betae基因组片段。用扩增P.betae 基因组片段的引物对由P. graminis 侵染小麦和O. brassicae 侵染豇豆根系抽提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均来获得任何DNA产物,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对移人病土2.3.5天的甜菜苗单株根系进行DNA粗提,移人病土3.5天的甜菜苗PCR检测其已被P. betae 侵染,对确定P. betae的早期侵染有重要意义.
  • 梁枝荣,赵良启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盖囊侧耳的双核体原生质体经过灭活处理作为供体与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凤尾菇单桉体原生质体受体融合,得到大量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主要显示了供体菌株的特性,数次转接和进行原生质体再分离后,有的融合子再生苗株恢复了供体亲本的遗传特性,同时获得了一些新的生理特证.结果表明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台可以作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种有效方式.
  • 樊美珍,黄勃,李春如,李增智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秦泽荣,缪作清,周虎,张向利,王金洛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胡伟,孔繁翔
    菌物学报. 1999, 18(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序言
  • 陈双林,李玉,李惠中
    菌物学报. 1999, 18(4): 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新疆的粘菌,过去仅知8种,且无一为绒泡菌。本文第一作者于1994年在新疆进行了粘菌资源调查,在随后的研究中共明确了50多个种,有10种为绒泡菌,其中的几个种,如垂头绒泡菌脚Physarum nutans (Bull.) Pets.是常见和广布的。但也有几种是特殊的和稀有的。本文报告了5种绒泡菌:橙红绒泡菌 P. aurantiacum S. L. Chen,Y. Li. Et H. Z. Li和侧扁绒泡菌P. loratum S.L. Chen.Y.Li et H Z.Li是新种,黄白绒泡菌P. albescens Ellis ex T.Macbr.和团聚绒泡菌 P. conglomeratum (Fr.) Restaf. 是中国新记录种,已知种黄绿绒泡菌P. virescens Ditmar显然少见,国内此前仅知分布于福建。 橙红绒泡菌 P. aurantiacum S. L. Chen,Y.Li et H. Z.Li的孢丝近似钙丝菌状,由或大或小的石灰结将许多细短的孢丝线联成致密的白色网体。这使其被归人绒泡菌属,并与同属其它种相区分;侧扁绒泡 P. loratum S.L Chen,Y Li et H. Z. Li的联囊体虽发达而侧扁,但顶部无预成开裂线,在相似种中也易识别。本文对这两个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图示和讨论,对另外三种也进行了讨论,考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 张天宇,林祥发,陈伟群
    菌物学报. 1999, 18(4): 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生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上的链格孢新种2个、新变种2个,即络石链格孢(Alternaria trachelospermi T. Y. Zhang,X. F. Lin et W.Q.Chen)、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Tenuissima (Nees ex Fr.) Wiltshire var.Trachelospermicola T. Y. Zhang,X. F. Lin et W. Q.Chen]、细极链格孢长春花变种[A. tenuissima (Nees ex Fr.) Wiltshim var catharanthi T. Y. Zhanget X. F. Lin]和长春花生链格孢(A. catharanthicola T.Y Zhang),及生于番木瓜科(Caricaccae)植物上的番术瓜链格孢(A. caricae T. Y. Zhang,W.Q Chen et X. F. Lin)。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拉丁文特征描述,并附绘图。新分类单位的模式标本分别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和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 朱有勇,王云月,Dilbag's, Multani Bmce,R Lyon
    菌物学报. 1999, 18(4): 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RAPD技术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八个主要棉花种植区的99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0个筛选的随机引物对供试菌株的全基因组DNA扩增,共获得92条RAPD谱带,其中55.4%的谱带为多态带。经类聚分析,供试菌株类聚为15个RAPD遗传指纹相似组,其中10个指纹相似组的菌株与其采集区域有明显相关性,其余5个指纹相似组的菌株为普通分布的指纹类型。
  • 魏江春,姜玉梅
    菌物学报. 1999, 18(4): 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进行《中国地衣志》的编写中.作者从采自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哈纳新湖附近的地衣标本中发现了北极小腊肠衣[Brodoa oroarctica (Krog) Goward](茶渍目,子囊菌门).小腊肠衣属(Brodoa Goward)是中国新记录属.因而。也是中国地衣区系中已知的第234个属.车文对于该属,种在形态学,结构学、化学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与讨论.对于它和邻近属的区别也做了简要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