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AY M F, CAMERON K M, PRANCE G T, et al. Familial Relationships of Rhabdodendron (Rhabdodendraceae):Plastid rbcL Sequences Indicate a Caryophyllid Placement[J]. Kew Bulletin, 1997, 52(4):923-932 [2] 张鹏云, 张耀甲. 中国植物志:第五十卷第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142-143 [3] 曾彦军, 王彦荣, 张宝林, 等. 红砂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02(2):66-71 [4] 李佩佩, 李毅, 苏世平, 等. 18个红砂家系的抗旱指标筛选与分析[J]. 草地学报, 2020, 28(2):412-419 [5] 刘瑞香, 靳凯, 马迎梅, 等. 额济纳荒漠红砂泌盐特征的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21, 43(5):75-81 [6] 李秀玲, 陈健, 王刚. 西北地区红砂种群ISSR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 中国沙漠, 2008(3):468-472 [7] 徐莉, 王祎玲, 王戌梅, 等. 新疆阜康荒漠红砂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与生态因子的耦合关系(英文)[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7):787-794 [8] 殷恒霞, 石勇, 张雯, 等. 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特性[J]. 中国沙漠, 2016, 36(2):374-382 [9] 杨九艳, 宋雪梅, 清华.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红砂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2):183-190 [10] 张颖娟, 高瑞霞, 李青丰. 不同干扰生境中荒漠小灌木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3):147-151 [11] 乔宜青. 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下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 2019:40-42 [12] 苏愿. 沙漠超旱生植物红砂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8-12 [13] 钱增强.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红砂种群生态遗传学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 2006:13-16 [14] 冯亮亮.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0:21-25 [15] 王玲玲, 陈东亮, 黄丛林, 等.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36):123-126, 130 [16] AN C, LEE H, LEE H J, et al.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rtificial Populations of Yellowhorn(Xanthocerassorbifolium) in China Using ISSR Marker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 27(5):1099-1104 [17] HUANG K, WANG T T, GUNN W D. et al.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AMOVA with Multiple Hierarchies and Ploidies[J]. Integrative Zoology, 2020, 16(1):33-52 [18] 李想, 于红博, 刘月璇, 等. 锡林郭勒不同草原类型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J]. 草地学报, 2022, 30(1):196-204 [19] MASATOSHI 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J].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972, 106(949):283-292 [20] 石楠, 张利平, 张晓. 基于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ITS)、REP序列的基因指纹图谱及UPGMA聚类法的拟诺卡菌属分类方法[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1, 27(1):40-47 [21] 雒林通. 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9:28-30 [22] 张民照. 用多态位点率和香农指数分析的飞蝗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9):376-381 [23] 吴俊锋. 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数据对河南地方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21:9-11 [24] 赵斌. 基于SSR标记建立家兔种质资源遗传评价方法[D]. 扬州:扬州大学, 2018:18-19 [25] 吴富勤.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 昆明:云南大学, 2015:67-72 [26] WRIGH T S. Evolution in Mendelian Population[J]. Genetics, 1931(16):97-159 [27] 杨晴, 杨菲, 杨康, 等. 秦皇岛产柽柳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J]. 中草药, 2017, 48(2):363-367 [28] 李式昭, 王琴, 郑建敏, 等.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西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川麦104的遗传构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41(6):665-672 [29] 姜勋平, 熊远著, 刘桂琼, 等. 猪个体基因杂合度对生长性状的影响[J]. 遗传学报, 2003(5):431-436 [30] 袁阳阳, 王青锋, 陈进明. 基于转录组测序信息的水生植物莕菜SSR标记开发[J]. 植物科学学报, 2013, 31(5):485-492 [31] 孟敏. 民勤绿洲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环境变化公众理解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2011:14-20 [32] 夏寒冰. 异交率、遗传结构和种子萌发揭示的杂草稻适应进化[D]. 上海:复旦大学, 2010:36-43 [33] 李周帅, 董远, 李婷, 等.基于杂交种群体的玉米产量及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9):1695-1710 [34] 桂富荣. 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96-100 [35] 李秀玲. 西北地区红砂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的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2008:14-18 [36] 李忠虎, 刘占林, 王玛丽, 等. 基因流存在条件下的物种形成研究述评:生殖隔离机制进化[J]. 生物多样性, 2014, 22(1):88-96 [37] 黄瑞复.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1):50-63 [38] 高红霞. 红砂抗旱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6:7-9 [39] 徐淑英, 高由禧. 我国季风进退及其日期的确定[J]. 地理学报, 1962(1):1-18 [40] 李中跃. 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种群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与保护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20:53-54 [41] 郝晓莉, 张明理, 王绍明, 等. 柽柳科红砂属(Reaumuria L.)的分类与分布[J]. 干旱区研究, 2014, 31(5):838-839, 842-843 [42] 郑斯斯. 锥连栎复合群(Quercusfranchetii complex)的谱系地理学研究[D]. 上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32-37 [43] 陈志祥, 罗小燕, 李拴林, 等. 基于SSR标记的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J]. 草地学报, 2021, 29(5):904-911 [44] 秦丹丹, 杜静, 许甫超, 等. 基于SSR标记的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 37(6):1-8 [45] 马名川, 张丽君, 刘璋, 等. 基于SSR标记的山西省不同地区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3):2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