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15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7-15
  

  • 全选
    |
  • 张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以子实体为收获物,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重要的食物安全战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产值农作物,2013年产量3 169.68万吨(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直接产值1 707亿元,间接产值6 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 000万。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但是,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严重匮乏,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空白,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等产业技术的创新,导致单产低、质量差,产业链难以延长,产业效益持续下降,产业升级艰难。科学基础研究的缺乏,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2014CB138300),紧紧抓住困扰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开展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调控机理、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和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拟阐释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营养利用与遗传调控机制、食用菌抗逆性的温度响应机制和食用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构建食用菌科学理论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奠定科学基础,为优质高产提供理论指导,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提供科学路径。

  • 张金霞,陈强,黄晨阳,高巍,曲积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了人类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我国对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早期贡献和近代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欧美双孢蘑菇和亚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的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的转型,简述了食用菌科学研究的进展,同时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全球食用菌产业将继续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及我国的生产方式将加快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的进展。

  • 邹亚杰,张美敬,仇志恒,雷敏,张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侧耳属真菌分布广泛、是大型真菌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其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侧耳属真菌通过产生木质素氧化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酶类降解多环芳烃、染料、工农业废弃物等有害物,并广泛应用于纺织厂、造纸厂、橄榄油厂废水及城市废水的处理。同时,侧耳属是食用菌家族中利用基质最为广泛的真菌,可以多种农业、林业、轻工业等废弃物为基质进行栽培生产,且生物学效率较高,具重要农业生产应用价值。

  • 汪锴,陈保送,宝丽,马轲,韩俊杰,王琦,郭顺星,刘宏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猴头菌属药用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学、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已经从猴头菌属真菌中发现了83个不同类型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含二萜类、酚类、脂肪酸类、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化学成分显示了抗肿瘤、抗菌、抗糖尿病、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合成等多种活性。文中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马轲,陶巧巧,汪锴,韩俊杰,宝丽,刘宏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侧耳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及其生物学活性进展进行了综述。化学研究表明侧耳属真菌中蕴含有萜类、甾体类、酚酸衍生物、聚炔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所具有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细菌、抗线虫、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截短侧耳素类物质通过抑制肽酰转移酶活性而产生强抗菌作用;pleuroton B通过Bax/Bak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刘晓斌,刘建伟,杨祝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侧耳属Pleurotus真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该属不少种类可以商业化人工栽培。冷杉侧耳P. abieticola原初报道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后来在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北也有记载,但因为文献中记载的标本有限,我国研究人员对该种并不十分了解。在开展侧耳属的研究中,作者发现该种在我国西南亚高山地区也有分布。基于采自四川和西藏的标本,利用形态、生态特征及DNA序列证据,作者对该种进行了描述,以期为该种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葛再伟,刘晓斌,赵宽,杨祝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冬菇属Flammulina真菌是重要的食用菌,在东亚广为栽培。基于形态特征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报道了该属真菌的两个新变种——冬菇丝盖变种F. velutipes var. filiformis和冬菇喜玛拉雅变种F. velutipes var. himalayana,以及中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杨树冬菇F. populicola。提供了中国冬菇属已知物种和变种的形态描述、生境照片及检索表。

  • 吴芳,戴玉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黑木耳在我国已经有1 000多年栽培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栽培真菌之一,多年来我国黑木耳的学名一直使用模式产地为欧洲的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最近的研究表明A. auricula-judae实际为一复合种,该复合种在全球范围内有5个种。其中A. auricula-judae仅分布于欧洲;美洲有2个种,生长在针叶树上的美洲木耳A. americana和生长在阔叶树上的尚未命名的木耳。中国该类群有3个种:自然分布和栽培最广泛的黑木耳的学名应为A. heimuer,此外,短毛木耳A. villosula在我国东北也广泛分布,并有少量栽培,生长针叶树上的木耳为美洲木耳A. americana,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

  • 赵梦然,李远东,李艳春,张金霞,黄晨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28个新疆野生阿魏蘑样本进行IGS2-RFLP分析和双核体培养特征多样性分析。IGS2-RFLP分析结果表明,3种限制性内切酶共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6.4%,总样本的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364和0.230,平均相似系数0.665,表明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相似系数0.36水平上,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样本分为白灵侧耳和刺芹侧耳阿魏变种两个种群,且白灵侧耳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双核体培养特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样本间在最适生长温度、温度敏感性以及菌落形态等培养特征上具明显差异,基于UPGMA聚类分析大致将供试的野生阿魏蘑样本分为菌丝生长快、菌落形态舒展和菌丝生长慢、菌落局限两大组。双核体培养特征聚类与IGS2-RFLP分析聚类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培养特征有可能作为野生阿魏蘑种质鉴定的白灵侧耳的检出标志。

  • 吴雪君,安琪,戴玉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5mg/kg Cu2+以及1mL/L愈创木酚处理下的栽培料,通过对糙皮侧耳(平菇)菌株CCEF89的生长特性、降解过程、酶活产量以及胞外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揭示了该菌株在营养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生长特性测定表明,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愈创木酚、MnCl2使菌丝生长变慢。菌丝在前10d主要对酸不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进行降解,20d开始利用纤维素和酸溶木质素。5mg/kg Cu2+处理的栽培料会促进菌丝生长,出菇期提前并促进漆酶分泌,而1mL/L愈创木酚的处理则在某种程度上对营养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有抑制作用。12d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与木聚糖酶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且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与胞外蛋白质含量也存在相关性。

  • 孟利娟,孔维威,邬向丽,刘秀明,黄晨阳,张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食用菌菌丝体耐热性的生化途径,以白灵侧耳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菌株CCMSSC 00489为材料,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外源添加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NO供体)后,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物酶(POD)等4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外源NO在高温胁迫响应中对抗氧化酶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温胁迫致使菌丝体内TBARS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剧。在正常温度培养(CK)下,外源添加SNP无显著缓解膜脂过氧化的效果,而高温胁迫条件下缓解效果显著,高温胁迫6h和12h,TBARS含量较对照(未添加)分别下降31.5%和25%。研究表明,抗氧化酶类对外源NO的响应不同。在有外源添加SNP的高温胁迫条件下,菌丝体内的SOD、CAT和GR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强,在处理72h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0h)的1.73、7.29和4.95倍。其中CAT是高温胁迫响应的主要抗氧化酶类,其活力可以mmol/L·min-1·mg-1 of protein计量,而其他种类的活力均仅以μmol/L·min-1·mg-1 of protein计量。在试验条件下,这些抗氧化酶类活性的提高与TBARS含量的降低相呼应,表明外源NO通过提高SOD、CAT、GR的活性降低高温胁迫下的活性氧水平,缓解其氧化损伤,提高菌丝体耐热性。POD活性在外源添加SNP的高温胁迫条件下显著降低。

  • 刘秀明,邬向丽,张金霞,黄晨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中农一号”、“华杂13”、“中农翅鲍”和“CCMSSC 00488”4个白灵侧耳菌株为材料,通过测定高温胁迫下菌丝体内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O)含量,观察适温培养和高温胁迫后恢复培养时菌落的生长速率、生长势和菌丝形态特征,研究不同白灵侧耳栽培种质对高温胁迫的反应。研究表明,白灵侧耳不同栽培种质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在氧化损伤程度、菌落形态和菌丝形态特征上都有变化,不同材料的高温伤害程度有着较显著的差异。4个材料高温胁迫条件下TBARS和PCO含量均显著升高,但是升高程度不同,按照TBARS和PCO含量多少排序,依次为CCMSSC 00488>华杂13>中农翅鲍>中农一号。高温胁迫处理后恢复生长需要的时间依次为:CCMSSC 00488>华杂13>中农翅鲍、中农一号;菌落生长势:中农一号>中农翅鲍=华杂13>CCMSSC 00488;菌丝形态特征:菌丝表面增长率、菌丝顶端细胞表面积、菌丝直径和菌丝体分支频率均显著降低,但降低程度以中农一号为最大。菌丝体分支频率与菌落生长势相对应。

  • 杨雪薇,张晓昱,龚青,马富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木质素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铜离子对漆酶的产生和活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向秸秆固体培养基中添加铜离子,研究铜离子对糙皮侧耳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木质纤维素降解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漆酶的活性,添加3mmol/L铜离子在第7天漆酶活性比对照高出71.2%,28d后添加铜离子的样品木质素降解率稍高出对照,添加铜离子能促进糙皮侧耳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发育。

  • 盛立柱,宋冰,戴月婷,李丹,付永平,李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刺芹侧耳菌丝球为受体,潮霉素(Hyg)为筛选标记,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对刺芹侧耳菌丝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潮霉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刺芹侧耳Hyg耐受浓度为50mg/L。农杆菌介导的刺芹侧耳菌丝最佳遗传转化体系为:菌液浓度OD600=0.6-0.7,侵染时间30-35min,共培养时间2d,侵染液和共培养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1mg/mL;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鉴定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外源基因GUS已转入到刺芹侧耳菌丝中,并获得表达。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的刺芹侧耳遗传转化体系。

  • 张美敬,刘秀明,邹亚杰,黄晨阳,刘斌,张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侧耳属真菌是我国最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白黄侧耳P. cornucopiae。高温是影响侧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确定高温胁迫条件是开展高温胁迫机制研究的方法学基础。以糙皮侧耳和白黄侧耳的11个菌株为材料,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为主要生理指标,结合菌丝形态和生长等微生物学参数,开展了双核体菌丝高温胁迫条件的研究,包括胁迫的适宜温度、时间和菌龄等。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高温胁迫后菌丝体内TBARS含量在28-40℃、0-48h范围内与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与之后的恢复生长率呈负相关,高温胁迫后菌丝体内TBARS含量和之后的恢复生长能力均与自身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无关。TBARS含量可作为菌丝高温胁迫生理研究条件确定的指标。与植物的最适温度加10℃不同,基于TBARS含量的糙皮侧耳和白黄侧耳高温胁迫研究条件应为DifcoTM 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菌丝培养3d,最适温度加12℃,高温胁迫处理48h。

  • 曾旭,刘芳,陈娟,王威,谢宝贵,郭顺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金针菇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尤其是从金针菇中分离得到了多种麦角甾醇、倍半萜等萜类,具有抗菌、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功效。以往关于金针菇的研究多集中在营养成分、栽培和市场开发等方面,而很少报道有关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和代谢研究。从福建省金针菇主要栽培品种中获得原生质体单核化L11菌株,我们进行了金针菇基因组测序与初步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了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萜类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金针菇单孢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4.75Mb。通过分析萜类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确定了4个萜类合成关键基因的基因结构,并且表明其蛋白结构具有稳定性,该类基因还含有多个信号肽和跨膜结构。金针菇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下一步功能基因的筛选、分析等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王威,丑天胜,刘芳,严俊杰,吴塔菊,李少杰,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单核菌丝W23的菌丝体以及与L11质配后的双核菌丝H1123菌丝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以本实验室已获得的W23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研究两样本间差异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了GO功能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分析显示,两个样本中共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3 504个,其中在双核菌丝中上调、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2 151和1 353个。研究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含有很多的转录因子基因、蛋白激酶以及WD40 repeat-like蛋白。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extracellular region和membrane-enclosed lumen条目下的差异基因全部为上调表达,而envelope下的差异基因全部为下调表达,以利于双核菌丝分裂时锁状联合的形成而便于核的迁移。Pathway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氨基酸以及大部分糖类合成相关基因具有比较活跃的上调表达。说明双核菌丝主要进行营养物质的富集,为下一步在合适条件下分化成原基,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储备物质基础。

  • 丑天胜,王威,施乐乐,卢园萍,邓优锦,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一个RNAi转化子菌株1382R3进行了高通量测序,以本实验室先前获得的野生型W23基因组数据为参考,分析了该转化子的基因插入位点以及拷贝数。转化子菌株1382R3是通过农杆菌介导将fv-hmg1-RNAi载体转化至金针菇菌株并通过PCR检测筛选标记而得到。通过BLAST将转化子测序的reads对外源载体和基因组定位,找到具有基因组序列(GS)和外源载体序列(ES)两种序列的临界reads,并据此使用PERL语言程序成功在转化子1382R3菌株中找到两个插入位点。对两个插入位置的序列分析表明:在插入位点1,T-DNA片段部分插入;在插入位点2,T-DNA全部插入到基因组。两个插入位点都对基因组内源基因的表达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此方法拓宽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其运用到遗传转化插入位置和拷贝数的研究中,有利于食用菌的功能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研究。

  • 陈仁良,严俊杰,陶永新,谢斌,张磊,吴塔菊,李少杰,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IF4E(initiation factor 4E)可通过与mRNA 的5’帽子端结合,在蛋白质的翻译起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一种富有商业价值的食用真菌,其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鉴定草菇编码IF4E的基因(Vv-IF4E),并根据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数据分析Vv-IF4E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草菇Vv-IF4E基因上游存在较多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存在4种可变剪切体,只有一种具有翻译起始因子的保守结构域。预测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 083bp,所编码蛋白分子量为87.1kDa,存在35个磷酸化位点。Vv-IF4E蛋白结构有异于拟南芥IF4E,但与皱木耳 Auricularia delicata IF4E相似。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Vv-IF4E与转录因子YRR1ECM22存在极强的共表达规律。

  • 卓睿,马富英,周帅,张晓昱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漆酶参与木质素的降解和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为了明晰漆酶基因在糙皮侧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了11条漆酶基因及Lacc2的小亚基sspoxa3在糙皮侧耳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其中lacc6sspoxa3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表达量均较高;lacc12随着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大量表达,与成菇过程有关。lacc4,lacc7lacc11在原基分化期高表达,与原基的分化有关。lacc2,lacc3lacc8在成熟子实体阶段表达量显著上升,与子实体的分化和成熟有关。

  • 卢园萍,连玲丹,郭丽,严俊杰,谢斌,王威,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本地Blast,将灰盖鬼伞的高速泳动族蛋白(high-mobility-group box,HMGB)编码基因exp与草菇PYd21基因组进行比对,找到一个exp的同源基因vv-exp。克隆测序PYd21与PYd15两单孢菌株中vv-exp基因并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个菌株的vv-exp基因序列一致。结合本实验室草菇转录组数据对vv-exp基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此基因全长为1 937bp,共含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773bp,编码590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此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两个HMG-box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分析了vv-exp基因在草菇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部位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原基表达量较高,表明此基因可能与草菇子实体的形成有关;另外,在成熟期菌盖中vv-exp表达量比原基上调达到3倍以上,且显著高于伸长期菌盖,由此推断该基因参与调控草菇子实体开伞。

  • 陶永新,张磊,郭丽,陈仁良,连玲丹,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戊糖磷酸途径的限速酶,影响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NADPH的产生。本研究从草菇中克隆到该基因的2个转录本,并测定了它们在两个同核体和形成的异核体菌株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草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g6pdh)的gDNA序列长1 954bp,有7个内含子,可产生两个转录本:一个是内含子全部剪切的转录本(g6pdhID),编码515个氨基酸且有完整结构域的蛋白质;另一个是第5个内含子保留的可变剪接变体(g6pdhIR),预测编码316个氨基酸但没有完整结构域的蛋白质。定量PCR结果显示,可变剪接变体g6pdhIR在草菇同核体与异核体中的表达量均很低,因此转录本g6pdhIDg6pdh基因的主要剪接体;并且g6pdh基因在生长旺盛的异核体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在生长较弱的两个同核体中的任何一个。研究结论说明,糖代谢活动的强弱与食用真菌的生长与发育有密切关系。

  • 连玲丹,吴小婷,卢园萍,张磊,谢斌,陈仁良,吴塔菊,李少杰,谢宝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DyP-type过氧化物酶作为氧化物酶家族中的一员,参与了菌体氧化应激调节反应以及基质降解等过程。本研究从草菇基因组中获得一个DyP-type 过氧化物酶的编码基因,将其命名为VvDyP。对该基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草菇的DyP-type 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全长为 2 333bp,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为1 485bp,编码494个氨基酸。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它与灰盖鬼伞以及糙皮侧耳DyP蛋白同源性最高;分析DyP-type 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在草菇各个时期的表达谱情况并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发现,草菇的DyP-type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只在原基中高表达,推测DyP-type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可以清除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以保证原基的正常形成。

  • 吴冰,章小灵,崔宝凯,戴玉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食(药)用真菌可以产生多种酶系家族来降解环境中的木质纤维素,从而获得营养或与植物共生或寄生。通过注释和比较不同营养模式的食(药)用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食(药)用真菌的生活模式,并进一步改善培养条件。本文系统地研究了46个食(药)用真菌和3个降解木质纤维素模式真菌的基因组,根据预测蛋白质组解析了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s)、多糖裂解酶(polysaccharide lyases,PLs)、碳水化合物酯酶(carbohydrate esterases,CE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s,CBMs)以及附属活力酶(auxiliary activities,AAs)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s P450)的种类分布。比较基因组学结果显示,食(药)用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酶系家族的数量和种类差别很大,同时酶系家族的多样性与食(药)用真菌的生态类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腐生营养真菌比共生营养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酶类更多,而腐生营养中的白腐真菌和草腐真菌的酶系比褐腐真菌多。

  • 安琪,吴雪君,吴冰,戴玉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3株栽培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为材料,研究它们在玉米芯和棉子壳以及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条件下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酶活性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金针菇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活力显著不同(P<0.001),同时,培养条件对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活力都有显著影响(P<0.001)。在简单碳源存在的条件下,金针菇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远远低于复杂碳源培养基(P<0.05)。全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的金针菇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低于缺乏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P<0.05)。漆酶活力在无简单氮源培养基上低于全培养基(P<0.05)和无葡萄糖培养基(P<0.05),即复杂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上的漆酶活力低于简单碳源和氮源培养基(P<0.05)。

  • 朱宴妍,王瑞,魏巍,朱相杨,王永强,王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柳生金针菇胞外粗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和机体免疫调节的体内实验,来探索柳生金针菇胞外粗多糖的相关抗肿瘤机制。结果表明柳生金针菇胞外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抑制肝癌H22肿瘤的生长。高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为35.25%,中低剂量也能抑制肿瘤生长,缓解脾脏肿大和胸腺萎缩。同时免疫学实验结果表明柳生金针菇胞外粗多糖可明显增加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来起到抗肿瘤作用。

  • 王瑞,朱宴妍,魏巍,朱相杨,王永强,王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中多糖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多糖含量为21.87%,蛋白含量为7.14%。通过体内实验研究该多糖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180 肉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500mg/kg)抑瘤率最高(为39.44%),同时能显著增加胸腺指数,降低脾指数,有效改善免疫器官受损现象;中、低剂量(250mg/kg,125mg/kg)亦能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0.43%和23.40%。实验中采用ELISA法对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高剂量组可明显诱导血清中TNF-α、IL-12的分泌,低剂量组可诱导IFN-γ、IL-10的分泌。由此认为洁丽香菇胞外粗多糖通过恢复免疫器官功能,增加血清中TNF-α、IL-12、IFN-γ和IL-10的含量,从而达到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发挥抗肿瘤活性。

  • 王瑞,朱宴妍,朱相杨,王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碳源、氮源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野生肺形侧耳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以胞内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适宜肺形侧耳深层发酵的培养基为蔗糖1.5%,麸皮5%,蛋白胨0.6%,KH2PO4 0.15%,MgSO4 0.75%,VB1 0.01%。胞内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时间2h,液料比50:1,浸提温度90℃,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