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9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5-15
  

  • 全选
    |
    综述
  • 戴玉成
    菌物学报. 2009, 28(3): 315-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中的多孔菌系指广义非褶菌目中具有孔状子实层体的种类,按照现代分类系统包括担子菌门中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目、褐褶菌目、糙孢孔目、革菌目、糙孢革菌目和红菇目中孔状子实体的种类,还有伞菌目、阿太菌目、鸡油菌目和木耳目中个别属,如网孔菌属、胶孔菌属、榆孔菌属、牛排菌属和纵隔孔菌属等的种类。基于作者采集的1万余号标本和国内主要标本馆标本的研究,对中国多孔菌的种类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有604种多孔菌发现于中国,多孔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中国多孔菌的名称按新近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121种新拟了汉语学名。
  • 陈莉 林英任 顾婷婷 高小明 韩加军
    菌物学报. 2009, 28(3): 328-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期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采得米心水青冈 Fagus engleriana 活枝干上的L2072、L2075号标本经鉴定为异盘菌Ascodichaena rugosa,这是异盘菌属Ascodichaena、异盘菌科Ascodichaenaceae 在中国的首次发现。本文对科、属、种进行了描述和讨论,异盘菌附有子实体的外表照片和内部结构图。供研究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
  • 赵晓军 周建波 赵子俊 赵志慧 吕国忠
    菌物学报. 2009, 28(3): 332-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山西省枣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菌分离与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证明该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阶段Fusicoccum aesculi。
  • 王洪凤 于金凤 吴悦明 潘好芹 张天宇
    菌物学报. 2009, 28(3): 336-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采集土样59份,涵盖的生态类型有:沙漠、戈壁、湿地、小镇-绿洲等。分离获得暗色丝孢菌108株,经鉴定分属于15属。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生态位宽度四项指数,对柴达木盆地中西部不同生境土壤中的有关暗色丝孢菌物种(属级)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的物种优势度存在明显差异:沙漠生境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真菌优势度较高;戈壁生境中,单格孢属Monodictys真菌的优势度最高;湿地和小镇-绿洲生境中,则分别以瓶霉属Phialophor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占优势。在小镇-绿洲生境中,土壤暗色丝孢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均匀度较低;而在沙漠和戈壁生境中多样性指数明显较低,而物种的均匀度较高。在上述四类生境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真菌具有较宽的生态位,为广适性物种;而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卷旋孢属Cirrenaria、弯孢属Curvularia、矛束霉属Doratomyces、粘束孢属Graphium、漆斑霉属Myrothecium、齿梗孢属Scolecobasidium、帚霉属Scopulariopsis、节隔孢属Scytalidium和葡萄穂霉属Stachybotrys10个属真菌的生态位较窄,为狭适性物种。
  • 武汉琴 苏经迁 谢明英 杨民和
    菌物学报. 2009, 28(3): 342-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离自健康茶树叶片组织的一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菌株CSN-18,研究茶树内生木霉的人工接种、再分离及其在茶树地上部组织中的内生性。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用CSN-18回接茶苗,接种后一个月可以从茶苗的茎和叶组织中再分离获得该真菌。接种后的茶苗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病害表现;与对照相比,接种后6个月组培苗生长良好,叶色更绿;接种后1个月,实生苗生长正常。通过石蜡切片和苯胺蓝染色,在已接种的茶树组培苗的叶片内部组织中可观察到木霉的存在,从而证明了木霉能够在茶树地上部组织内定殖,是茶树的一种内生真菌。
  • 祝兴伟 张少华 王治维 李萍 叶波平
    菌物学报. 2009, 28(3): 349-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新疆巩留县伊犁贝母的新鲜鳞茎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内生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Y1,该菌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时显示出不同的菌落生长特征,而且只在沙氏培养基中生长时才具有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能力。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由该菌及其发酵液制备的发酵液浸膏、菌体裂解液浸膏以及经进一步纯化后获得的乙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以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浸膏和菌体裂解液的正丁醇浸膏活性最强,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小于25μg/mL。
  • 王辰 白逢彦
    菌物学报. 2009, 28(3): 354-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用含木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X)和含葡萄糖及7.6%乙醇(培养基E)的两种富集培养基分别从采自海南热带雨林的56和57份腐木样品中分离到酵母菌67和75株。依据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该地区腐木上的酵母菌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从分离的142株酵母菌中鉴定出14个属63个种,其中疑似新种25个,占总种数的近40%,说明在热带雨林腐木中尚存在大量酵母菌新分类群有待被发现。从用培养基X和E分离的酵母菌中分别鉴定出7属37种和11属33种,优势属均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 Berkhout和毕赤酵母属Pichia Hansen,但种类组成基本不同。用培养基X富集分离的菌株以Candida quercitrusa S.A. Meyer & Phaff的地理分布最广,用培养基E富集分离的菌株以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 (Hansen) Kurtzma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eyen ex Hansen和亚膜毕赤酵母Pichia subpelliculosa Kurtzman分布最广泛。同一样品用两种不同富集培养基分离的菌株大多数属于不同的种,在对比的23份样品中,只从2份样品中分离到了同一个种的菌株。用培养基X和E分离的菌株分别属于可利用木糖和可耐受乙醇的酵母菌,用两种培养基同时分离到的菌株属于具备利用木糖和耐受高浓度乙醇两种能力的菌株。这些酵母菌在木质纤维素物质的生物乙醇转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金文进 李春杰 南志标
    菌物学报. 2009, 28(3): 363-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p.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进行了报道。研究发现:中华羊茅内生真菌能在10-30℃生长,5℃和35℃几乎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适宜的pH是7-9;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利用能力最好的分别是甘露醇和酵母浸液;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产孢特性存在差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水琼脂(WA)和海水营养琼脂(SN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但WA和SNA产孢最多。
  • 高智谋 李艳梅 李喜玲 章战华 营金凤
    菌物学报. 2009, 28(3): 370-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分离自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菌株,从生长温度、pH适应性、碳源、氮源营养利用等方面对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相同,均为0-35℃;但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存在差异,来自和县番茄菌株HX12最适生长温度为2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 10min,其余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均为48℃ 10min;不同菌株在相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pH对不同寄主来源灰葡萄孢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来自长丰辣椒的菌株LJ菌丝在pH 2-9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在pH 3-6.5时生长较快,pH 6时最快;其余4个菌株在pH 2-1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在pH 3-9时生长较快,pH 6左右最快。不同碳源、氮源营养对灰葡萄孢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间在碳源、氮源营养利用差异均极显著。在相同碳源、氮源营养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的线性生长、菌丝干重和分生孢子产量均有显著差异。
  • 苏蓉 尚晓冬 徐珍 谭琦 陈明杰 曹晖
    菌物学报. 2009, 28(3): 37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用6个生产用金针菇菌种(白色品种菌株 F10、F4、FM、F21,黄色品种菌株F29、F3)分别进行自交,对其S1代自交群体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原基发生早晚、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交导致后代群体的平均生长速度、平均产量降低。黄色自交子代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快于白色自交子代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不具有相关性,产量与现原基早晚有较强相关性,相同自交系中黄色品种现原基早于白色品种,F3菌株黄色后代现原基早于白色后代。在各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FM菌株子代具有高产优势,F3菌株子代有短菌龄优势,F10菌株子代有较好的商品表型特征,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
  • 曲波 吕国忠 杨红 刘绍芹 陈伟之
    菌物学报. 2009, 28(3): 385-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及荧光染色技术,对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Puccinia xanthii sp. ambrosiae-trifidae冬孢子的萌发过程和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孢子堆成熟时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在寄主上冬孢子萌发时由上细胞顶部出现皱褶和帽状物,由帽状物下伸出担子。冬孢子的上细胞和下细胞都可萌发;冬孢子在水中于25℃ 2h即可萌发,24h后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为12%;温度20-25℃、相对湿度97%以上、pH5-7的条件利于冬孢子萌发,光照对冬孢子萌发没有影响,木糖和乳糖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无机氮源营养对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肌醇、烟酸、核黄素及三裂叶豚草叶汁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 叶明 朱立 谭炜 刘国庆 袁怀波 林英任 庄文颖
    菌物学报. 2009, 28(3): 393-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巴西粒毛盘菌黑色素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黑色素易溶于NaOH溶液和二甲亚砜,微溶于蒸馏水,不溶于甲醇、乙酸乙酯、HCl、无水乙醇、氯仿、丙酮、乙腈;该黑色素在pH≥7时稳定,pH≤6时产生沉淀;对温度、光、UV、Na2SO3、苯甲酸钠、柠檬酸、蔗糖、K+、Na+、Ca2+、Al3+、Cu2+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对H2O2、Mg2+、Fe3+、Mn2+不稳定。电镜扫描显示该黑色素是一种表面不规则的片状晶体,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黑色素含有芳环、-OH、-NH、-COOH和噻嗪环等官能团,推断其属于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混合型黑色素。
  • 杨开 胡君荣 何荣军 张安强 吴学谦 孙培龙
    菌物学报. 2009, 28(3): 399-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酵母功能性β-1,3/1,6-葡聚糖为对照品,利用苯胺蓝和β-1,3/1,6-葡聚糖特异结合荧光特性,研究了葡聚糖荧光法测定时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荧光法测定食药用菌功能性β-葡聚糖的方法。pH9.6缓冲液,80℃条件下避光反应15min,室温30min冷却后,398nm激发波长,508nm发射波长,20℃下进行荧光测定。在测定浓度2-2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7),其中检出限为45μg/L,测定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6%和3.40%,并与酶法进行了比对验证,一致性良好,且荧光法更为节约时间和成本,并对灰树花菌、巴氏蘑菇、香菇和鲍氏针层孔菌四种食药用菌β-葡聚糖提取样品进行了葡聚糖纯度和提取率测定。
  • 赵芬 李晔 刘超 李保明 陈若芸
    菌物学报. 2009, 28(3): 407-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从硬孔灵芝Ganoderma duropora 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甾类化合物8种。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8结构分别被鉴定为:麦角甾醇、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麦角甾-7, 22-二烯-3-酮、6, 9-环氧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过氧麦角甾醇、3, 5-二羟基麦角甾-7, 22-二烯-6-酮、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 李涛 刘润进 陈敏 王宝山
    菌物学报. 2009, 28(3): 41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盐渍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豆Glycine max植株生长和叶片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处理的叶片K+含量和K/Na比显著高于对照,而Na+含量无显著差异。G. mosseae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生长量,这一效应随盐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大。表明盐渍条件下AM真菌提高大豆抗盐性与其增加K+吸收和运输有关。
  • 王峰 董辉 钱震 陶菊红 游松 任双喜
    菌物学报. 2009, 28(3): 415-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可致艾滋病患者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霉菌病并发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和RNA干扰技术,为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可能。我们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一个新基因Fus3,它是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为了研究Fus3的功能,我们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双链RNA干扰技术构建了Fus3 RNA干扰菌株(Fus3-i)。RNA干扰的活性是由木糖诱导的启动子xylP控制的。Fus3基因活性下降后影响了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包括孢子的生成,细胞壁组分的合成。实验表明,Fus3基因对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细胞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研究真菌疾病提供了帮助。
  • 李苏 鲍大鹏 陈明杰 张美彦 潘迎捷
    菌物学报. 2009, 28(3): 422-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法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cb1-B1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1-B1。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受体LErcb1-B1序列与灰盖鬼伞和裂褶菌的信息素受体之间具有同源性,经SOSUI软件分析该序列具有7次跨膜结构特征。信息素前体LEphb1-B1具有CaaX基序特征。
  • 曾继蛟 李英伦 王鸿宾 石峰 岳丽丽 李运敏 刘志刚 矫庆华
    菌物学报. 2009, 28(3): 428-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经钴60及原生质体紫外联合诱变后,筛选出一株高产植酸酶的菌株(A-828),酶活力达到66,000U/mL,为出发株的17倍。通过滤膜超滤浓缩和Bio-gel P-150层析纯化,纯化倍数为11.2倍,活力回收率为37.7%。SDS-PAGE分析表明,变异株植酸酶的分子量约为66kDa,酶学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有两个,分别为2.5和 5.5,但在2.5时所表现的活力是5.5时的5倍,酶的最适温度为55℃。在20-60℃保温20min,活力不改变。2mmol/L的Fe2+、Cu 2+、Cr3+抑制了酶的活性,但同样浓度Ca 2+、Mn 2+、EDTA、DTT对酶的活力影响不显著。
  • 罗霞 余梦瑶 江南 许晓燕 曾瑾 郑林用
    菌物学报. 2009, 28(3): 435-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单一多糖组分APPIIA,采用SYBR Green I指示的Real-time RT-PCR技术研究了它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中IL-1β,IL-6,TNF-α和一氧化氮(NO)合成关键酶iNOS基因在mRNA转录水平上的作用。采用Western-Blot技术,研究了APPIIA对RAW 264.7细胞生成iNOS蛋白的能力。研究发现,APPIIA能增强IL-1β,IL-6,TNF-α和NO合成关键酶iNOS基因的转录水平,并能增加iNOS蛋白的生成。推测APPIIA可能通过上调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IL-1β,IL-6,TNF-α分泌和NO生成,从而实现其抗肿瘤的重要作用。
  • 王剑锋 王璋 李江 饶军
    菌物学报. 2009, 28(3): 440-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因子实验分析了培养基成分及初始pH对漏斗多孔菌液体发酵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和甘蔗半纤维素组成复合碳源、NH4Cl和高C/N有利于漆酶的产生,Cu2+、米糠水解液和萘乙酸对漆酶合成具有诱导作用,1-萘酚、愈创木酚、联苯胺、乙醇、吐温80等抑制漆酶的合成,Cu2+和萘乙酸同时存在时也限制漆酶的产生,产酶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2-5.7。利用优化的产酶培养基液体摇瓶培养漏斗多孔菌A08,产酶活力提高0.95倍,达到1480U/L。
  • 李兴江 郑志 姜绍通 潘丽军
    菌物学报. 2009, 28(3): 445-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秸秆为原料进行生物转化大量制备有机酸意义重大。在秸秆汽爆法预处理的基础上,以绿色木霉为菌种转化制备秸秆糖,对降解单糖接种米根霉进行二次发酵制备L-乳酸。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步绿色木霉固态培养制备纤维素酶时,控温30℃、通气0.12L/(L?min)、发酵40h后制备干曲,后按10g干曲/L汽爆液的配比进行55℃酶解36h,五、六碳糖累积浓度达到86g/L。第二步米根霉发酵时,控制温度32℃、通气0.4L/(L?min)、转速450r/min,发酵48h,最终产L-乳酸累积浓度为81.6g/L。秸秆制备L-乳酸的两步发酵法发酵工艺具有推广价值。
  • 董露璐 赵敏 安晓丽 何平平 相文华
    菌物学报. 2009, 28(3): 451-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裂蹄木层孔菌子实体水提物(WEPL)对人类克隆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的作用。用裂蹄木层孔菌子实体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后,噻唑蓝法(MTT法)可见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电镜下观察凋亡小体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技术显示Annexin-Ⅴ染色呈阳性,都证明了HepG2细胞发生了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WEPL刺激Bax表达量上调、Bcl-2表达量下调进而诱导了细胞凋亡。结果表明WEPL诱发的克隆人类肝癌细胞系HepG2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活性来实现的。
  • 颜艳 白文忠 王立安 裴林 杨洁 马永青 李华光
    菌物学报. 2009, 28(3): 456-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雄性昆明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灵芝多糖对顺铂引起呕吐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5组,生理盐水 + 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0.9% NaCl两次,格拉司琼 + 顺铂组:腹腔注射格拉司琼和顺铂,生理盐水 + 顺铂组:腹腔注射0.9% NaCl和顺铂,灵芝多糖 + 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灵芝多糖和0.9% NaCl,灵芝多糖 + 顺铂组:腹腔注射灵芝多糖和顺铂,两种成分的注射间隔为30min。上述处理每天1次,连续5d,比较各组小鼠对高岭土的摄取量和脑内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顺铂可增加小鼠高岭土摄取量和脑内Fos蛋白表达水平,而格拉司琼和灵芝多糖可减少小鼠对高岭土的摄取量并降低脑内Fos蛋白表达水平。因此认为灵芝多糖可有效抑制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
  • 研究论文
  • 刘铁志 段永平 杨俊平
    菌物学报. 2009, 28(3): 463-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简报
  • 金海如 蒋湘艳
    菌物学报. 2009, 28(3): 466-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