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13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 全选
    |
    综述
  • 张姝,张永杰,SHRESTHA Bhushan,徐建平,王成树,刘杏忠
    菌物学报. 2013, 32(4): 577-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是两种最著名的虫草菌。从分类学地位、分布、生活史及有性生殖类型、寄主范围、遗传多样性、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生态学、人工栽培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研究论文
  • 兰建强,张中义,康振生
    菌物学报. 2013, 32(4): 598-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我国痂圆孢属一新种:蓼痂圆孢Sphaceloma polygoni,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马海霞,VASILYEVA Larissa,李玉
    菌物学报. 2013, 32(4): 602-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的炭角菌属一新种。该种的主要特点是子座半球形,子座中部与基质间有窄的连接,子囊孢子具斜至螺旋形芽缝。文中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结构图及其与相近种的讨论。
  • 韩燕峰,王玉荣,梁建东,梁宗琦
    菌物学报. 2013, 32(4): 606-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青海省格尔木的农田土壤中分离到一嗜角蛋白的金孢属新种——青海金孢。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对其进行了描述和鉴定,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生孢子较多,光滑,3.6–9×1.8–3.6μm,棒状至柱状,基痕宽>1.0μm;双细胞分生孢子存在,9–13×1.8–2.7μm,柱状;具间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 张延威,韩燕峰,梁建东,梁宗琦
    菌物学报. 2013, 32(4): 612-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棕榈根际土样中分离到一金孢属新种——三亚金孢,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基于ITS-5.8S rDNA 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它的主要鉴别特征:具有球拍状的菌丝细胞和椭圆至桶状的间生孢子;顶生和侧生孢子着生在短突起或侧分枝上;具有近球形至卵圆形的分生孢子。
  • 曾莉莎,赵志慧,吕顺,席卓君,李敏慧,习平根,姜子德
    菌物学报. 2013, 32(4): 617-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镰孢菌属真菌是香蕉上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香蕉枯萎病以及香蕉冠腐病,在我国已明确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1号和4号生理小种,但是引起香蕉冠腐病的镰孢菌种类还未明确。为了解香蕉上镰孢菌在种间及种内水平上的多样性,2008–2011年间作者从华南地区不同的水果市场及香蕉果园采集香蕉样品90份,分离得到143株镰孢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基于EF-1α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出10种镰孢菌,即F. oxysporum、F. solani、F. camptoceras、F. pallidoroseum、F. stiloides、F. chlamydosporum、F. verticillioides、F. proliferatum、F. concentricum、F. sacchari,以及藤仓赤霉复合种(Gibberella 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GFC)中3个未定名的类群。轮纹镰孢F. concentricum及甘蔗镰孢 F. sacchari是香蕉果实中最常见种,前菌为我国首次报道,后菌是首次报道与香蕉有关。对从香蕉上分离的藤仓赤霉复合种(GFC)及尖孢镰孢复合种(FOSC)的EF-1α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其GFC中的27个菌株组成的单系群可分为7个不同的亚群,分别为F. verticillioides、F. proliferatum、F. concentricum、F. sacchari 以及3个没有描述过的菌系Fusarium sp. 1、Fusarium sp. 2和Fusarium sp. 3;FOSC中的50个菌株形成2大分枝共12个谱系,分离自我国华南地区的21株尖孢镰孢形成7个谱系,其中13株已知的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分布在3个谱系中,我国大陆的香蕉枯萎病病原菌菌株与来源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FOC 1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分化大于4号生理小种,FOC 1号生理小种与分离自香蕉果实上的尖孢镰孢菌的亲缘关系比与FOC 4号生理小种的亲缘关系更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香蕉上存在着丰富的镰孢菌种类,而且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
  • 刘月廉,张瑜斌,胡汉桥,王季槐
    菌物学报. 2013, 32(4): 63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次航行对广东湛江湾19个站位的表层和底层海水进行采样。经过对样品的分离纯化,共获得253株丝状真菌菌株。通过测序获得了121个rDNA-ITS序列,并已提交给GenBank。经统计分析发现,湛江湾表层和底层海水真菌数量总体上表现为由湾内向湾口逐渐减少的水平分布格局;湛江湾表层丝状真菌的数量略多于底层,在海水表层和底层中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分布规律相似。根据形态特征及rDNA-ITS的Blast同源性分析,这些菌株分属于18个属 和32个分类单元,其中包括7个海洋真菌新记录属。结果表明,湛江湾丝状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达2.75,物种优势度变化范围为30.90%–0.02%。枝孢属Cladosporium的优势度最高,为湛江湾优势种群,其次是青霉属Penicillium、侧齿霉属Engyodont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顶孢属Acremonium等。湛江湾表层和底层海水真菌群落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0.42。
  • 图力古尔,王建瑞,崔宝凯,刘宇
    菌物学报. 2013, 32(4): 643-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野外采集标本记载山东省大型真菌382种3变种,隶属于2门5纲18目60科162属。其中,担子菌373种,子囊菌12种,凭证标本保存于鲁东大学菌物标本馆(HMLD)和北京林业大学菌物标本馆(BJFC)。文中提供物种多样性名录,并记述了每种大型真菌的生境、用途及采集地点。同时详细描述了5个中国新记录种(变种)的形态特征并绘制线条图。
  • 郑建华,康冀川,雷帮星,李启瑞,文庭池,孟泽彬
    菌物学报. 2013, 32(4): 671-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中国福建、江苏、贵州三省银杏Ginkgo biloba的根、茎、叶、树皮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与IT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根、茎、叶和树皮分离出175株内生真菌,归为47类,每一类取代表菌株进行ITS测序及系统分析,分别属于子囊菌门的8个目,即Eurotiales、Hypocreales、Xylariales、Trichosphaeriales、Glomerellales、Diaporthales、Botryosphaeriales、Pleosporales,11科,16属。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19.75%)、链格孢属Alternaria(19.15%)、镰孢菌属Fusarium(10.64%)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10.64%)为优势菌群;并且新丛赤壳属Neonectria和生赤壳属Bionectria为首次从银杏中分离出。Shannon-Wiener指数(H=2.4192)和Simpson指数(1-D=0.8856)的计算结果反应出所获得的银杏内生真菌菌群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 赵梦然,陈强,张金霞,邬向丽,黄晨阳
    菌物学报. 2013, 32(4): 682-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IGS2-RFLP、SCoT和ISSR标记分析新疆5个采集地点的28个白灵侧耳野生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这3种分子标记在白灵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效用。结果显示,IGS2-RFLP的3个内切酶、5个SCoT引物、5个ISSR引物分别检测到42、59和7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1.3%、92.4%和92.8%。3种标记检测出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位点平均的预期杂合度(Hep)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3种标记都适宜作为遗传学标记对白灵侧耳野生种质进行多样性分析。多态性检测效率最高的标记为ISSR,E=15.4,Ai=23.4,其次为IGS2-RFLP,E=14.0,Ai=22.4,SCoT则为最低,E=11.8,Ai=18.2。3种标记中,SCoT和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极其相似,且均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样本的地理来源,虽然二者的聚类图不完全相同。IGS2-RFLP的标记效率较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最好,可用于菌株标准图谱的制作,更适用于品种权保护中的菌株鉴定鉴别;SCoT和ISSR标记的多态性高,信息量大,评价范围广,则更适用于白灵侧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宋超,郭顺星
    菌物学报. 2013, 32(4): 690-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3?-RACE-PCR方法首次从药用真菌猪苓中克隆得到与真菌形态发育相关的溶血素基因。结果表明,猪苓溶血素基因的全长cDNA为744bp,其中编码区占447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约为15.79kDa,理论等电点为4.89。推定的猪苓溶血素蛋白具有与杨树菇溶血素类蛋白家族相同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两者同源性为6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猪苓溶血素隶属于担子菌类群。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核形成初期猪苓溶血素基因表达量较高,且显著高于菌丝体中猪苓溶血素基因的转录水平,说明溶血素基因参与了猪苓菌核的形态发育。
  • 蒲顺昌,秦丽,陈名君,蔡悦,黄勃
    菌物学报. 2013, 32(4): 698-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最常见的虫生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利用SSR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安徽省麻姑山马尾松林的102株球孢白僵菌进行基因分型、寄主转移和寄主专化性研究。9对微卫星引物将102株白僵菌分成31个微卫星基因型。在这31个微卫星基因型中,有5种基因型株系为相对优势菌株,这5种基因型株系通过侵染不同寄主昆虫即寄主转移延续自身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和流行,从而证实寄主转移是白僵菌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同时,这些相对优势基因型并不是在各个月份均匀分布,在大部分月份中,存在1–2种优势度高的基因型。相同基因型株系可侵染不同寄主的结果揭示出白僵菌不仅在种的水平,而且在菌株水平上寄主专化性也较弱。正是白僵菌较弱的寄主专化性特征促使部分基因型株系通过寄主转移,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得以宿存和延续。
  • 李兴佳,农向群,曹广春,刘迅,王广君,张泽华
    菌物学报. 2013, 32(4): 710-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能够对金龟子绿僵菌在花生田间的存活能力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通过比对真菌ITS序列,设计出针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金龟子绿僵菌Real-Time 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标准品在拷贝数为8.49×103–8.49×109copies/μ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257x+6.969,相关系数为R=0.9980,扩增效率E=102.8%,检出痕量为20个孢子/g土壤。以Real-Time PCR方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对花生根部施用金龟子绿僵菌后不同时期的土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金龟子绿僵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施用的金龟子绿僵菌在根围与根际都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90d时金龟子绿僵菌DNA量和CFU值均下降至初始的10%以下,之后出现回升;根际的金龟子绿僵菌相对地下降较慢而回升较快,在120d时可恢复到初始的52.17%和38.65%,显著高于根围的数量。试验建立的Real-Time PCR体系可用于金龟子绿僵菌土壤宿存的定量检测,而且适用于低含量的检测。
  • 史凤玉,蔡爱军,田辉,吴楠,朱英波
    菌物学报. 2013, 32(4): 721-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来自拟青霉属真菌Paecilomyces sp. CS-Z的发酵液中获得一种壳聚糖酶,该酶被纯化了9.4倍,产率为48.2%。经SDS-PAGE分析确定为单一条带,分子量为29kDa,其最适pH为6.0–6.5,最适温度为55℃,在80℃处理60min后,能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Hg2+完全抑制了酶活,对脱乙酰度85%–95%的壳聚糖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而对几丁质和羧甲基纤维素无活性。薄层层析和质谱分析表明该酶是一种内切酶,其水解产物为聚合度大于6的壳寡糖,其理化性质与至今报道的壳聚糖酶有所不同,为壳聚糖酶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陈晓梅,施琦渊,王春兰,李兵,王爱荣,郭顺星
    菌物学报. 2013, 32(4): 729-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螺光黑壳菌酮A(Spiropreussione A,SP-A)是编号为AS-5的光黑壳属内生真菌Preussia sp.的代谢产物。体外实验表明SP-A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和3.0μmol/L。以SP-A的含量为主要指标,结合AS-5的生物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适合SP-A积累的AS-5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AS-5发酵生产SP-A的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2%,麦麸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pH 7.0;该菌株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250mL摇瓶装125mL培养基,接种6片直径9mm的PDA菌片,培养温度25℃,发酵周期16d。在此条件下发酵,SP-A的含量可以达到(25.02±1.02)mg/瓶,比优化前的含量[(17.08±3.24)mg/瓶]提高了46.5%。
  • 研究简报
  • 龙艳艳,韦继光,云朝光,郭良栋,黄松殿,李宁华,潘秀湖
    菌物学报. 2013, 32(4): 741-7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分离自中国土壤中的腐霉菌进行形态特征和DNA序列分析,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钟形腐霉Pythium campanulatum、卵突腐霉P. oopapillum和多卵腐霉P. plurisporium。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 徐彪,郭英兰
    菌物学报. 2013, 32(4): 748-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中国丝孢菌3个新记录种,雀苣钉孢Passalora scariolae,威克萨钉孢Passalora vicosae和金腰箭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ynedrellae。文中提供了各种的形态描述、绘图及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 李长林,李伟
    菌物学报. 2013, 32(4): 752-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分离自青岛沿海潮间带海藻的青霉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苏门答腊青霉P. sumatrense和葡萄生青霉P. viticola,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 周小燕,张斌,耿坤,姜于兰
    菌物学报. 2013, 32(4): 758-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病菌标本直接观察和人工培养物观察两种方法对贵州柑橘煤污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柑橘煤污病的优势病原菌为Chaetothyrium spinigerum、Triposporiopsis spinigera、Fumago vagans、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Alternaria tenuissima 和A. alternate 6种。
  • 李姝,王琦,李玉
    菌物学报. 2013, 32(4): 764-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地域的鳞钙皮菌Didymium squamulosum种内分子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鳞钙皮菌子实体及原质团DNA,得到SSU、ITS1-5.8S-ITS2 rRNA基因区域,并以SSU、5.8S rRNA基因片段构建NJ亲缘关系树。
  • 安颖,刘朴,祁亮亮,李玉
    菌物学报. 2013, 32(4): 771-7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网柄细胞状黏菌传统的分离培养是在添加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的。选取了9种网柄细胞状黏菌作为研究对象,在不饲喂任何细菌的条件下于3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对生长状态的比较,发现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对于纯化网柄细胞状黏菌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