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1-17 [2] 司马义·巴拉提.伊犁绢蒿解剖特征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0,7(3):58-60 [3] 靳瑰丽,朱进忠,陈乐宁,等.伊犁绢蒿荒漠受损草地植物群落春季演变趋势分析[J].草业科学,2007,24(10):26-30 [4] 刘洪来,朱进忠,靳瑰丽,等.伊犁绢蒿荒漠草地退化演替序列的划分[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2):137-141 [5] 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1-9 [6] 刘洪来,鲁为华,陈超.草地退化演替过程及诊断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1,19(5):865-871 [7] 罗麟.新疆草地资源介绍:一.新疆:新疆畜牧厅,2001 [8] 赵哈林,根本正之,大黑俊哉,等.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放牧草地的沙漠化机理研究[J].中国草地,1997,19(3):15-23 [9] 牛叔文,马利邦,曾明明.过牧对玛曲草地沙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1):145-153 [10] 满苏尔·沙比提,阿布拉江·苏莱曼,周俊菊.新疆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1):11-15 [11] 赵万羽,李建龙,齐家国,等.新疆草地生态安全问题、现状与对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1):45-50 [12] 陶梦,赵军,安沙舟,等.伊犁绢蒿在放牧干扰下再生性的变化[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1):115-119 [13] 张伟,王万林,胡玉昆,等.新疆伊犁荒漠草原恢复措施下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358-362 [14] 侯钰荣,安沙舟,侯玉林,等.伊犁绢蒿根系贮存性营养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季节变化及对刈割强度的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5):923-930 [15] 朱进忠,吴咏梅.伊犁绢蒿荒漠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经济性状演变的分析[J].草业科学,2005,22(10):1-5 [16] 朱进忠.对新疆草业发展的思考:一[J].新疆农业科学,2006,43(3):195-199 [17] 朱进忠.对新疆草业发展的思考:二[J].新疆农业科学,2006,43(4):281-285 [18] 林祥群,于磊,鲁为华,等.北疆地区伊犁绢蒿荒漠草地退化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分析[J].草原与草坪,2008(1):33-36 [19] 侯钰荣,安沙舟.生境和地形对伊犁绢蒿土壤养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27(12):21-26 [20] 范燕敏,朱进忠,武红旗,等.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6):1288-1293 [21] 刘洪来,朱进忠,靳瑰丽,等.伊犁绢蒿荒漠不同退化阶段草地植物多样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63-63 [22] 王彩虹,于瑞梅.天山北坡中段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变化与植被退化关系的分析[J].草食家畜,2009(3):65-68 [23] 靳瑰丽,朱进忠,刘洪来,等.退化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主要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1,19(1):26-30 [24] 杜占池.采用不同指标评价牧地载畜力的比较分析[J].四川草原,2005(9):1-4 [25] 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32-68 [26] 许鹏.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5-104 [27] 孟林,张英俊.草地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179 [28] 丁国栋,李素艳,蔡京艳,等.浑善达克沙地草场资源评价与载畜量研究-以内蒙古正蓝旗沙地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5,24(9):1038-1042 [29] 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89-200 [30] 王发刚,王文颖,陈志,等.土地利用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3):58-63 [31] 王袆玲,闫桂琴,徐莉,等.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5):700-704 [32] 柴巍中,马呈图,卢月香,等.甘肃皇城天然草场牧草营养动态变化规律初探[J].中国草地,1993,15(1):14-18 [33] 李柱,赵德云,李瑞年,等.天山北坡季节牧场牧草营养动态研究[J].草业科学,2001,18(5):1-4 [34] 刘洪来,朱进忠,靳瑰丽,等.天山北坡伊犁绢蒿荒漠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特征分析[J].草地学报,2009,17(4):421-427 [35] 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35 [36] 柳小妮,孙九林,张德罡,等.东祁连山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4):1-11 [37] 杨利民,周广胜,李建东.松嫩平原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5):589-593 [38] 石德军,李希来,杨力军,等.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变化及其恢复对策[J].草业科学,2006,23(7):1-3 [39] 丰骁,王晶,施丽娟,等.金强河流域不同退化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116-118 [40] 刘兴波.不同退化梯度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牧草营养时空异质性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28-32 [41] 庞亚娟.退化草地牧草营养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关系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3-4 [42] Connell J H.Diversity in tropical rainforest and coral reefs[J].Science,1978,199(24):1302-1310 [43] 李希来.高寒草甸草地与其退化产物--"黑土滩"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J].草业科学,1996,13(2):21-23 [44] Sala O E, Paruelo J M.Ecosystem services in grassland[M]//Daily G C,ed.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1997:237-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