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论文
    朱力扬,黄梅,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 2022, 41(6): 878-898.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398
    摘要 (1534) PDF全文 (711) HTML (326)   可视化   收藏

    鬼伞类真菌涉及蘑菇科的鬼伞属Coprinus以及小脆柄菇科的小鬼伞属Coprinellus、拟鬼伞属Coprinopsis、近地伞属Parasola、刺毛鬼伞属Tulosesus和心孢鬼伞属Narcissea。基于标本研究和文献记载,确认我国该类真菌57种:小鬼伞属9种,刺毛鬼伞属10种,心孢鬼伞属3种,拟鬼伞属25种,近地伞属8种,鬼伞属2种。本文记载1个新组合——速亡型心孢鬼伞Narcissea ephemeroides,中国新记录种11个:黄鳞小鬼伞Coprinellus ellisii、甜味小鬼伞Coprinellus saccharinus、锐突拟鬼伞Coprinopsis acuminata、非洲雪白拟鬼伞Coprinopsis afronivea、美丽拟鬼伞Coprinopsis bellula、钟孢拟鬼伞Coprinopsis mitraespora、麻醉拟鬼伞Coprinopsis narcotica、厚壁拟鬼伞Coprinopsis pachyderma、近雪白拟鬼伞Coprinopsis pseudonivea、施罗特近地伞Parasola schroeteri和刺毛近地伞Parasola setulosa。编制了中国鬼伞类真菌分种检索表,对新组合和中国新记录种进行形态学描述,并提供线条图。结合ITS和LSU序列片段,采用了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建立系统发育树,反映各类群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 研究论文
    王科,刘芳,蔡磊
    菌物学报. 2022, 41(3): 361-38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483
    摘要 (1380) PDF全文 (1622) HTML (384)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病原菌物是造成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可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造成重要威胁和灾害。近年来,菌物分类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大量新分类单元被描述、高阶分类系统被修订和完善。在墨尔本和深圳两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对《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涉及菌物的部分做出了重大调整以实现“一菌一名”。上述研究进展和改变对植物病原菌物的命名和名称的使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收集和整理了中国菌物名录和植物病理学教科书中记录的常见农业病原菌物名称590个,涉及菌物物种370种,隶属于2界7门15纲47目84科168属。依据最新的分类学研究进展和命名法规则,对其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和病害名进行全面核对和修订,按照《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选取和拟定汉语学名,将上述结果编制为名录。该名录可推进植物病原菌物名称的规范、正确使用,为广大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提供支撑,促进政策制定、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 研究论文
    曹槟,林汝楷,刘冬梅,赵瑞琳
    菌物学报. 2022, 41(2): 190-20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233
    摘要 (1166) PDF全文 (279) HTML (152)   可视化   收藏

    “苇菇”是主产于新疆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湖泊周边的芦苇或多枝柽柳林内,埋生或半埋生在土壤中。本研究共采集和收集相关标本91份,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宏观形态特征相似的“苇菇”标本并非一个物种,而是分属于蘑菇属Bivelares组的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中华美味蘑菇A. sinodeliciosus和亚托柄蘑菇A. subperonatus;及Nigrobrunnescentes组的帕达纳蘑菇A. padanus。本文对“苇菇”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种检索表。其中大肥蘑菇、亚托柄蘑菇和帕达纳蘑菇在我国和欧洲等地均有分布,而中华美味蘑菇仅在我国有报道。据此,依据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结合中华美味蘑菇的分布实地调查结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开展了对中华美味蘑菇分布区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在我国主要为新疆天山山脉南北两侧、西藏西南部、青海海西州、甘肃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预测国外适生区域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物种分布模型涉及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显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最暖月最高温是影响中华美味蘑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域狭窄,为狭域种,建议应加强相关资源的保护,并积极拓展其可持续利用途径以降低对野生中华美味蘑菇子实体的过度消耗。

  • 简报
    单夏男,徐可心,阮永明,王龙
    菌物学报. 2021, 40(5): 1216-123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323
    摘要 (1126) PDF全文 (299) HTML (236)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调查我国篮状菌属Talaromyces物种资源的工作中,分离得到了10株篮状菌。基于形态学和BenACaM及rDNA ITS1-5.8S-ITS2序列的分子种系学分析确定它们分属于6个种,即艾米斯托克篮状菌T. amestolkiae、暗玫瑰篮状菌T. atroroseus、暗绿篮状菌T. fuscoviridis、肯德里克篮状菌T. kendrickii、斯托尔篮状菌T. stollii和多样篮状菌T. versatilis,其中后4种为篮状菌组section Talaromyces的我国新记录种。T. fuscoviridis生长适中,在MEA培养基背面呈特征性的暗绿色,形成绒兼短絮状菌落,产生稀疏的灰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单轮生,瓶梗为安瓿形;T. kendrickii生长适中,产生典型绒状菌落和大量深绿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不规则生,排列紧密,瓶梗为安瓿形;T. stollii生长迅速,形成绒状兼絮状菌落并产生大量灰绿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三轮生,排列紧密,瓶梗为典型披针形;T. versatilis生长迅速,形成短絮状兼绳状菌落,产生脏粉色菌丝体和稀疏的灰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单轮生,排列不紧密,瓶梗为安瓿形。这4个新记录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篮状菌属的物种资源。

  • 研究论文
    吕国英,宋婷婷,蔡为明,张作法
    菌物学报. 2021, 40(7): 1833-184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395
    摘要 (1082) PDF全文 (387) HTML (104)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其高抗氧化能力的来源。以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作为抗氧化的指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桑树桑黄;杨树桑黄醇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桑树桑黄醇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比较了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乙醇提取物成分差异,桑树桑黄中共鉴定出19种多酚类物质,杨树桑黄中除了与桑树桑黄中相同的19种物质,还另外分析出3种多酚类物质。

  • 研究论文
    苏日娜,Myagmarsuren Erdenedalai,孟根达来,Batkhuu Luvsantseren,Chimedragchaa Chi,哈斯苏荣
    菌物学报. 2022, 41(1): 17-29.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117
    摘要 (873) PDF全文 (157) HTML (175)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饮食、环境和宿主等因素。本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冬、夏两季林麝和原麝粪便真菌ITS1区段进行测序,探究原麝和林麝肠道真菌菌群结构特性及季节因素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麝和原麝肠道真菌组成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均为优势菌门,它们的相对丰度随物种和季节因素改变差异不显著。但原麝和林麝肠道真菌在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差异显著,表明林麝和原麝肠道真菌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研究还表明原麝冬季肠道真菌多样性高于夏季,且菌群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受季节因素影响,原麝肠道真菌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原麝肠道真菌组成进行探究,这些结果为改善麝种群的饲养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更科学地人工饲养奠定了基础。

  • 研究论文
    陈鹏,宋佳,郭璞,冀瑞卿
    菌物学报. 2023, 42(1): 297-31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430
    摘要 (854) PDF全文 (212) HTML (132)   可视化   收藏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 特约综述
    戴玉成,杨祝良,崔宝凯,吴刚,袁海生,周丽伟,何双辉,葛再伟,吴芳,魏玉莲,员瑗,司静
    菌物学报. 2021, 40(4): 770-805.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36
    摘要 (846) PDF全文 (800) HTML (119)   可视化   收藏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21个目,发现和发表2个新科、4个新亚科、69个新属和885个新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大型真菌最丰富的省份,描述于该省的新种有314种,占作者发表的全部中国新种的35%。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全球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的贡献,更新了我国重要食药用菌名称,揭示了我国毒蘑菇多样性基本特征,系统论述了我国森林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资源利用、森林健康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述了森林大型真菌代表性类群在种和属级水平的起源和演化,为今后开展重要类群科级、目级甚至纲级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 研究论文
    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菌物学报. 2022, 41(4): 630-64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259
    摘要 (840) PDF全文 (384) HTML (166)   可视化   收藏

    采自滇西北地区的2份野生大型真菌标本,通过形态学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柳生金针菇Flammulina rossica和金针菇F. filiformis。以分离纯化保藏的菌株Mdr-02和Mdr-09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温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从中挑选出4个较优因素的3个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柳生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豆饼粉,最适无机盐为碳酸钙,最适生长温度为24 ℃,最适pH为6.0;金针菇菌丝最适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最适生长温度为24 ℃,最适pH为6.0。此外,本研究首次成功驯化了柳生金针菇并获得了一株可选育的金针菇菌株,为野生金针菇种质资源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 简报
    陈晗,丁刚,孙炳达,张争,王龙,陈娟
    菌物学报. 2021, 40(5): 1200-1215.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288
    摘要 (824) PDF全文 (216) HTML (106)   可视化   收藏

    篮状菌属真菌在空气、土壤中分布广泛,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工业酶及色素生产菌,有些则可以引起食品的污染变质,还有些种是引起浅层或散播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如马尔尼菲篮状菌。篮状菌属在传统分类学上是一个有性型属,随着多相分类以及“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概念的广泛普及,该属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全世界已报道177个种。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对篮状菌属的分类现状、种的范围和形态学区分等进行了概述,同时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以及形态学观察描述了3个中国新记录种Talaromyces amazonensis N. Yilmaz, López-Quint., Vasco-Pal.、T. chloroloma Visagie & K. Jacobs和T. minnesotensis Guevara-Suarez, Cano & Dania García,并详细比较了它们与模式菌株的形态学差别。

  • 研究论文
    马璐,杨驰,肖冬来,刘晓瑜,江晓凌,应正河,林衍铨
    菌物学报. 2021, 40(12): 3196-321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331
    摘要 (820) PDF全文 (400) HTML (121)   可视化   收藏

    培养基质碳氮比显著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广叶绣球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前期研究发现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需求较多。本研究采用松木屑、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研究基质碳氮比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碳氮比(C/N)的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C/N比值的增加,子实体形成期逐渐延长,子实体形成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基质C/N在48.8-55.9之间时,采收率较高,在80-90d内,达到采收标准的菌袋比例分别为83.7%和81.4%。当基质C/N为43.4时,鲜菇产量最高,但外观品质受影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效率,采用松木屑和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适宜的基质C/N为48.8时,绣球菌子实体形成期为64d,子实体形成率为95%且较为集中,鲜菇平均产量为231g/袋(76%集中于200-260g/袋),整个生产周期为84d。本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菌具有“高碳低氮”的营养生理特性。

  • 研究论文
    杜萍,尹玉娟,周欢,赵豪,杨洪遥,曹天旭
    菌物学报. 2022, 41(9): 1471-1482.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003
    摘要 (792) PDF全文 (315) HTML (81)   可视化   收藏

    卵孢小奥德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本研究选用果渣、酒糟与菌糠为部分替代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野生卵孢小奥德蘑的母种、原种及栽培料配方,并测定了栽培子实体的含水量、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多酚含量及醇提物对DPPH、ABTs+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5 g/L、葡萄糖20 g/L、磷酸氢二钾3.5 g/L、硫酸镁2 g/L和琼脂20 g/L,确定了葡萄糖与磷酸氢二钾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果渣45%、豆秸20%、麦麸15%、石灰3%、石膏1%和刺芹侧耳菌糠16%,在培养基中添加果渣能够显著促进卵孢小奥德蘑原种菌丝的生长;最佳栽培料配方为酒糟35%、棉籽壳30%、麦麸20%、石灰1%、石膏1%和玉米芯13%,酒糟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卵孢小奥德蘑的营养成分显示其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及多酚,由9种配方栽培出的子实体中最高含量可分别达到42.78 g/100 g、23.54 g/100 g、4.02 mg/100 g及4.19 mg/g,且栽培料的不同组分及用量对其营养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卵孢小奥德蘑的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随着用量的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当用量为150、40和250 μL时配方Z1对DPPH和ABTs+及配方Z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分别达到88.64%、99.81%和93.48%,本研究结果为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生理活性、药理研究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研究论文
    刘晴,王芬,徐方旭,徐岩岩,董彩虹
    菌物学报. 2021, 40(11): 2962-2980.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147
    摘要 (775) PDF全文 (375) HTML (165)   可视化   收藏

    蛹虫草规模化栽培过程中,真菌病害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本研究对人工栽培蛹虫草中真菌病害进行调研,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及致病性检验,并分析病害发生的特点。结果发现引起蛹虫草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虫草生齿梗孢、产扁虫菌素单端孢、镰刀菌、裂褶菌、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稻绿核菌、粉红枝穗霉、卵孢单端孢、扩展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其中虫草生齿梗孢为引起蛹虫草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虫草生齿梗孢、产扁虫菌素单端孢、镰刀菌、裂褶菌和哈茨木霉主要为害蛹虫草子实体;淡紫拟青霉、稻绿核菌、粉红枝穗霉、卵孢单端孢、扩展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主要为害栽培料与蛹虫草菌丝体。镰刀菌、裂褶菌、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稻绿核菌和粉红枝穗霉为引起蛹虫草病害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为蛹虫草病害防控奠定基础,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 研究论文
    魏杰,高巍,黄晨阳
    菌物学报. 2021, 40(8): 1938-195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31
    摘要 (746) PDF全文 (615) HTML (95)   可视化   收藏

    菌根食用菌是一个未被合理利用的非木质林产品类群。通过文献和数据调研,本名录共收录532个中国菌根食用菌分类单元,它们隶属于28科62属,包括子囊菌门的39个分类单元以及担子菌门的493个分类单元。其中红菇科和牛肝菌科种类最丰富,红菇属、乳菇属、枝瑚菌属、蜡伞属、乳牛肝菌属、口蘑属、块菌属、牛肝菌属、鹅膏菌属和丝膜菌属是我国菌根食用菌的代表属。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菌根食用菌的多样性,并对我国菌根食用菌持续发展给予了初步建议。

  • 研究论文
    孟云,唐汉尧,施金铎,王敦
    菌物学报. 2021, 40(8): 1991-200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10
    摘要 (734) PDF全文 (277) HTML (170)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青海玉树、青海果洛和云南迪庆的冬虫夏草鲜品进行虫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3种生长形态不同的真菌QH 2019、GL 2019和YN 2019。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菌株QH 2019为蝙蝠蛾拟青霉Samsoniella hepiali,菌株GL 2019为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菌株YN 2019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对这3株菌的培养条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H 2019在1/4 SDAY培养基上菌丝日生长速率最快,为(1.94±0.55)mm/d,且菌丝致密、粗壮,含水率高达(91.90±1.22)%,虫草素和虫草酸均以PDA培养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47±0.022)mg/g和(3.24±0.021)mg/g;菌株GL 201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日生长速率、菌丝含水率、虫草素含量和虫草酸含量都最高,分别为(2.37±0.20)mm/d、(88.34±2.00)%、(0.23±0.013)mg/g和(6.92±0.019)mg/g,但其菌丝在1/4 SDAY培养基上生长最为致密、粗壮;菌株YN 201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日生长速率、虫草素和虫草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27±0.27)mm/d、(0.50±0.012)mg/g和(11.32±0.16)mg/g,但其菌丝在1/4 SDAY培养基上含水率最高(95.23±1.65)%,且生长最为致密、粗壮。综合评价表明3株真菌中YN 2019菌丝中虫草素和虫草酸的含量高、生长速率快,有较好的药用研究价值。

  • 研究论文
    刘天海,周洁,王迪,何晓兰,唐杰,陈影,王嘉,彭卫红
    菌物学报. 2021, 40(9): 2229-224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55
    摘要 (707) PDF全文 (625) HTML (115)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四川等地种植的六妹羊肚菌先后爆发柄腐病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对该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四川、河南、甘肃、贵州4个省收集的12份六妹羊肚菌柄腐病子实体,分离纯化得到37株真菌和3株细菌。根据柯赫氏法则,对所有分离纯化得到的疑似病原菌进行了回接试验,最终确定GJB-3菌株为柄腐病的病原菌。经ITS、RPB2EF1α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鉴定柄腐病的病原菌为Fusarium nematophilum。本研究为后期羊肚菌生产病害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

  • 研究论文
    许玉君,刘星含,厉怡,尹俪洁,曹鹏,侯亚义
    菌物学报. 2021, 40(7): 1820-1832.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377
    摘要 (701) PDF全文 (189) HTML (95)   可视化   收藏

    传统中药可治疗肺炎。新型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外部囊膜上的S蛋白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素及主要抗原。本研究利用SARS-CoV-2病毒的S蛋白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肺炎模型,初步探索了蛹虫草菌粉对肺炎模型的促炎性因子、单核/巨噬细胞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以及纤维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蛹虫草菌粉可降低SARS-CoV-2病毒的S蛋白组和LPS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表达,并降低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的比例,降低外周血和脾脏中MDSC的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蛹虫草还可降低SARS-CoV-2病毒的S蛋白组和LPS组小鼠肺组织羟基脯氨酸的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分布,进而减轻小鼠的肺纤维化水平。qRT-PCR实验发现蛹虫草菌粉处理不仅可以降低SARS-CoV-2病毒的S蛋白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 R1水平,还降低SARS-CoV-2病毒的S蛋白组和LPS组肺组织中smad2的表达。因此认为蛹虫草菌粉可缓解SARS-CoV-2病毒的S蛋白和LPS诱导的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症状,且纤维化缓解作用可能与TGF-β R1/smad2信号通路相关。

  • 研究论文
    杨红澎,周萌,吴刚,班立桐
    菌物学报. 2022, 41(2): 181-189.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383
    摘要 (697) PDF全文 (252) HTML (137)   可视化   收藏

    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是牛肝菌目中的一个小属,现归属于独立的科——拟蜡伞科。本研究从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证据、生态学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描述了一种可食用的新种——芦苇拟蜡伞。该新种的特征为菌盖表面乳白色至淡赭色;菌褶白到奶油色;担孢子长圆形至椭圆形,厚壁,具轻微糊精反应,大小为6-10×4-5.5 μm,生长在我国北方芦苇上。基于ITS和nr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新种在拟蜡伞属的系统发育地位,并讨论了新种与其近缘种的鉴别特征。

  • 研究论文
    汤婧,徐锐,赵雪,王雨婷,谭鸿雨,单俊杰,李长伟,崔承彬
    菌物学报. 2023, 42(6): 1345-1359.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246
    摘要 (696) PDF全文 (336) HTML (217)   可视化   收藏

    对亚洲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 (“见手青”)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式对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9个为甾体类化合物:citreoanthrasteroid (1)、1(10→6)abeo-麦角甾-5,7,9,22-四烯-11β-甲氧基-3α-醇(2)、3β,5α,9α-trihydroxy- 6β-methoxyergosta-7,22-dien (3)、过氧化麦角甾醇(4)、9(11)-去氢过氧化麦角甾醇(5)、3β-羟基-(22E,24R)-麦角甾-5,8(9),22-烯-7-酮(6)、(24S)-麦角甾-7-烯-3β-醇(7)、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8)和麦角甾醇(9);其余化合物分别为:腺嘌呤核苷(10)、5’-deoxy-5’-methylamino-adenosine (11)、5’-deoxy-5’-methylamino-9-(α-L-lyxofuranosyl)adenine (12)、(R)-4-methylpiperidin-2-one (13)、尿嘧啶核苷(14)、尿嘧啶(15)、烟酰胺(16)和1(2)-linolyl-2(1)-palmityl-glycero-O-4’-(N,N,N-trimethyl) homoserine (17)。其中化合物1-3的核磁信号全归属为首次报道,化合物13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17均为该种首次分离。利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甾体类化合物13-6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人肺癌细胞(A549)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0对BV2细胞呈现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48.34 μmol/L。本研究对亚洲兰茂牛肝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亚洲兰茂牛肝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新品种快报
    徐珍,张美彦,宋春艳,杨慧,王瑞娟,尚晓冬
    菌物学报. 2021, 40(9): 2505-250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148
    摘要 (678) PDF全文 (231) HTML (110)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申美1号’品种是野生种人工驯化、选育而来。经过多年的示范栽培表明:‘申美1号’具有中温生长(菌丝生长23℃,出菇16-18℃),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50%),菌龄较短(53d),菇型圆整,菇质紧实,香味浓郁,遗传稳定性高等优良特性,适宜于中国美味蘑菇菌袋栽培模式,能够满足设施化栽培用种需求。

  • 研究论文
    范绍斌,苏济钰,方甜,潘爱芳,何学友,樊改丽,王宗华,胡红莉
    菌物学报. 2022, 41(3): 420-434.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375
    摘要 (673) PDF全文 (421) HTML (162)   可视化   收藏

    从福建多地采集了55份感染叶斑病的枫香植物病样,包含叶片、叶柄、枝条和树皮。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了12个类拟盘多毛孢属真菌菌株,综合形态特征以及3个基因(ITS、β-tubulin和tef1)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别鉴定为Neopestalotiopsis cocoesN. chryseaPestalotiopsis neglectaP. neolitseae,均为枫香上首次报道,其中N. cocoes在国内首次被发现。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发现N. cocoes能够侵染叶片、叶柄和枝条,N. chrysea能侵染叶片和枝条,P. neglecta能侵染叶柄和枝条,而P. neolitseae不能侵染枫香植物组织。

  • 院士专栏
    袁晓辉,付永平,肖世俊,李长田,王迪,李玉
    菌物学报. 2021, 40(4): 721-742.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75
    摘要 (668) PDF全文 (362) HTML (134)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的第五大种植业,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行业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工厂化栽培生产中我们还严重依赖国外选育的菌种。随着基因测序和表型组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驱动”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些新技术也为解决食用菌行业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其中表型组研究通过光学设备和传感器将肉眼观察和手工测量的数据数字化,与基因组、代谢组等数据构成食用菌组学大数据,为食用菌分类、种质资源评价、育种、基因功能和栽培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重点描述了食用菌表型性状,介绍了表型组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回顾了植物表型组技术的进展和应用领域,并讨论了食用菌表型组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挑战。期望通过对食用菌基因组、表型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的整合研究和大数据的积累,推动“数据驱动”的食用菌遗传育种和栽培生产。

  • 研究论文
    雷萍,张文隽,吴亚召,马婧嘉
    菌物学报. 2022, 41(2): 274-280.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226
    摘要 (666) PDF全文 (162) HTML (38)   可视化   收藏

    测定比较了鲍姆桑黄5个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分化时间、农艺性状和产量,子实体多糖、总黄酮、总三萜和总酚含量,以及其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条件下,鲍姆桑黄不同品种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分化时间、农艺性状、产量、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均存在差异;鲍姆桑黄HN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好、原基分化快、农艺性状佳、产量高,鲍姆桑黄SW次之;鲍姆桑黄SW子实体多糖、总黄酮、总三萜和总酚含量相对较高,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也最强,鲍姆桑黄HN01次之。综合比较有效物质总量(产量×有效成分含量),鲍姆桑黄HN01粗多糖总量高,鲍姆桑黄SW总酚总量高,总黄酮和总三萜总量相近,2个品种都可作为优良的生产菌株。

  • 综述
    庄文颖,郑焕娣
    菌物学报. 2023, 42(1): 1-12.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392
    摘要 (660) PDF全文 (380) HTML (240)   可视化   收藏

    历经几代真菌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真菌志》目前已出版65卷,其中子囊菌类有35卷、担子菌类26卷、接合菌类1卷、卵菌1卷、黏菌2卷;上述卷册记录923属9 228种及种下分类群。编研涉及大型和小型的类群、腐生菌、食药用菌、菌根真菌、作物和林木病原菌、捕食性真菌、虫生菌、菌生真菌以及毒菌等。编研过程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新分类群,丰富了对菌物物种多样性的认知。归纳已有成果,已立项卷册应加快编研和出版进度;资源调查与分类学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按分类群(专科、专属)继续开展编研工作,注重拟参编类群的前期研究积累;以下分类群值得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关注:水霉目等部分卵菌、壶菌类、座囊菌纲部分类群、盘菌纲和锤舌菌纲中尚未参编的主要类群、伞菌纲中具有小型子实体的类群等。由于分类系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已出版卷册中使用的部分名称和分类地位的处理需依据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分类系统给予适时的订正。期待建设一支继往开来的菌物分类学研究队伍,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编研成果,为我国菌物资源利用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综述
    张艳华,孙立夫
    菌物学报. 2021, 40(6): 1299-131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77
    摘要 (637) PDF全文 (403) HTML (104)   可视化   收藏

    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可与土壤真菌形成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共生体,且广泛分布于全球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在贫瘠、酸性等严酷的环境中占优势。杜鹃花科植物菌根类型多样,绝大多数宿主具有ERM,还有少量宿主具有其他类型的菌根结构,且常与暗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并存;ERM的宿主植物除已知的杜鹃花科外,岩梅科Diapensiaceae植物也具有ERM结构;ERM真菌以子囊菌和担子菌为主,主要来自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蜡壳耳目Sebacinales;与杜鹃花科宿主形成ERM的真菌也常与壳斗科Fagaceae、松科Pinaceae等宿主植物形成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结构;ERM对宿主植物在营养吸收、忍耐贫瘠环境、抵抗重金属污染等能力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多样的,生境和季节的变化对ERMF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有着显著影响,资源比率变化可能改变ERM宿主与其他菌根或非菌根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本文回顾了近4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ERM的研究进展,还对ERM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杜鹃花科及其菌根的研究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 研究论文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刘明霞
    菌物学报. 2023, 42(2): 468-48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175
    摘要 (632) PDF全文 (107) HTML (108)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3-6月,从甘肃省的生菜(叶用莴苣)叶片和青海省的莴笋(茎用莴苣)茎秆罹病样本上分离得到腐霉属卵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分出菌株的致病性。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3个菌株鉴定为嗜导管腐霉Pythium tracheiphilum。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 (cox 1)和核糖体DNA 28S大亚基(rDNA-LSU)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中,甘肃菌株(LPy-B)和青海菌株(LPy-C和LPy-D)被聚在P. tracheiphilum的不同亚群里,不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和产孢特性存在差异。孢子囊顶生、间生或侧生,球形,17.13-53.73 μm,或近球形至葫芦状,24.58-56.72×18.62-53.73 μm;休止孢球形,6.70-9.68 μm;藏卵器光滑,顶生或间生,球形,15.64-23.09 μm;每个藏卵器有雄器1-2个,雄器与藏卵器同丝或异丝生;卵孢子满器或近满器,球形,直径13.41-20.11 μm,卵孢子壁厚0.74-2.23 μ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莴苣外,嗜导管腐霉还可侵染菊科的华蒲公英和刺儿菜、十字花科的青菜、豆科的蚕豆;不侵染车前科的车前、马齿苋科的马齿苋和苋科的反枝苋;在试验条件下,菌株LPy-C和LPy-D对青菜叶片的致病性强于LPy-B。嗜导管腐霉及其引起的莴苣叶疫和茎腐病在我国和亚洲地区系首次报道。

  • 研究论文
    李璇,孔谦,陈中健,黄文洁,吴绍文,陈梦雨,谭深源,王婧,晏石娟
    菌物学报. 2021, 40(7): 1648-1659.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08
    摘要 (608) PDF全文 (431) HTML (57)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黄曲霉菌的毒素合成是否影响菌丝超微形态,本研究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比较观察产毒(28℃和30℃)和不产毒(37℃和40℃)温度下培养的不同发育阶段的黄曲霉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28℃下,在24h和44h菌丝体表面有丝状粘性分泌物附着,48-72h之间菌丝体逐渐出现皱缩、塌陷和扭曲现象,而37℃下的菌丝体24-72h期间保持粗壮饱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28℃下,培养24h后菌丝细胞内部出现大囊泡,44-72h期间内部细胞器模糊不清;而37℃下的菌丝细胞内部细胞器清晰,在44-48h期间线粒体和脂质体数量最多,72h后观察到隔膜结构。随后比较观察30℃和40℃下培养的黄曲霉菌丝超微结构验证了上述发现。综上,28℃和30℃促进黄曲霉菌产毒却导致菌丝体更早更快衰老,37℃和40℃不利于黄曲霉毒素合成但菌丝生长旺盛,且菌丝衰老进程相对减缓。本研究表明黄曲霉菌的毒素合成与菌丝内部形态变化密切相关。

  • 研究论文
    陈亚蕾,田淼,孙江伟,周建波,任璐,秦楠,殷辉,赵晓军
    菌物学报. 2022, 41(5): 713-729.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455
    摘要 (603) PDF全文 (280) HTML (122)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在山西省昆诺阿藜种植区采集典型症状的标本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性菌株LGB-b和LGB-h对其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Alt a 1endoPG 和OPA10-2)分析,确定昆诺阿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为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测定发现接种6 d后病斑呈灰绿至黄绿色,表面具有灰棕至灰褐色霉层,周围具黄绿色晕圈,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菌株LGB-b和LGB-h均可侵染昆诺阿藜、藜和台湾藜。菌株LGB-b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V8 蔬菜汁琼脂培养基(V8)、温度为25-30 ℃、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6-7。菌株LGB-h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PCA)、温度为20-25 ℃、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7-8。

  • 研究论文
    王振,王向华,秦位强,陈作红,邓旺秋,张家辉,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 2021, 40(7): 1591-1604.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83
    摘要 (597) PDF全文 (962) HTML (91)   可视化   收藏

    红菇属变红乳菇亚属的乳汁常变为红色,变黄的乳汁较为少见。在中国中南部亚热带壳斗科林下发现了一个乳汁迅速变黄色的物种。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变红乳菇亚属中乳汁变黄的物种,其独特的乳汁、褐色的菌盖、稀疏的菌褶和大的具极高翼状纹饰的孢子能将其与其他已知种区分开来,在此将其描述为新种,黄美乳菇L. mirus。本研究提供了该新种的DNA条形码ITS-LSU区域和形态特征描述,并将其与其他乳汁变黄的物种如马来西亚的L. flavorosescensL. pallidior进行了对比。这一发现为证实中国乳菇属的亚热带-热带地区与亚洲热带地区的亲缘增加了新的证据。

  • 研究论文
    刘静,陶丽,黄广华
    菌物学报. 2022, 41(2): 214-225.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241
    摘要 (595) PDF全文 (173) HTML (133)   可视化   收藏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仅次于白念珠菌C. albicans的第二大念珠菌病原体,在免疫缺陷人体中引发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物种能在复杂多变的宿主环境中生存,pH是宿主体内重要的环境因子,光滑念珠菌适应不同生态位中pH的能力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pH能够影响光滑念珠菌细胞增殖,尤其在相对碱性的pH环境中,光滑念珠菌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pH感应途径关键调控因子Rim101、Rim8和Rim21在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并介导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同时发现碱性pH环境能够破坏光滑念珠菌细胞壁完整性。上述结果表明,碱性pH环境影响光滑念珠菌生长的抑制及细胞壁完整性,本研究可为该菌临床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 果树真菌病害专栏
    王先洪,姜佳琦,洪霓,王国平
    菌物学报. 2022, 41(8): 1151-1164.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073
    摘要 (586) PDF全文 (283) HTML (163)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引起贵州梨芽枯病的间座壳菌种类,本研究进行了病害调查、病芽采集和病菌分离及纯化,根据其菌落特征与ITS序列鉴定,共获得94个间座壳属Diaporthe菌株,从中选取40个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ITS、TEFCALHISTUB)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它们分属于间座壳属的8个种,包括核桃间座壳菌D. biguttulata、榆树间座壳菌D. eres、椭圆间座壳菌D. ellipsoidea、梭状间座壳菌D. fusicola、香港间座壳菌D. hongkongensis、塞纳间座壳菌D. sennae、大豆间座壳菌D. sojae和蜜柑间座壳菌D. unshiuensis,其中D. ellipsoideaD. biguttulataD. sennae为侵染梨的首次报道。玉露香梨离体枝条接种结果显示,8种间座壳的代表菌株均可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分离比最高的D. eres致病力较强,表明它们均为梨芽枯病的病原菌,其中D. eres为病原优势种。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引起梨芽枯的间座壳菌种类组成,为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研究论文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荆卓琼,张海英
    菌物学报. 2021, 40(7): 1627-1638.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337
    摘要 (585) PDF全文 (323) HTML (38)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8月在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块燕麦田中,叶片和小穗上出现大量紫色病斑,病株率达100%。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核腔菌属Pyrenophora(synonym:Drechslera)真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菌株ASA-13的致病性:在8-22℃下,接种植株产生紫色叶斑,在20-25℃下,接种植株产生中心黑色、周围黄褐色至淡黄色叶斑,一些病斑几乎成为条斑。在20℃下,菌株ASA-13人工接种可侵染皮燕麦、裸燕麦、高粱、小麦、玉米和青稞离体叶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燕麦紫斑病病原为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syn.:D. avenae)。采用温度梯度法测定了试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在PDA培养基上菌株ASA-13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 研究论文
    杨双双,林群英,朱丽娜,鲍大鹏,陈明杰,李传华
    菌物学报. 2021, 40(6): 1480-149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363
    摘要 (584) PDF全文 (303) HTML (106)   可视化   收藏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enuipes是一种重要的珍稀野生虫草,无性型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对采集的野生无性型高雄山虫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麦和大米为栽培基质,通过添加不同营养成分进行人工驯化和栽培条件优化,对后续提高其孢梗束产量和商业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该虫草菌丝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所需的最佳营养组成一致,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菌丝在固体和液体条件下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g/L、酵母粉15g/L、磷酸二氢钾2g/L、七水硫酸镁2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 7。以小麦为培养基栽培的孢梗束生物学效率介于(45.750±6.062)%-(67.820±6.018)%,总体优于大米培养基(23.410±5.242)%-(36.880±8.812)%。以添加蚕蛹粉的小麦培养基栽培的孢梗束生物转化率最高,达67.820%,高于已有的报道。通过生物学特性分析和人工驯化条件的优化,为高雄山虫草的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贺茂强,朱新宇,李泰辉,崔宝凯,王科,图力古尔,赵瑞琳
    菌物学报. 2022, 41(6): 899-905.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359
    摘要 (578) PDF全文 (427) HTML (98)   可视化   收藏

    真菌是真核生物中除植物和动物的第三类生物,其中拥有肉眼可辨识的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被泛称为大型真菌,即人们所熟知的蕈菌、蘑菇。分类学上大多数物种来自担子菌门,少数来自子囊菌门。随着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开展,真菌分类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随着类群间进化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真菌分类系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不断推陈出新,这让使用者难以把握。近期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担子菌门及子囊菌门的分类系统得以修订,为了方便广大研究者对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需求,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中国菌物学会、中国菌物标本馆联盟的支持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世界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信息平台上线。该平台提供了完整的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相关分类信息,并在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基础上,实现定期更新。这将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并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稳定性和前沿性。

  • 虫草文化与资源专栏:专栏综述
    李增智,孙长胜
    菌物学报. 2022, 41(11): 1731-1760.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023
    摘要 (571) PDF全文 (585) HTML (98)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考古和史料证据推断,人们对虫草的认识有着5 000多年的历史,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哲学、宗教、习俗、医药及生物科学等方面。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可分为崇拜时代、本草时代、描述时代和分子时代。(1)崇拜时代(红山文化-神农本草经问世):中国考古发掘出众多玉蚕和玉琀蝉,反映在远古时期对虫草的蒙昧认识以原始的轮回崇拜为特点。至今中外仍遗留着一些古代虫草崇拜的习俗。(2)本草时代(《神农本草经》问世-1818年虫草属建立):古代苏美尔人可能使用过一种虫草入药;而中国人2 000年来一直使用白僵蚕、蝉花和冬虫夏草等入药。此时期物化观念对东西方都有较大影响,对于虫草东西方均有“动物化植物”“竹根化蝉”“虫草互变”等认知,反映了物化论的深刻影响。(3)描述时代(1818年-20世纪末):1818年Fries建立虫草属,揭开虫草菌科学发展300年的篇章。物化论逐渐被近代科学取代;庞大的虫草家族逐渐形成。欧洲和日本流行虫草绘画,加快了虫草知识的普及。19世纪后期兴起利用虫草菌防治害虫,并在20世纪中期形成规模较大的真菌杀虫剂产业。中国将虫草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古老传统得以传承并发展,在20世纪后期形成较大产业;但欧美各国发展较慢。(4)分子时代(21世纪初以来):在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带动和支撑下,虫草研究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入分子时代。生物药物素研究缓慢进展,而虫草的多基因系统发育、虫草侵染昆虫的分子致病机制以及以基因组学引领的组学研究则快速进展。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对于弘扬虫草文化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 研究论文
    王军芳,宋国月,高悦,宋子坤,马海霞
    菌物学报. 2023, 42(1): 395-40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418
    摘要 (571) PDF全文 (209) HTML (141)   可视化   收藏

    菌核侧耳是一种珍稀药食同源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该类野生真菌资源,本研究对采自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的一株野生侧耳属子实体进行了菌株分离纯化培养,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为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以此菌为试验菌株,从碳源、氮源、pH和温度4个方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从中选出3个较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pH 7.0,温度35 ℃。驯化出菇试验中,二级种选用玉米粒,25 ℃黑暗培养;出菇栽培的基质为杂木屑52%、玉米芯25%、麦麸20%、石灰2%、石膏1%,50 d左右出现原基,加大空气湿度至85%-90%,在28 ℃以上培养5 d后子实体成熟。本试验成功对野生菌核侧耳进行了人工出菇栽培,为该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 研究论文
    柴红梅,马渊浩,刘萍,陈卫民,陶南,赵永昌
    菌物学报. 2022, 41(10): 1607-1618.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035
    摘要 (568) PDF全文 (209) HTML (102)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基因组数据显示只具有MAT1-1 idiomorph的单孢菌株YPL6-3和只具有MAT1-2 idiomorph的单孢菌株YPL6-1为材料,研究它们子代的子囊果、单孢菌株群体和同一子囊中8个单孢菌株的交配型分布情况。YPL6-3和YPL6-1菌株分别隔离栽培和互补混栽均能形成正常的子囊果,其子囊果菌柄交配型分布与亲本菌株有关。PCR扩增检测235株子代单孢菌株的交配基因出现有趣现象:一些菌株的MAT1-1-1基因电泳条带强,MAT1-2-1基因的条带弱;另一些菌株则MAT1-1-1基因条带弱,MAT1-2-1基因条带强。同时也有两基因条带都强或者一基因条带强,另一基因无条带的菌株。从3个子囊果中共挑取了10个子囊,并对每个子囊中的单孢进行独立分离,PCR扩增并电泳检测交配基因时也出现了上述相同的情况。若MAT1-1-1强,则MAT1-2-1弱或无,这样的菌株在同一子囊中不会超出4个,反之亦然。利用长片段PCR扩增YPL6-1和YPL6-3菌株的全长MAT idiomorph,利用Nanopore测序技术对扩增子进行单分子实时测序,2次重复实验的序列比对发现:菌株YPL6-1中存在99.63%和99.81%的MAT1-2 idiomorph分子及0.37%和0.19%的MAT1-1 idiomorph分子;菌株YPL6-3中存在99.45%和99.74%的MAT1-1 idiomorph 分子及0.55%和0.26%的MAT1-2 idiomorph分子。从而证实,这2个基因组测序和PCR扩增都只能检测到一种交配型的菌株,其实是异核菌株,只是2种交配型核的数量占比存在较大偏离。根据上述现象推断,梯棱羊肚菌的子囊孢子都是异核的,萌发后形成的单孢菌株具有异核不对称特点,从而推测梯棱羊肚菌是一种特殊的假同宗子囊菌,同时也揭示了梯棱羊肚菌单孢出菇的真相。

  • 研究论文
    刘祈猛,宋海燕,陈润秀,陈明辉,翟志军,周健平,高扬,胡殿明
    菌物学报. 2021, 40(5): 981-99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00275
    摘要 (566) PDF全文 (349) HTML (76)   可视化   收藏

    茶薪菇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食药用菌,由于其形态特征与柱状环伞十分相似,分类地位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茶薪菇和柱状环伞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茶薪菇和柱状环伞是两个不同但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在形态上,茶薪菇菌盖颜色浅褐色至深褐色,油茶味浓,菌环较薄易脱落,褶缘囊状体柱状、烧瓶状或纺锤状,易与柱状环伞相区别。因此,提出了该种新组合——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并指定了茶薪菇的新模式(凭证标本为HFJAU1332,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

  • 特约综述
    王科,陈双林,戴玉成,贾泽峰,李泰辉,刘铁志,普布多吉,热衣木·马木提,孙广宇,图力古尔,魏生龙,杨祝良,袁海生,张修国,蔡磊
    菌物学报. 2021, 40(4): 822-83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10064
    摘要 (565) PDF全文 (490) HTML (74)   可视化   收藏

    2000-2020年间,我国菌物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物种发现、重要类群新分类系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Index Fungorum、Fungal Names和MycoBank进行数据整理,从中国学者的研究产出和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发现的角度展开分析,揭示我国菌物分类学的研究概况。新世纪以来,中国从事菌物分类学的研究人员数量、研究类群规模和研究成果数量都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在世界贡献的比重逐渐增长,有1 491位中国学者在4 029篇文章和36部专著中发表了9 430个新名称(含中国学者发表的采集自国外的物种),占全世界新发表名称总数的七分之一,其中新分类单元7 120个(含新纲3个、新目24个、新科88个,新亚科4个、新属492个、新亚属3个、新组及新亚组23个、新种6 404个和新种下单元79个)、新组合1 868个、新修订名称61个和其他新名称381个。这些新名称隶属于11门43纲173目525科1 997属,重点研究类群为子囊菌与担子菌等。若统计采集自中国的新物种,则发现了5 458个菌物新物种,其中90%以上由我国学者独立或合作完成发表。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南方发现的菌物新物种数量多于北方,而云南是发现菌物新物种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发现新物种总数的大约四分之一。

  • 综述
    杨焱,陈晓华,戴玉成,周丽伟,蔡为明,郭良栋,崔宝凯,李宁,雷萍,李长田,李正鹏,施维,陆本坤,秦绍新,王荣祥,李喜范,宋金俤,姚生良,张安强,蒋宁,万和炎,丁法良,张赫男,郑仲桂,张升明,周洪英,范宇光,陈万超,余鑫辉,唐世超,张彦飞,张钦学,王琨,闫景坤,刘迪,王晨光,杨保雨,陈渭春,李婷婷,莫妍,傅俊生,吴德平,宋斌,刘杰,王君,周伟,耿俊菊,赵菁,李青恩
    菌物学报. 2023, 42(4): 855-87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20065
    摘要 (565) PDF全文 (382) HTML (350)   可视化   收藏

    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带花、水曲柳、枣树和核桃楸等多种阔叶树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桑黄人工驯化,目前主要用于桑黄产业的种类有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瓦尼桑黄(又称杨树桑黄) 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和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等,产业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形成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桑黄的历史记载、分类地位的演变、功效研究、产业发展进程及面临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促进桑黄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