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发,戴玉成,孙敬,赵艳霞,缪康杰,潘沈元,张梅梅,魏江春
菌物学报. 2010, 29(6): 897-910.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两株地理隔离的桦褐孔菌中国牡丹江菌株(IOM)和芬兰万塔菌株(IOV)在深层培养过程中主要代谢产物组成的差异。IOM和IOV两菌株在培养过程中积累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酚类(TMP)以及三萜化合物(TMT)的过程相似,但IOM菌株产生较高水平的TMP。代谢产物组成动力学比较结果表明,IOM在第3天含有较高水平的硬毛素类似物、桦褐孔菌二糖和TMT,但在第5天均有所下降。导致这些差异的代谢产物为fuscoparianol D,21,24-羊毛甾-7,9(11),23-三烯-3b,22,25-三醇,羊毛甾-8,23-二烯-3b,22,25-三醇,23,24-环戊羊毛甾-3b,21,25-三醇-8-烯,桦褐孔菌二糖,phelligridins C,D及H,甲基地花菌素A和C,地花菌素B,davallialactone 及methyl davallialactone。这些代谢产物在IOV的提取物中均参与清除自由基,而在IOM的提取物中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参与自由基的清除。两菌株的这些差异反应了环境条件对桦褐孔菌生长及代谢的影响,即不仅影响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还影响代谢产物在防止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