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守辉,杨龙. 刺萼龙葵—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J]. 植物保护,2013,39(3):123 [2] 郭晓艳,张精哲,郭卫东,等. 外来入侵植物-黄花刺茄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控[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6):73-75 [3] 林玉,谭敦炎. 一种潜在的外来入侵植物: 黄花刺茄[J]. 植物分类学报,2007,45(5):675-685 [4] 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外来入侵植物黄花刺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40(2):136 [5] 王瑞,唐瑶,张震,等.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与早期监测预警[J]. 生物安全学报,2018,27(4):284-289 [6] 唐瑶. 气候变化条件下四种入侵植物在我国潜在分布预测分析[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8:8-17 [7] 郭佳,曹伟,张悦,等. 黄花刺茄在中国东北潜在分布区预测[J]. 草业科学,2019,36(10):2476-2484 [8] 杨森月,何莉莉.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在辽宁省的潜在地理分布[J]. 新农业,2022(23):27-29 [9] 何莉莉,刘金昌,栾云松. 两种入侵植物在辽宁省的分布格局与早期监测预警[J]. 辽宁农业科学,2022(6):13-18 [10] 塞依丁·海米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阿尔曼·解思斯,等. 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在新疆潜在分布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9,39(2):629-636 [11] 齐开源,王雪丽,苏雅乐,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科尔沁沙地刺萼龙葵适宜生长区预测[J]. 草业科学,2024,41(6):1279-1287 [12] 常悦,李玉静,李周旭,等. 基于Maxent和ArcGIS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预测[J]. 农学学报,2024,14(3):40-47 [13] 苏梦可,高灵旺. 外来入侵物种的大数据获取及预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22,48(6):214-220 [14] 柳晓燕,赵彩云,李俊生,等.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潜在分布区模拟与早期预警[J].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2):2768-2776 [15] 塞依丁·海米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许仲林,等. 气候变化情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在新疆的潜在分布格局模拟[J]. 生态学报,2019,39(5):1551-1559 [16] 许仲林,彭焕华,彭守璋. 物种分布模型的发展及评价方法[J]. 生态学报,2015,35(2):557-567 [17] 张路. MAXENT最大熵模型在预测物种潜在分布范围方面的应用[J]. 生物学通报,2015,50(11):9-12 [18] 牛建明. 内蒙古主要植被类型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47-52 [19] WU T W,LU Y X,FANG Y J,et al.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BCC-CSM):the main progress from CMIP5 to CMIP6[J].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2019,12(4):1573-1600 [20] WANG Y J,XIE L Y,ZHOU X Y,et al. Prediction of the potentially suitable areas of Leonurus japonicus in China based on future climate change using the optimized MaxEnt model[J].Ecology and Evolution,2023,13(10):e10597 [21] 王丽丽,杨采青,王瑛,等. 全球入侵物种马铃薯块茎蛾生态位转移及适生区扩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24,35(3):797-805 [22] PHILLIPS S J,ANDERSON R P,SCHAPIRE R E. Maximum entropy modeling of speci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J].Ecological Modelling,2006,190(3/4):231-259 [23] 刘怡彤,郭慧,裴顺祥,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及合理性分析[J]. 林业科学,2023,59(12):13-24 [24] 陈新美,雷渊才,张雄清,等. 样本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物种分布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2,48(1):53-59 [25] 贺一鸣,王驰,王海涛,等. 气候变化对蒙古莸潜在适生区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3,31(2):540-550 [26] 黄睿杰,张春艳,温雨婷,等. 当前(1970—2000)与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中国醉马芨芨草潜在分布预测[J]. 草地学报,2022,30(10):2712-2720 [27] ELITH J, GRAHAM C H, ANDERSON R P,et al. Novel methods improve prediction of species’ distributions from occurrence data[J]. Ecography,2006,29(2):129-151 [28] 雷军成,徐海根,吴军,等. 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预测研究进展[J]. 四川动物,2015,34(5):794-800 [29] 宋晴,付鸿莉,王铁梅,等. 兴安盟草原灌丛植被潜在适生区分布模拟分析[J]. 草地学报,2024,32(2):579-587 [30] 张秀娟,王彤新,杨妍希,等. CMIP6气候变化情景下青海三江源区雪灵芝潜在适宜分布预测[J]. 草业科学,2024,41(4):790-801 [31] 王俊伟,陈永豪,许敏,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入侵植物曼陀罗在西藏的潜在风险区预测[J]. 生态学报,2023,43(20):8620-8630 [32] 吕增伟,朱晓如,叶兴状,等. 气候变化对四合木适生区及空间迁移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24,44(3):1164-1176 [33] 郭斌,王珊,陈超,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北高原多年生垂穗披碱草种植适生区分布预测[J]. 草地学报,2019,27(6):1596-1606 [34] 李晓霞,胡宽义,曾安逸,等.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的小花十万错在我国的潜在分布[J]. 西南农业学报,2024,37(4):860-868 [35] 邓飞,李晓兵,王宏,等. 基于MaxEnt模型评价紫花苜蓿在锡林郭勒盟的分布适宜性及主导因子[J]. 草业科学,2014,31(10):1840-1847 [36] 段义忠,王驰,王海涛,等. 不同气候条件下沙冬青属植物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J]. 生态学报,2020,40(21):7668-7680 [37] 杨楠,马东源,钟雪,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马鸡栖息地适宜性评价[J]. 生态学报,2020,40(19):7064-7072 [38] 张华,赵浩翔,王浩.基于Maxent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胡杨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J]. 生态学报,2020,40(18):6552-6563 [39] 曹雪萍,王婧如,鲁松松,等. 气候变化情景下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青海云杉潜在分布格局模拟[J]. 生态学报,2019,39(14):5232-5240 [40] 张东方,张琴,郭杰,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当归全球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研究[J]. 生态学报,2017,37(15):5111-5120 [41] 唐继洪,程云霞,罗礼智,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草地螟越冬区预测[J]. 生态学报,2017,37(14):4852-4863 [42] 姚政宇,韩其飞,林彬.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新疆主要有毒杂草分布区预测[J]. 生态学报,2023,43(12):5096-5109 [43] 高文强,王小菲,江泽平,等. 气候变化下栓皮栎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J].生态学报,2016,36(14):4475-4484 [44] 吴庆明,王磊,朱瑞萍,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以扎龙保护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6,36(12):3758-3764 [45] 张微,姜哲,巩虎忠,等. 气候变化对东北濒危动物驼鹿潜在生境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6,36(7):1815-1823 [46] 刘振生,高惠,滕丽微,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贺兰山岩羊生境适宜性评价[J]. 生态学报,2013,33(22):7243-7249 [47] 李光耀. 基于MaxEnt模型松墨天牛在崇州市的潜在适生区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23:14-22 [48] 张秀芸,伍文慧,梁英梅. 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J]. 生态学报,2024,44(7):3027-3037 [49] 岳茂峰,冯莉,田兴山,等. 基于MaxEnt的入侵植物刺轴含羞草的适生分布区预测[J]. 生物安全学报,2013,22(3):173-180 [50] 张少逸,魏守辉,张朝贤,等. 刺萼龙葵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研究进展[J]. 杂草科学,2011,29(2):5-9 [51] 张强,杨金虎,王朋岭,等.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23,68(14):1814-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