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3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7-15
  

  • 全选
    |
  •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寄生于铁筷子vHelleborus thibetanus (毛茛科)的单胞锈菌属一新种Uromyces hellebori-thibetani. 本种冬孢子表面具不规则粗疣,与广布北温带Aconitum上的Uromyces lycoctoni及欧洲Ranunculus上的U. ficariaeU. fischerianus明显不同。后三个种的冬孢子表面均为光滑。北美洲Ranunculus上的U. jonesii的冬孢子与本种的相似,但它是个短生活史的种,生活史中不产生夏孢子。
  • 向梅梅1,2 姜子德2 戚佩坤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告了采自广州的六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金合欢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acacicola、叶子花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bougainvilleicola、樟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cinnamomicola、八宝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duabangae、杜鹃拟茎点霉Phomopsis rhododendri和黄花夹竹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thevetiae。新种附有拉丁文、英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 张猛 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生于蜈蚣草Eremochloae ciliaris、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和玉兰Magnolia denudata枯叶上的一贝尔特孢属Beltranellia新种:蜈蚣草贝尔特孢Beltrania eremochloae。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 桂明英1 张陶1 何永宏2 张中义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和二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夹竹桃柱隔孢Ramularia nerii-indici, 寄生在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夹竹桃(Nerium indicum)上;鸡血藤柱隔孢Ramularia millettiae, 寄生在豆科蝶形花亚科(Papilinoideae)昆明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上。新记录种是甜菜生柱隔孢R. beticola和木香柱隔孢R. banksiana。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 张向民 庄文颖**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生赤壳科和丛赤壳科的中国新记录16个种,它们隶属于生赤壳属 (Bionectria)、丽赤壳属 (Calonectria)、赤壳属 (Cosmospora)、血赤壳属 (Haematonectria)、丛赤壳属 (Nectria)和拟赤壳属 (Nectriopsis),变更了一个种的名称。
  • 刘华杰 魏江春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产于我国四川的胶衣属 (Collema) 两个新分类群:四川胶衣 (Collema sichuanense) 与短柄胶衣贡嘎山变种 (Collema substipitatum var. gonggashanense)。文中除了拉丁文特征提要以及英文描述以外,还附有新分类群的外形照片与孢子形态线条图。
  • 胡光荣 陈健斌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黑蜈蚣衣属一新种即湖南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hunana)。新种以其短而窄的裂片,上表面疣状和具小裂片,以及红色髓层并含有skyrin和一未知地衣物质而区别于本属地衣其它种。
  • 王海英1 李红梅1 石楠1 魏江春1,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五种石黄衣Xanthoria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它们是刺盘石黄衣Xanthoria alfredi、拟石黄衣X. fallax、丽石黄衣X. elegans、粉芽石黄衣X. sorediata和中国石黄衣X. mandschurica。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石黄酮(parietin)对拟石黄醛(fallacinal)与黄枝醇(teloschistin)在石黄衣中的相对含量百分比之商将五种石黄衣划分为E组 (Q>14) 和F组 (Q<1.20)。 其中丽石黄衣和粉芽石黄衣属于E组,裂片通常较狭窄,无假根;刺盘石黄衣和拟石黄衣属于F组,裂片通常较宽,具有假根。中国石黄衣中既有E组个体,又有F组个体。对于中国石黄衣的特殊现象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一份拟石黄衣标本的HPLC图谱亦显示了种内化学多样性。
  •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 赵勇1,2 贺冬梅2 温亚丽1,2 陈明杰2 谭琦2 潘迎捷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都可进行香菇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但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要远远高于酯酶同工酶标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无相关性,而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杂交子和以苏香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子和以野生46#、野生80#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相关不显著。
  • 刘阳 刘玉焕** 陈志仕 廉婕 罗维佳 黄晓 钟英长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米曲霉LY-128的培养物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 DEAE-Sephrose CL-6B 和Sephadex G-100层析手段,获得了电泳纯的广谱有机磷农药水解酶。通过SDS-PAGE 和IEF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62 kDa, 等电点为pH 5.2。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 pH 6.8, 在50℃以下及pH6.0~9.5 范围内活性稳定。Hg2+、Fe3+、对氯高汞苯甲酸、碘乙酸和N-乙基马来酰亚胺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Cu2+、 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二硫赤藓糖醇、谷光甘肽和去污剂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底物的专一性实验表明,该酶不仅可以作用于含P-O键的有机磷农药;而且也能水解含P-S键的有机磷农药。以甲基对硫磷和内吸磷为底物的Km值分别为52祄ol、236 祄ol; Vmax分别为317祄ol min-1 mg-1、179 祄ol min-1 mg-1;Kcat分别为1152 s-1、650 s-1
  • 陈作红 胡劲松 张志光 张平 李东屏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 谢宝贵 朱虎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菌株(Tr01、Tr21)、材料(芽孢、菌丝体、子实体)、溶壁酶浓度和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材料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最大,以芽孢为材料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2.75×107个/ml,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原生质体产量仅为2.5×106个/ml 和1.0×106个/ml;在35℃下酶解,原生质体产量高;溶壁酶浓度在1%~3%范围内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不大;不同菌株原生质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本实验还研究了稳渗剂浓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ol/L~0.7 mol/L的KCl 对原生质体再生没有显著差异,再生率最高可达32.3%。
  • 戴志刚1,2 陈明杰2** 潘迎捷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制备电泳分离技术,从低温处理过的草菇菌丝中分离纯化得到三种低温诱导蛋白,分别命名为CspDZG1 ,CspDZG2 ,CspDZG3。IEF测定了等电点,分别为3.7,4.4,4.4。SDS-PAGE结果表明,CspDZG1 ,CspDZG2由一条多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6kD,54.5kD;CspDZG3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4.5 kD,68 kD。经S. aureus V8蛋白酶酶解后,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
  • 毕银丽1 李晓林2 汪洪钢3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根分泌物的影响,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成功地建立了菌根真菌Gigaspora margarita与转移Ri T-DNA胡萝卜根器官之间的无菌单主寄生培养方法。接种发芽的孢子四个月后,对根段染色观测,发现萌发孢子的菌丝能够入侵到根段的皮层细胞内,根细胞内有菌丝的折叠卷曲现象,并开始形成了新的孢子。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各处理营养液中根分泌物的成分,发现菌根分泌的苹果酸和乙酸含量高于对照处理,菌根营养液的pH升高幅度也大于未接种的对照根。
  • 冯海艳1,2 冯固1** 王敬国1 李晓林1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四室隔网培养装置,以玉米为宿主植物,通过在植物生长室设0、50、250和500 mgPkg-1 4个施磷水平,研究了植株体内的磷营养状况对AM真菌Glomus sinuosumGlomus intraradices生长及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施磷条件下,接种AM真菌G. intraradices显著促进了植物生长和磷的吸收;低磷条件(50 mgPkg-1)下,接种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植物对磷的吸收,但对植物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在高磷条件(250 mgPkg-1 和500 mgPkg-1)下,接种菌根真菌不但没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磷的吸收,反而对其有抑制作用。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 AM真菌根内菌丝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与不施磷相比,低量(50 mgPkg-1)供磷增加了AM真菌土壤中根外菌丝的密度,高磷(250 mgPkg-1 和500 mgPkg-1)降低了土壤中根外菌丝的密度。上述结果说明:⑴ 给宿主植物施用磷肥引起的植物磷营养状况的改变,对AM真菌生长和代谢活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⑵ G. sinuosum和G. intraradices两种AM真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对施磷水平的响应程度无显著性差…
  • 董昌金1,2 赵斌1**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从本校分离的丛枝菌根真菌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的孢子萌发和萌发孢子的细胞核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染色。结果显示,G. constrictum孢子直径为179.5-198.7μm ,顶生于产孢菌丝上。经表面消毒处理后,孢子在水琼脂平板上7天开始萌发。DAPI染色后,经稀释荧光计数,单个孢子细胞核数目约为5300,在孢子中无序分布, 细胞核直径约为9.9-11.2μm 。孢子萌发过程中,细胞核总数无明显变化,只是部分细胞核从孢子流向了萌发伸长的菌丝。
  • 李建平 李涛 赵之伟**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75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44种丛枝菌根真菌, 分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古孢霉属Archaeospora、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球囊霉属Glomus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金沙江干热河谷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属。齿状无梗囊霉A. denticulata、刺状无梗囊霉A. spinosa、瘤状无梗囊A. tuberculata,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明球囊霉G. clarum、根内球囊霉G. intraradices、单孢球囊霉G. monosporum、弯丝球囊霉G. sinuosa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的优势种。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为5~6400个/100g土壤,平均1504;每个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物种丰富度1~18种,平均9种。
  • 李海燕1,5 刘润进2 李艳杰3 束怀瑞4 李玉5**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将‘鲁豆4号’大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聚生球囊霉Glomus fasiculatum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4号生理小种后, 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大豆根系中4种酶活性高于对照水平; 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根系中POD、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只接种SCN的处理,并且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或相当于后者。另外,PAL及几丁质酶活性出现高峰时期也正是AM真菌侵染率迅速升高及线虫侵染速率快速下降期。因此,AM真菌先激活了大豆的防御反应,然后使其对SCN的侵染产生快速反应,PAL及几丁质酶在AM真菌诱导的抗、耐线虫病害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大豆根系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于只接种AM真菌的处理。作者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该酶在大豆抗SCN病害中的作用表现不明显。
  • 刘亚光1 李海英2 杨庆凯3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均未萃取到具有致病组分的化合物。但用甲醇、乙醇、丙醇和硫酸铵等两种沉淀大分子物质的方法,却提取到了使大豆叶片产生典型病斑和致萎的化合物。该粗提物能引起大豆感病品种产生典型的蛙眼形病斑,由此可以肯定从培养滤液中提取的粗提物含有大豆灰斑病菌所产生的毒素。以二倍体积的甲醇来提取大豆灰斑病菌毒素是最为简单、快速的方法。
  • 王旭丽1 黄丽丽1* 康振生1,2 郭蔼光2 刘铜1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小麦全蚀病菌胞外-1,3-葡聚糖酶的产生和部分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菌能够产生胞外-1,3-葡聚糖酶。在供试的三种培养基中,最佳产酶培养基为改进的MS培养基。当以改进的MS为基础培养基时,最佳碳源为麦麸皮;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产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培养温度为26℃,250ml三角瓶中装培养基量为50ml时接菌量为4块菌饼(直径5mm)。另外,对酶的部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7.0,在50℃以下以及pH 5.5~7.5范围内稳定。
  • 商鸿生 袁红旭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弱致病性白化突变菌株与强致病菌株进行有性重组,研究了小麦全蚀病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mis var. tritici)致病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以接种株地上部干重为致病性指标时,该菌对小麦的致病性为数量遗传性状,估计控制致病性的基因数为5 ~ 7个。弱致病菌株与强致病菌株杂交F1代致病性由弱至强呈连续分布,子代致病性的平均水平接近种亲代致病性的平均值。致病性的遗传力为54.36% ~ 71.00%,平均为62.32%。致病性表型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菌落颜色与致病性无明显相关。
  • 李宏宇1,3 鲁国东1 王明海1 王宗华1,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诱变获得突变体是研究稻瘟病菌变异机制的基础。本文用微波炉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低强度短时间处理获得了一批形态发育和致病性突变体,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突变体1-40-271菌落呈白色,产孢与萌发均正常,但萌发后即便在人工疏水表面上也不能形成附着胞,且丧失了致病性;突变体2-20-6菌落呈黄色,孢子萌发率为1%,萌发的孢子其附着胞形成率仅为0.01%,致病性减弱;突变体2-30-3菌落呈黄色,形成的附着胞大部分不正常,但致病性正常。Rep-PCR指纹分析发现,突变体2-20-6和2-30-3比其相应野生型少1条带,而突变体1-40-271与其野生型比较没有变化,说明微波可能造成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缺失或点突变而发生变异。继代分析表明微波处理获得的稻瘟病菌形态和致病性突变体是稳定的。
  • 张敬泽 胡东维 徐同**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柿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后在寄主细胞中形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寄主细胞膜外沉积了一层厚的电子不透明物质,初生菌丝与具有沉积物的寄主原生质膜之间有一层界面基质(interfacial matrix)。当初生菌丝扩张并侵染相邻细胞时, 围绕着初生菌丝层的界面基质消失,具有沉积物的原生质膜被逐步降解。初生菌丝在穿透寄主细胞壁过程中形成一个漏斗状的菌丝锥,然后穿透寄主细胞壁并迅速膨大, 然后形成厚壁的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寄主细胞壁中收缩狭窄处产生一个隔膜,隔膜两边菌丝中细胞质的电子密度明显不同,菌丝锥中有浓密的电子密度。死体营养的次生菌丝在死的细胞中繁殖和扩展,并产生分枝。次生菌丝可直接穿透较薄的寄主细胞壁,无缢缩或任何变形现象,菌丝顶端部分未见隔膜产生;在穿透较厚的细胞壁时,靠近顶端处产生隔膜,顶端细胞膨大,使寄主细胞壁撕裂。接种90h后分生孢子盘在枝条表面形成。柿树炭疽菌其侵染过程有两个阶段,即初生菌丝的活体营养阶段和次生菌丝的死体营养阶段。
  • 邢晓科 郭顺星**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两两共培养及三者共培养进行了宏观形态观察及细胞学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菌丝分化产生大量菌丝束;猪苓与蜜环菌共培养时,猪苓能阻止蜜环菌菌索对其自身的进一步侵袭,互作区中的双方菌丝及菌索均停止生长;蜜环菌与伴生菌共培养时,蜜环菌能穿透整个伴生菌菌落,在伴生菌菌落下方产生大量分枝;三者共培养后,猪苓对蜜环菌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伴生菌对蜜环菌的耐受力有所提高,蜜环菌产生的新分枝均向伴生菌一侧生长,猪苓与伴生菌之间并不形成致密拮抗线,只可见双方菌丝的白色交融区。 猪苓与伴生菌均能在蜜环菌菌索皮层上形成侵入位点。
  • 刘铁志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张平1 杨祝良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中国热带珊瑚菌类的一新纪录属——扁枝瑚菌属Scytinopogon。目前该属在我国仅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采到两种,即扁枝瑚菌S. pallescen和刺孢扁枝瑚菌S. echinosporus。文中对这两个种进行了描述,并附有插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
  • 韦继光1,2 徐同1,3**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赵遵田1 任强1,2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刘斌1,2 刘杏忠1** 庄文颖1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职桂叶 陈欣 唐建军**
    菌物学报. 2003, 22(4): .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