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1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谭静文,刘伟,万喆,李若瑜
    菌物学报. 2013, 32(2): 161-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近期有研究认为其致病菌是由多个同形种构成的复合体。为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的生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点,对33株分离自我国孢子丝菌病患者组织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首先检测其在37℃是否生长以及PDA培养基上生长21d的菌落直径,其次检测其糖同化特点,最后对其钙调蛋白(Calmodulin,CAL)基因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全部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说明我国孢子丝菌病的病原菌可能以球形孢子丝菌为主。
  • 李金岭,罗晶,单宏英,成巨龙,陈德鑫,安德荣
    菌物学报. 2013, 32(2): 168-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2011年在陕西省发生的一种烟草未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鉴定。从病叶组织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以及人工接种后再分离病菌,证明编号LJL007的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依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培养特征,将菌株LJL007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其有性型为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 Whetzel。通过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分离菌株LJL007序列(登录号:HM17900)与富氏葡萄孢盘菌序列(登录号:HM849615)同源性达100%,进一步证明该病原菌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云芝多糖在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直接抑制作用。云芝多糖对烟草灰霉病有较好预防保护作用,其预防效果可达56.29%。云芝多糖可显著提高烟草体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其活性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56.89%和429.83%,说明云芝多糖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 陈名君,周玉宝,黄勃
    菌物学报. 2013, 32(2): 179-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金龟子绿僵菌是昆虫种群自然控制和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虫生真菌,已被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其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极广,因此种群结构也十分复杂。为明确安徽省土栖金龟子绿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不同地区土壤中的116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遗传异质性分析。分子数据显示,筛选出的8个引物共获得7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率为100%。不同地区种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79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25,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Nm=4.4282)和遗传分化(Gst=0.1015),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占总居群的89.85%,种群间占10.15%,表明安徽土栖金龟子绿僵菌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且种群内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变异。并采用UPGMA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大类种群。结果表明,安徽土栖金龟子绿僵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不存在相关性。
  • 赵长林,崔宝凯
    菌物学报. 2013, 32(2): 192-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多年卧孔菌属Perenniporia 5个中国新记录种。非洲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africana采自安徽省,孔口表面浅黄色至赭色,且骨架菌丝不分枝;下延多年卧孔菌P. decurrata采自云南省,担子果盖形,具较小孔口和担孢子;椭圆孢多年卧孔菌P. ellipsospora采自云南省,担子果平伏,孔口圆形至多角形,担孢子不平截;硬多年卧孔菌P. inflexibilis 采自福建省,担子果盖形,孔口表面灰白至浅褐色,担孢子无色至浅黄色;黄多年卧孔菌P. xantha采自海南省,孔口较小,表面呈黄色,且在KOH试剂中呈深褐色。根据采集的标本材料提供了它们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
  • 何双辉,李海蛟
    菌物学报. 2013, 32(2): 202-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锈革菌属Hymenochaete 3个中国新记录种。圆孢锈革菌H. globispora和莱热锈革菌H. legeri采自广西自治区,榆锈革菌H. ulmicola采自吉林省。圆孢锈革菌的主要特点是孢子宽椭圆形或近球形,属于锈革菌组;莱热锈革菌子实体灰白色,刚毛具结晶,孢子圆柱形,属于裸刚毛组;榆锈革菌生长在活的榆树树皮上,属于锈革菌组。对这3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迟胜起,于辉霞,蔡晨,金静,路炳声
    菌物学报. 2013, 32(2): 208-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山东半岛腐生真菌调研过程中,鉴定出生于枯木上的4个小球腔菌属中国新记录种:光洁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agnita,灌丛小球腔菌L. dumetorum,嘴状小球腔菌L. eustomoides和茄小球腔菌L. solani。对各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图解及讨论,并编制了中国小球腔菌属腐生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青岛农业大学菌物学实验室。
  • 郭守玉,邓红,毕海燕,夏晓飞,黄满荣
    菌物学报. 2013, 32(2): 216-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标本馆馆藏标本的信息,研究了中国石蕊属Cladonia地衣及其18个种的垂直分布规律,并确认了本属倾向于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特点。物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它们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处的海拔位置相关:物种分布范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缩小。因此,全球变暖会对高海拔地区的物种构成更直接的威胁。粉杆石蕊C. bacillaris和瘦柄红石蕊C. macilenta具有相同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分布范围,从生态学的角度支持了它们为同种的观点。
  • 林善海,黄思良,岑贞陆,覃丽萍,付岗,黎起秦
    菌物学报. 2013, 32(2): 226-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明确香蕉叶斑病菌喙突脐蠕孢的生物学特性,调查了部分环境因素(碳氮源、植物成分培养基)对供试菌株(CLER09、D087和JL05)的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生孢子主要先从基部萌芽,在28℃下约培养10h后出现两端萌芽;供试菌株对测试的20种碳源及26种氮源显示相似的生长反应,均可利用除菊糖外的测试碳源及氮源进行营养生长和产孢;测试的6种植物成分培养基对供试菌株的营养生长效果皆优于PDA培养基;除燕麦培养基外,其余5种培养基对菌株CLER09和D087的产孢作用均优于PDA培养基;测试的6种培养基对菌株JL05的产孢作用均优于PDA培养基。不同植物成分培养基对该菌分生孢子形态影响较大,以米糠、象草培养基对菌株D087 和JL05的分生孢子长度和玉米粉培养基对菌株CLER09的分生孢子宽度的增长效果最为明显。
  • 林华峰,张松影,李茂业,李世广,冯明峰
    菌物学报. 2013, 32(2): 239-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寻找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物防治的新途径,用新分离出的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Mf82)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黄绿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3种菌种9个菌株作对比,测定了它们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最高,以1.0×108个孢子/mL的孢子液喷雾接种到褐飞虱成虫体表上,累积死亡率高达81.7%,LT50为4.6d,致病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受测菌株。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并研究了其对褐飞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随着黄绿绿僵菌浓度的增加,褐飞虱的累计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1,048个孢子/mm2 时,累计死亡率达到85.0%。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剂型对褐飞虱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在接种后第7天和第9天,LC50值分别为2.1×103、9.9×102个孢子/mm2,LC90分别为7.8×104、3.7×104个孢子/mm2。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对褐飞虱的致死时间与对数剂量相关,供试菌剂LT50值随着对数剂量的增加而递减,对数剂量由7.0增加到8.0时,LT50由8.9d降为5.7d。可见该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对褐飞虱具有较强的毒力,在褐飞虱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何静,陈强,图力古尔,黄晨阳,赵梦然,张金霞
    菌物学报. 2013, 32(2): 248-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我国新疆白灵侧耳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估测自然种群的遗传丰度,对51株新疆野生白灵侧耳的84个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交配型因子进行分析。在84个单核体中存在54个不同的A因子和59个不同的B因子。x2检测表明交配型因子A和B的系列因子均为等概率分布。据此估算我国白灵侧耳自然群体中有79个A因子,100个B因子,自然群体中的单核交配型总数79×100=7,900个,双核交配型总数31,201,050个。可见,新疆白灵侧耳遗传多样性丰富,新疆是我国白灵侧耳的野生种质资源宝库。
  • 刘朋虎,谢宝贵,邓优锦,江玉姬
    菌物学报. 2013, 32(2): 253-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福建主栽品种屏优一号PY分离到2个不能正常出菇的单孢菌株PYd21、PYd15,二者配对杂交得到可正常出菇异核菌株H15-21。用solexa测序技术对PYd21基因组从头测序(de novo sequencing),对PYd15、PYd21、H15-21的菌丝体分别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对8个样品(PYd15、PYd21、H15-21的菌丝体,H15-21出菇后的原基、钮扣期菌柄、蛋形期菌柄、伸长期菌柄和成熟期菌柄)mRNA等量混合物进行转录组测序。克隆测序了PYd21与PYd15中磷酸果糖激酶(PFK)基因,比对结果表明二者序列一致。利用转录组数据对PFK基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3,494bp,有12个外显子、11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全长2,457bp,编码818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长度281bp,3′端非翻译区(3′UTR)全长103bp;RNA在加工过程中存在1种可变剪切类型、6个可变剪切位点。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PFK基因在PYd21、PYd15及H15-21中的标准表达量分别为71.08、120.61、251.85(transcript per million clean tags,TPM),表达量依次升高,与菌丝生长速度显著正相关。并且异核菌株H15-21表达量高于2个单孢菌株之和,基因表达存在协同增效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表达谱数据切实可靠。
  • 李鑫强,朱培,李振轮
    菌物学报. 2013, 32(2): 261-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土壤中的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已有研究表明,胞外磷酸酶在绿僵菌侵染并致死寄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摇瓶培养方法探究了无机磷(KH2PO4)、简单有机磷(植酸钠、磷酸苯二钠)和蛋白有机磷(酪蛋白)为单独磷源条件下,绿僵菌生物量、产胞外酸性磷酸酶以及酪氨酸蛋白磷酸酶、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加入酪蛋白的培养基,最有利于绿僵菌生长、胞外蛋白的分泌和产酸性磷酸酶;其次为加入KH2PO4和磷酸苯二钠的培养基;加入植酸钠的培养基不利于绿僵菌的生长代谢。然而,加入磷酸苯二钠的培养基,最有利于酪氨酸蛋白磷酸酶、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分离纯化。
  • 王宏民,张奂,郝赤,张仙红
    菌物学报. 2013, 32(2): 269-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的侵染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3龄幼虫体内酚氧化酶(PO)和不同抗氧化酶类,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3龄幼虫后,体内PO、SOD、POD、CAT和GSTs活力均受到明显的影响。其中感病小菜蛾幼虫体内的PO活力始终高于同期未感染的小菜蛾幼虫,当接菌40h时,酚氧化酶活力达到最大37.4U/g,为对照的2.6倍,而SOD、POD、CAT和GSTs活力在感病前期明显高于对照,接菌40–48h各种酶活力均达到最大,当接菌56h酶活力开始下降,64h时酶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可见玫烟色棒束孢的侵染严重干扰了小菜蛾幼虫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 陈正乾,刘培培,王乂,朱伟明
    菌物学报. 2013, 32(2): 277-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利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集成的筛选方法,从采自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黄河口的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的内脏中分离鉴定了1株耐盐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OUCMDZ-1925,其发酵产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进一步采用色谱分离、波谱鉴定,从其固体发酵(大米培养基)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右旋丁内酯I(1)、丁内酯IV(2)、丁内酯II(3)、丁内酯III(4)和3,5,6-三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并发现化合物1–3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51650)有强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31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6μg/mL),化合物1和2对产气杆菌(ATCC 13408)以及化合物1和3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 93151)有中等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μg/mL和12.50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L和5.0μg/mL),化合物1–5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以及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51650)有弱的抑制活性,且化合物1的产量高,达2.5g/kg,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药源。
  • 赵杏利,牛永春,邓晖,罗都强
    菌物学报. 2013, 32(2): 286-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具有杂草生防潜力的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菌株NY1,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与结构鉴定。从菌株NY1的大米发酵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6-甲基苯-1,2,4-三酚,3-脱羟基蛇孢菌素A,邻羟基苯甲醛,蛇孢菌素I。其中3-脱羟基蛇孢菌素A是一种植物毒素,而具有抗癌、抗菌作用的蛇孢菌素I的产量较高,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 研究简报
  • 曾昭清,庄文颖
    菌物学报. 2013, 32(2): 292-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杆孢赤壳属被视为丛赤壳属的异名,最近才恢复其属级分类地位。臧氏丛赤壳在形态特征上与杆孢赤壳属的模式种 Allantonectria miltina 很相似,在子囊壳解剖结构、近圆柱形至柱棒状子囊、腊肠形子囊孢子等方面均表现出共性。二者间形态相似性得到了6个基因序列分析的支持,因而将臧氏丛赤壳转入杆孢赤壳属,建立新组合臧氏杆孢赤壳。
  • 秦问敏,何双辉
    菌物学报. 2013, 32(2): 297-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中国革菌3个新记录种:鲑色胶囊革菌Gloeocystidiellum salmoneum和多瘤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tuberculata采自北京市,瘤孢绒毛革菌Tomentella griseoumbrina采自吉林省。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对这3种真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范宇光,图力古尔,小林孝人
    菌物学报. 2013, 32(2): 302-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丝盖伞属Inocybe是一个较大的属,目前对中国丝盖伞属真菌的种类和分布知之甚少。在中国丝盖伞科分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采自东北的3个分类群尚未有文献记载,它们是褐鳞丝盖伞原变型I. cervicolor f. cervicolor、土味丝盖伞蓝紫变种I. geophylla var. violacea和厚囊丝盖伞I. pachypleura。根据中国的材料对此3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每个种的线条图和必要的讨论。
  • 周松林,陈双林,黄风迎,王华,赵焕阁
    菌物学报. 2013, 32(2): 309-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具抗疟疾活性的的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分离法对海南金鸡那树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4日抑制疟疾”测试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疟活性,采用TLC、HPLC等分析技术对内生菌发酵液等成分进行分析。从金鸡那树叶片分离到31种内生真菌,通过筛选找到了1株具有抗疟疾活性的产奎宁或奎宁类似物的内生真菌。从金鸡那树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产奎宁的结实串孢霉属内生真菌,为奎宁的资源开发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