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15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15
  

  • 全选
    |
  • 何苏琴,文朝慧,王生荣,赵桂琴,王三喜,刘永刚,荆卓琼,马永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引起甘肃及邻省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病原菌为无性型真菌anamorphic fungi中一未描述的丛梗丝孢菌moniliaceous hyphomycete。该菌分生孢子梗无色,散生,直立或匍匐;交互、叉状、聚伞状或帚状分枝。产孢细胞簇生于分生孢子梗末级分枝顶端成指状或掌状,顶部常具齿状着孢点,全壁芽生式产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罕有一个隔膜,近球形、卵圆形、倒梨形、纺锤形、葫芦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具网状脊或疣突,在孢梗顶端常聚集成葡萄状。分生孢子群体白色,随培养物老化,渐变为淡黄色。本菌与葡萄孢属Botrytis及其他Botrytis-like形态相似属明显不同,故建立指葡孢霉属Dactylobotrys(新属);模式种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245110,主模式)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标本室(GAPP 1131,等模式)。

  • 刘铁志,庄剑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中国菊科植物上柄锈菌属1新种和1新记录变种。拐轴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上的苏尼特柄锈菌Puccinia sonidensis为新种;猫儿菊Hypochaeris ciliata上的山柳菊柄锈菌猫儿菊变种Puccinia hieracii var. hypochaeridis为中国新记录。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王垚,王玉荣,韩燕峰,梁宗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三亚的河泥中分离获得戴氏霉属一新种,即小孢戴氏霉Taifanglania parvispora。它与相近种的主要区别是菌丝段有时稍膨大,瓶梗短和分生孢子小且呈梨形至倒卵形。基于戴氏霉属、腐质霉属、单瓶霉属和瓶霉属中一些种的ITS1-5.8S-ITS2 rDNA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新种与戴氏霉属亲缘关系较近,聚在一个分支中,并在该分支中独立为一亚分支。形态和分子特征分析表明小孢戴氏霉可以作为戴氏霉属中的一个新分类单元。

  • 张琪辉,王威,李成欢,温志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期在福建省一家斑玉蕈厂发现一种新病害。为明确该致病菌,通过感病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一株病原菌,经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金黄菌寄生Hypomyces aurantius,该病害名为蛛网病。这是金黄菌寄生所致斑玉蕈蛛网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通过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其菌丝体最佳生长条件为20℃,pH5.5,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出菇过程中严格控制低温条件,同时加强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该病害发生。

  • 艾尼瓦尔·吐米尔,阿不都拉·阿巴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对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朽木生地衣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初步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朽木生地衣共有43种,隶属于5目、14科、20属,它们组成了以下4个地衣群落。群落(Ⅰ):分布在样点1、2、3、4、5中,包括15种地衣种类,命名为对开蜈蚣衣+半羽蜈蚣衣+红心黑蜈蚣衣群落。群落(Ⅱ):分布在样点6、7、8、9、11中,包括25种地衣,命名为尖头石蕊+粉石蕊+矮石蕊群落。群落(Ⅲ):由样点10、12、13、14、16组成,常见的地衣种类有19个种,命名为蜡黄橙衣+茎口果粉衣+冷杉粉衣群落。群落(Ⅳ):包括样点15、17、18、19和20,由22个地衣种组成。命名为疑小梅衣+同色黄烛衣+脱落网衣群落。群落Ⅰ和群落Ⅱ的相似性最高为0.723,其次为群落Ⅰ和群落Ⅲ为0.609,群落Ⅲ和群落Ⅳ之间的相似性最低为0.262。群落Ⅲ的多样性最大为1.954;其次为群落Ⅱ和群落Ⅰ,分别为1.742和我1.685,群落Ⅳ的多样性最低为0.543。各群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与其所处环境和朽木树种的多样性有关。同时发现在研究地区的朽木生地衣群落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朽木腐蚀程度、朽木大小、森林郁闭度等因子具有密切的关系。

  • 朱丹雪,周国英,徐建平,刘君昂,李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0个不同地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群体遗传结构。145个病菌样品ITS序列可推导出13种单倍体型(haplotype),其中,Haplotype 5为优势单倍型,有127个菌株。湖北随州地理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极大,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4685-0.40385。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13%和87%;Mantel测试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分化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该菌经历过种群扩张,群体间存在有效基因流。

  • 张玉洁,贺学礼,程春泉,赵金莉,赵丽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乌恰县4个样地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根围3个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Nested-PCR-DGGE技术,结合DGGE图谱分析、DNA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新疆沙冬青AM真菌菌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特征,为新疆沙冬青根围功能菌群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和土层,AM真菌具有不同DGGE指纹图谱特征,AM真菌丰度、优势度及其多样性指数均有差异,其中上阿图什30-40cm土层AM真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0和3.48。DGGE条带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全部序列归为2属14种,球囊霉属Glomus是其优势属,其中Uncultured Glomus(AB698612)和Uncultured Glomus(AB698616)普遍存在于4样地3个土层,Glomus sp.(FN429104)和Uncultured Glomus(KC797120)是上阿图什30-40cm土层特有种,Glomus sp.(EU332717),Rhizophagus intraradices(FR750206)和Uncultured Glomus(AB698616)是新疆沙冬青根围优势种。G. indicumRh. intraradices在形态学鉴定中未出现,说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真菌多样性研究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 许昭仪,李浩,张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生活史各阶段的菌丝体、子实体、担孢子等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金针菇单个担孢子发育而来的同核体菌丝为单核,无锁状联合,部分单孢菌株能形成同核子实体,同核子实体的原担子中只有1个核,该核在担子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纵向排列的2个子核,担子发育停止,同核子实体不产生担孢子;具有可亲和交配型的两个同核体菌丝经过质配形成异核体菌丝,异核体菌丝双核,具有锁状联合,能形成异核子实体,异核子实体的原担子中具有2个核,这2个核经过核配融合为1个二倍核,二倍核在担子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子核,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随着担孢子继续发育,其中的单核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成熟担孢子为双核,但这2个核是同质的。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能产生粉孢子,且产生的粉孢子均为单核。

  • 陈静洁,梁林洲,董晓英,李延,沈仁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宿主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供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添加外源物质调控AMF和宿主植物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种植番茄,探索土施不同糖类对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侵染率、产孢能力和功能(宿主植物生长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蔗糖可提高接种了摩西球囊霉的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以及磷、钾吸收量,但对地上部氮吸收量影响不显著;添加麦芽糖和淀粉对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添加糖类处理,土壤碱解氮均有下降趋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随着地上部磷和钾吸收量增加有下降趋势。糖类添加对土壤有机质没有影响。添加不同糖类均提高了AMF的侵染率,其中添加蔗糖处理的侵染率较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处理增加了114%。单独施用摩西球囊霉菌剂处理土壤孢子数为10个/g,添加葡萄糖和淀粉处理的孢子数均为8个/g,添加蔗糖和麦芽糖处理的孢子数均为11个/g,添加糖类均对AMF产孢无显著影响。

  • 田蜜,李敏,刘润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测定设施栽培黄瓜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暗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形态结构,明确其发育特征,为进一步探索AMF与DSE相互作用奠定基础。自山东莱阳、寿光和莱西等设施蔬菜主产区选择黄瓜Cucumis sativus样地,从不同连作年限、黄瓜生育期和土层深度分别采集黄瓜根系和根区土壤;观察根内AMF与DSE形态特征、测定AMF和DSE侵染数量、分析AMF或DSE侵染发育数量与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病害的相关性。从黄瓜根系中可观察到典型的AMF泡囊、疆南星型(Arum,A)与重楼型(Paris,P)丛枝结构、DSE菌丝和微菌核。以黄瓜结果中期根系AMF和DSE侵染率最高,分别为57%和28%,苗期最低,分别为18%和8%;初花期的丛枝为P型,苗期和结果中期则为A型+P型。连作<7年和7-10年的黄瓜根内丛枝为A型+P型,AMF和DSE的侵染率均分别显著高于连作>10年的侵染率,连作>10年的丛枝为A型。黄瓜根系以0-15cm土层中AMF侵染率最高(29%),丛枝为P型;以>30cm的侵染率最低(12%),丛枝为A型;15-30cm土层的为A型+P型。AMF P型着生率、P/A比率和DSE侵染率分别与根结线虫病的为害程度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还表明黄瓜根系AMF侵染率与DSE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吴永官,蒋雅琴,黄思良,车江旅,付岗,胡春锦,黎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来自广东和广西的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从180条RAPD引物中所筛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12条引物,对分离自两省区的96株瓜类疫霉进行了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通过对供试菌株的RAPD-PCR扩增,共获得135条DNA标记谱带,其中124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检测率为91.9%。利用NTSYSpc Version 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以遗传相似系数0.81为阈值,将96个供试菌株划分为12个RAPD群,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区间菌株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分离自黄瓜的菌株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RAPD群与菌株地理来源、分离寄主、致病力、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 李倩,闫淑珍,陈双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绒泡菌目Physarida是黏菌纲Myxogastria最大的一个目,对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根据形态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绒泡菌目乃至黏菌纲的系统发育关系,以黏菌rDNA ITS通用引物对绒泡菌目5属8种黏菌的rDNA ITS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黏菌rDNA ITS序列,利用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绒泡菌目不同物种的rDNA ITS区在碱基组成和长度上差异明显,长度为777-1 445bp,G+C mol%在53.4%-61.9%之间。绒泡菌目与发网菌目Stemonitida聚类为两个明显的分支,在绒泡菌目分支上,绒泡菌科Physaraceae和钙皮菌科Didymiaceae各聚为一支,支持了形态学上以孢丝是否具有石灰质为依据区分这两个科的观点。由多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鳞钙皮菌Didymium squamulosum材料组成的钙皮菌科又形成3个分支,证实了这个形态种是由地域来源广泛、繁殖亲和性各异和遗传变异较大的不同生物种组成的复合体。

  • 李萌,郭晓红,李多川
    摘要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从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中克隆了一个新的脂肪酶基因(lm)。其中DNA序列包含一个由870个碱基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9个氨基酸,含有4个内含子,没有信号肽序列。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GU338248。将该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在甲醇的诱导下,重组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第6天的表达量最高,蛋白达到0.428mg/mL,酶活力为19.77U/mg。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5kDa。该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具有热稳定性,在 40-80℃热稳定,80℃处理60min仍有65%的相对酶活。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10.0,在pH 9.0-12.0酶活相对稳定。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论文
  • 李萌,郭晓红,李多川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从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中克隆了一个新的脂肪酶基因(lm)。其中DNA序列包含一个由870个碱基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9个氨基酸,含有4个内含子,没有信号肽序列。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GU338248。将该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在甲醇的诱导下,重组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第6天的表达量最高,蛋白达到0.428mg/mL,酶活力为19.77U/mg。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5kDa。该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具有热稳定性,在 40–80℃热稳定,80℃处理60min仍有65%的相对酶活。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10.0,在pH 9.0–12.0酶活相对稳定。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李广,刘淑艳,李玉,陈艳秋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是目前黏菌中研究最清楚的模式生物,其捕食过程与肌动蛋白的多聚化密切相关。为探讨盘基网柄菌肌动蛋白的序列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盘基网柄菌32条肌动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和可能含有的保守基序。结果表明:盘基网柄菌32条肌动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一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和5组比较简单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MEME SUITE分别分析盘基网柄菌32条肌动蛋白序列的保守基序和与actin17呈最佳匹配的21种生物肌动蛋白的保守基序,结果共获得6个保守基序,即motif1,motif2,motif3,Motif1,Motif2,Motif3。其中motif1,Motif1,Motif3为本研究新发现的保守基序,这3个保守基序可定位于Profilin-actin-VASP202-244 (PDB ID: 3CHW)三维结构的重要位置。以上结果表明actin3,actin10,actin14,actin15,actin17,actin31可能为盘基网柄菌比较重要的肌动蛋白;motif1,Motif1,Motif3可能是盘基网柄菌肌动蛋白在进化中重要的保守基序。

  • 杨娟,邹亚杰,张瑞颖,胡清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白灵侧耳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漆酶性质,以白灵侧耳菌株00485为试验材料,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胞外漆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测定。纯化流程依次为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CM-Cellulose阳离子交换层析,SP-Sepharose强阳离子交换层析以及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获得胞外白灵侧耳漆酶(PnLac)。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PnLac为65kDa的单一蛋白。PnLac经过胰蛋白酶水解得到3种肽段,经过NBCI-BLAST后发现它们与糙皮侧耳、环柄韧伞、刺芹侧耳等的漆酶具有同源性。底物为2,2ʹ-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时该种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3.0,Ca2+和Hg2+能够抑制它的活性,相反地Cu2+和Mn2+能够提高它的活性,米氏常数KmVmax分别是0.17mmol/L和1.76OD/min/U。

  • 李晓勇,范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李氏块菌Tuber liyuanum子实体的不同提取物,包括甲醇提取物(ME)、乙醇提取物(EE)、丙酮提取物(AE)、正丁醇提取物(BAE)和乙酸乙酯提取物(EAE),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铁离子螯合能力、还原力以及总酚含量的测定和研究,发现ME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及还原力活性最高,EC50值分别为23.37mg/mL、11.65mg/mL和24.47mg/mL;EE对羟基自由基清除和铁离子螯合能力活性最高,EC50值分别为7.24mg/mL和小于0.5mg/mL;ME的总酚含量最高(3.08mg GAE/g提取物),其次是EE(1.34mg GAE/g提取物),提取物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 谷月,袁海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验证白腐真菌对杀菌剂——百菌清的降解能力,并初步探讨其降解机制,以平皿培养方式对70株白腐真菌菌株降解百菌清的能力进行验证和筛选,并选择降解作用突出的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 Y4941进行液体培养条件下对百菌清的降解。结果表明:卵菌杀菌剂没有对测试的白腐真菌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在所筛选的70株菌株中,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 Y4941、硬毛粗盖孔菌Funalia trogii W4289、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a Y4962、藏红硬孔菌Rigidoporus crocatus D10146、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D9466和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 W4614等菌株都对百菌清显示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对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 Y4941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百菌清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活菌(living culture,LC)降解率>粗酶液(crude enzyme liquor,CEL)降解率>灭活菌丝体(devitalized mycelia,DM)降解率,经过活菌降解3d的样品中百菌清的残留率仅为1.92%;对培养液中漆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漆酶活性最高可达2 195.55U/L。上述证明,杀菌剂百菌清不对白腐真菌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相反,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 Y4941等菌株对其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在杀菌剂生物降解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王佩佩,许培源,王哲,孙勇,王力,蒋继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菌株为药用拟层孔菌。采用不同有机溶剂提取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分别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采用GC-MS方法,分析药用拟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同时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药用拟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6个化合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实验表明,在100μg/mL时,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都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在50μg/mL时,其对NCI-H460和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9.03%和82.57%。甲醇提取物在8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3.35%。

  • 张虎成,范海涛,王晓杰,张征田,杨军,杨国伟,王维彬,李佳,丁乾,李华鑫,王策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了从蛹虫草发酵液中提取虫草素的工艺,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及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反相层析柱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分离条件;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6,上样浓度0.4mg/mL,上样量5BV,吸附流速1.0BV/h;解吸最佳工艺条件包括解吸液20%乙醇,解吸体积15BV,解吸流速4BV/h。得到的解吸液进一步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分离,条件为上样液pH6,梯度洗脱,流动相为pH6的水和pH6的乙醇。洗脱液通过结晶和重结晶得到精制虫草素。三步得到的虫草素纯度分别达到40%、90%和99%以上。

  • 王薇,图力古尔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长白山地区小菇属Mycena类群种类繁多,研究发现采自长白山地区的3个中国小菇属新记录种,即弯柄小菇M. mirata、胶盖小菇M. renati和淡红小菇M. roseocandida,三者的盖皮层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疣状突起。通过形态学研究,详尽描述了三者的宏观形态特征、显微结构以及与相近种类的区别,并提供线条图。研究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周春元,李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同一时期不同品种双孢蘑菇子实体接种和未接种情况下,子实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等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为研究双孢蘑菇品种对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的抗病性差异提供科学数据。结果表明:以双孢蘑菇As258、As2796和W192为材料,在接种处理后,各品种双孢蘑菇子实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不同。双孢蘑菇W192品种4种酶活峰值最高,其次是As2796和As258。说明这4种酶与双孢蘑菇抗有害疣孢霉有一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