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病毒的研究I.发生在我国的香菇病毒

于善谦,王鸣岐,张若平,蔡同润,沈中霞

菌物学报 ›› 1985, Vol. 4 ›› Issue (2)

PDF(579 KB)
中文  |  English
PDF(579 KB)
菌物学报 ›› 1985, Vol. 4 ›› Issue (2)

香菇病毒的研究I.发生在我国的香菇病毒

  • 于善谦 王鸣岐 张若平 蔡同润 沈中霞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 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am,长度多为l(10--200nm 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ran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x100--300a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 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一16nm的棒状颗粒。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于善谦,王鸣岐,张若平,蔡同润,沈中霞. 香菇病毒的研究I.发生在我国的香菇病毒[J]. 菌物学报, 1985, 4(2)
PDF(57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