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24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22
  

  • 全选
    |
  • 菌物学报. 2024, 43(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论文
  • 崔杨洋, 范雪萍, 郭龙洁, 杨祝良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6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报道了拟胶瑚菌属Tremellodendropsis的3个新种和焰耳属Guepinia的1新种。它们是梭孢拟胶瑚菌T. fusispora,长椭孢拟胶瑚菌T. oblongispora,隔担拟胶瑚菌T. transseptata和山地焰耳G. montana。这几个新种在中国西南地区真菌区系中较为常见,但过去曾误作为欧洲种处理。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等证据,证明我国西南的这些物种与欧洲或其他大陆的物种不同,是独立的物种。

  • 杨雨, Jayawardena Ruvishika S, 卢永仲, 谢述琼, 田兴国, 王家萍, 周思旋, 肖沅嫔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5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线虫草属是线虫草科中最著名的属,以其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众多昆虫病原真菌而闻名。尽管该属已报道了许多物种,但该属的多样性仍然是个谜。在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方法对在中国采集的4个线虫草属物种进行分类鉴定,包括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ITS、SSU、LSU、RPB1、RPB2和TEF1α)以及形态学评估,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为这些新发现的物种提供了图解描述和分类讨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线虫草属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 谢雪娇, 吴芳, 李守勉, Vlasák Josef, 张旭, 田景花, 李明, 李国杰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30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灰树花是中国具有较高食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国内外学界过去多认定其学名为Grifola frondosa。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自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的45份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多基因联合分析的研究显示了对应各大洲灰树花菌种的高支持率分支,表明不同地域灰树花的遗传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分离自我国的灰树花菌种均属于东亚分支,欧洲和北美分支的成员在中国尚未发现分布。因此,东亚分支应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物种。东亚地区的灰树花过去在日本曾经被描述为白树花G. albicans,而且该种曾经被认为是欧洲灰树花G. frondosa的同物异名,因此,东亚分支的物种学名应该是白树花G. albicans。由于中国多数野生和栽培灰树花菌盖颜色较深,故将其命名为白树花的一个新变型G. albicans f. huishuhua,并指定了该变型的模式标本和菌种(凭证标本HBAU15778,凭证菌株HBAU LM502)。

  • 李挺, 李泰辉, 邓旺秋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7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鬼笔属真菌是大型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分类学地位。我国是鬼笔类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分布了约占世界已知鬼笔物种数量的1/4,但鬼笔属真菌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过去报道的鬼笔属物种32种,有些分类单元是存在争议的。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凭证标本,确定我国分布的鬼笔属真菌25种,其中17种有ITS分子序列,15种有LSU分子序列。有7种属于无分布种或待定种。本研究为鬼笔属真菌的分类学研究、栽培和鉴定提供参考。

  • 朱力扬,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300.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刺毛鬼伞属Tulosesus是鬼伞类真菌中已知物种数量仅次于拟鬼伞属Coprinopsis的第二大属,其主要特征为菌盖和菌柄均具囊状体,此前一直被认为是小鬼伞属Coprinellus的成员,直到近期才作为属级分类单元独立,然而其系统学位置和框架仍存争议。2021-2023年我们对该类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野外调研,共发现20余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0种,本研究对这些新记录种进行描述并绘制线条图,分别为短毛刺毛鬼伞Tulosesus brevisetulosus、织篮刺毛鬼伞T. canistri、灰白刺毛鬼伞T. cinereopallidus、褐囊刺毛鬼伞T. fuscocyetidiatus、灰糠刺毛鬼伞T. marculentus、半透刺毛鬼伞T. pellucidus、斜孢刺毛鬼伞T. plagioporus、沙生刺毛鬼伞T. sabulicola、塞斯刺毛鬼伞T. sassii和绒幕刺毛鬼伞T. velatopruinatus。联合ITS和LSU片段,对该属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Tulosesus单系,由3个独立的亚属级分支构成,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阐明该属的属下各分支的特征。

  • 朱安红, 张秋月, 罗凯月, 何双辉, 马海霞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65.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热带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多样性的植被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对云南省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2 100余份馆藏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研究,共鉴定发现大型木生真菌668个种,隶属于2门、17目、67科、245属,其中1个新科、4个新属和64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云南省热带地区的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物种组成分析表明: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4科,分别为多孔菌科、锈革菌科、炭角菌科、齿耳菌科、木耳菌科、炭团菌科、皮孔菌科、原毛平革菌科、皱孔菌科、小菇菌科、白肉迷孔菌科、裂孔菌科、韧革菌科和花耳科,共500个种,占总数的74.85%;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锈革菌属、炭角菌属、栓菌属、灵芝属、褐孔菌属、干皮菌属等34个属,共336个种,占总数的50.30%。云南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属级和种级成分主要以热带分布为主,说明该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在所有种类中,共有27个种为食用菌,75个种是药用菌,6个种是有毒菌类,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庹拥兰, 胡佳君, 李玉, 张波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330.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森林中大型真菌群落的季节性动态仍不清楚。在2019-2021年的7-9月对保护区内不同季节5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大型真菌标本进行系统采集,并分析了5种森林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同时对选定的5种典型植被类型样地的环境变量和大型真菌群落进行了评估。通过标本系统采集,共收集大型真菌标本1 325份,经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为293种,隶属于2门6纲18目68科125属。通过群落多样性分析发现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科(物种数≥10)有6个,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红菇科Russulaceae (37种,12.63%)、鹅膏科Amanitaceae (26种,8.87%)、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20种,6.83%)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 (19种,6.48%)等;优势属(物种数≥5)有16个,其中占比较高的为乳菇属Lactarius (19种,6.48%)、鹅膏属Amanita (16种,5.46%)、红菇属Russula (16种,5.46%)和丝膜菌属Cortinarius (14种,4.78%)等。从红松林到蒙古栎林大型真菌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物种累积丰度:蒙古栎林>阔叶混交林>蒙古栎-红松混交林(蒙古栎为优势树种)>红松-蒙古栎混交林(红松为优势树种)>红松林。伞菌(204种,69.62%)是集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分布在蒙古栎林中(集中发生在八月),该类群受到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和蒙古栎覆盖率影响,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真菌群落偏好于蒙古栎覆盖率相对较高的森林类型。因此,保护蒙古栎林有益于维持集安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

  • 王科, 杜卓, 郭耀宾, 刘铁志, 谢孟乐, 赵明君, 刘冬梅, 李国杰, 魏铁铮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31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京冀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区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对于真菌多样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团队对该地区12个区县的40个采样点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大型真菌调查,共采集标本1 200余份。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共鉴定发现345个物种,隶属于2门、5纲、20目、64科、138属,其中37种和1个变种为中国首次报道。对上述物种开展区系分析和资源评价,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等11个科为优势科;在资源价值方面,有食用菌43种,药用菌56种,以及毒菌27种。上述结果可为该地区大型真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

  • 姜雨含, 王科, 黄嘉茂, 边禄森, 员瑗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96.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部分种类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大型真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但过去对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的研究则更为缺乏。本研究对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多样性和区系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大型真菌14目67科126属208种,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优势属依次为裸脚伞属Gymnopus、靴耳属Crepidotus、黏滑菇属Hebeloma和乳菇属Lactarius

  • 王晶, 刘冬梅, 张菁, 王敏, 邓春英, 文庭池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62.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武陵山区西部优先区的赤水市、习水县、务川县、印江县、江口县及重庆市南川区6个区域开展了大型真菌的调查和评估,分析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优势科属种的数量和分布、物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及物种多样性现状。研究发现,该地区分布大型真菌1 148种,隶属于2门13纲26目91科304属,新增武陵山西部优先区新记录物种784种。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等,科内种数占总种数的81.27%;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鹅膏属Amanit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等,属内种数占总种数的48.69%;在地理分布上,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是该地区最常见的物种,分别含有763种和230种,分别占总数的66.46%和20.03%,中国特有种93种,占总种数的8.1%;受威胁、易危、近危种共29种,仅占总物种的2.52%;本研究为保护和管理该地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韩西茜, 曹槟, 贺茂强, 朱新宇, 李贾鑫, 王诗慧, 杨文强, 刘冬梅, 赵瑞琳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304.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沙鲁里山系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中部,海拔高差悬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复杂且特殊的气候、地理地貌、植被条件及演化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对沙鲁里山系所辖的8个自然保护区、辐射8县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调查,共采集标本3 633份。通过DNA条形码测序、形态学检测及部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进行标本鉴定,共鉴定出大型真菌503种,隶属于19目73科162属,包括沙鲁里山系新记录种395个及中国新记录种18个,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光柄菇科Plute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等14科为优势科,占物种总数的62.22%;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鹅膏属Amanita、口蘑属Tricholoma等18属为优势属,占物种总数的54.27%。沙鲁里山系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56.7%)和北温带分布属(37.6%)为主,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4.9%)。大型真菌资源评价表明,沙鲁里山系共有食用菌60种、食药用菌54种、药用菌20种以及毒菌79种,其中新增的分别有50、38、9和62种。本研究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武英达, 杨知融, 员瑗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77.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分解和火干扰是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木生真菌作为分解者在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火烧迹地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又为木生真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和生态习性。调查发现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共15目68科154属248种,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103种、小兴安岭126种、长白山148种,优势科均为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3个火烧迹地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34个和33个。在寄主偏好性、区系地理成分方面,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均表现出相似比例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寒温带区系特征。物种出现频次方面,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虽然数量不同,但其比例相似,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和小兴安岭火烧迹地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组成的比例更相近。通过比较分析3个不同过火时间和气候特征的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寄主偏好性和区系地理成分,发现火干扰和不同恢复时期对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影响,而植被类型和气候是影响木生真菌区系组成的主要因素。

  • 汪婷, 常晓云, 黄勃, 李增智, 陈名君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43.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一类动物的总称,蜘蛛病原真菌是以蜘蛛为寄主的一类病原体。蜘蛛病原真菌不仅在持续控制蜘蛛种群和维护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一些种类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蜘蛛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结合经典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方法,依据虫生真菌新的分类系统对标本及分离菌株进行物种鉴定,确定蜘蛛病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从全国各地采集到蜘蛛病原真菌标本80份,共发现有2科8属21种,其中新种3个(已发表),未知种7个,新记录种1个。其中,紫孢菌属是优势属,相对多度达26.25%;其次是球束梗孢属,相对多度为20.00%;而刺束梗孢属仅1种1株。本研究将部分类棒束孢重新修订为刺束梗孢和鳞翅虫草属,并重点描述了中国新记录种—灰绿孢菌。此外,本研究收集了全球已发表的蜘蛛病原真菌相关文献,统计所有已发表的菌种,共计18属119种,均分布在子囊菌门Ascomycota,肉座菌目Hypocreales。多数种类分布在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约12属106种;少数分布在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4属11种;生赤壳科Bionectriaceae有1属1种,分类地位介于线虫草科与麦角菌科之间的未确定属绿孢菌属Chlorocillium v1种。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尚未发现。

  • 黄海思, 邵元元, 丁承培, 郑海富, 韦秋路, 黄福常, 刘斌
    菌物学报. 2024, 43(3): 230208.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23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集于桂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木材腐朽菌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报道4个中国新记录种:有根刺革菌Rhizochaete radicata、拟白边干皮孔菌Skeletocutis subalbomarginata、卵孢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ovoidospora和肿丝大孔菌Megasporoporia inflataR. radicata的主要特征为担子果膜质、有裂纹;菌丝系统单系型,囊状体呈纺锤形,担孢子近卵形至椭圆形。S. subalbomarginata新鲜子实体呈红棕色;囊状体近纺锤形,具隔膜,担孢子窄腊肠形。F. ovoidospora硬木质,多年生;囊状体纺锤形,担孢子卵圆形或圆形。M. inflata一年生,菌丝在KOH试剂中变得肿大。本研究提供了4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另外,采用ITS或nLSU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形态学鉴定提供分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