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英俊,杨高文,刘楠,等. 草原碳汇管理对策[J]. 草业学报,2013,22(2):290-299
[2] 李学斌,樊瑞霞,刘学东.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过程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4,23(11):1845-1851
[3] Airey P, Hinton T, Twining J, et al. The Scientific Basis[M]. Tropical Radioecology,2012:1-57
[4] Bolin B, Degens E T, Kempe S,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M].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Sons,1978:1-56
[5] Kasischke E S. Boreal Ecosystem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M]. New York:Springer,2000:695-704
[6] 刘佳. 草地碳汇、草地治理与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105-108
[7] 赵娜,邵新庆,吕进英,等. 草地生态系统碳汇浅析[J]. 草原与草坪,2011,31(6):75-82
[8] 方精云,杨元合,马文红,等.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40(7):566-576
[9] 戴雅婷,那日苏,吴洪新,等.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碳循环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2009,26(9):43-48
[10] 朴世龙,方精云,贺金生,等.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91- 498
[11] 王宁. 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格局及碳储量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17
[12] 程积民,程杰,杨晓梅,等.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2012,32(1):0226-0237
[13] 刘伟,程积民,陈芙蓉,等. 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J]. 草地学报,2011,19(3):425-431
[14] 姚贤良,程云生. 土壤物理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8-33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主编. 中国草地资源[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7
[16] Scurlock J M O, Hall D O. The global carbon sink: a grassland perspective[J]. Global Change Biology,1998,4:229-233
[17] 李国忠,林俊成. 森林资源碳吸存效果与京都议定书[J]. 全球变迁通讯,2009(23):4-8
[18] 高阳. 黄土高原地区林草生态系统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125
[19] 马文红,韩梅,林鑫,等. 内蒙古温带草地植被的碳储量[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92-195
[20] 周毅,王林和,张国盛,等. 毛乌素沙地4种灌木地上构件生物量和碳分布特征[J]. 广东农业科学,2013,1:154-157
[21] 徐艳,张凤荣,段增强,等. 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J]. 土壤通报,2005,36(6):836-839
[22] 田玉强,欧阳华,徐兴良,等.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J]. 土壤学报,2008,45(5):933-942
[23] 解宪丽,孙波,周慧珍,等.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J]. 土壤学报,2004,41(1):35-43
[24] 程积民,万惠娥.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9
[25] 杨婷婷,吴新宏,王加亭,等.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3):127-130
[26] 方精云,杨元合,马文红,等.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J]. 中国科学,2010,40(7):566-576
[27] 李裕元,邵明安,郑纪勇,等.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7,27(6):2279-2287
[28] 刘加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不能忽视草原的重大作用[J]. 草地学报,2010,18(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