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最新录用


说明:以下列出经编委会审查通过,被本刊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 其个别内容、版式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 请以最后发表为准。本刊已经为这些文章分配了文章唯一和持久的doi,您可以使用doi直接引用本文。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张红芳,何刚,孙启彪,季晓红,何贞英,欧阳建萍,康美如,陈晔
    .
    为探明丹霞地貌区崖顶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生态分布规律。本文以江西龙虎山崖顶常见植物刺柏、马尾松、青冈栎、檵木、乌饭树、鸭跖草、苦槠、辣木树和香附子等9种植物的根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组织分离方法分离DSE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研究丹霞地貌区崖顶常见植物DSE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9种植物根部99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纯化出404株菌株,经鉴定隶属于45个分类单元。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拟内孢霉属Endomycopsis、曲霉属Aspergillus、头囊霉属Ascocybe为优势属群,属种组成在不同植物中存在差异,且内生真菌属的数目与植物优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9种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总分离率在0.51%-13.33%之间;各植物DSE Shannon指数在0.0743 -1.0400之间,与植物优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差异明显;Simpson指数较高(均值>0.7)且Pielou指数较低(均值<0.4)表明DSE真菌在不同植物分布不均匀;相似性指数普遍不高,在0.071-0.467之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丹霞地貌区崖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多样性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在丹霞地貌等特殊生境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 温杨雪,赵博,罗巧玉,贾云龙,冯涛,王强
    .
    超载过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导致大部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呈现持续退化态势。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致使地上植物群落逐渐发生更替,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发生改变。本综述旨在探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分布特征、对近自然恢复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中已报道4目14属61种AM真菌,约占已知AM真菌物种的20%。高寒草地禾本科植物根围AM真菌物种丰度最高,而莎草科植物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最高。三种高寒草地植被类型中,高寒草原AM真菌丰度最高(33种),山地灌丛草原次之(32种),高寒草甸最低(22种)。高寒草原以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和闪亮和平囊霉(Pacispora scintillans)为优势种,山地灌丛草原以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为优势种,高寒草甸以光壁无梗囊霉(A. laevis)、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和闪亮和平囊霉(P. scintillans)为优势种。高寒草地土著AM真菌与植物构建的菌根网络可以通过调节营养元素吸收、分配,促进植物建植和生长;但是毒杂草入侵可以改变土著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菌根网络,限制本地植被的实际生态位扩张。退化高寒草地中,AM真菌群落具有高的环境适应性和恢复力,其不仅调控地上植物群落建植和多样性,同时AM真菌建植也增加了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产生,进而协同改善地下土壤微生态系统,为退化高寒草地早期植被恢复塑造土壤生境。因此,AM真菌在退化高寒草地近自然恢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
    采自滇西北地区的两份野生大型真菌标本,通过形态学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柳生金针菇Flammulina rossica和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以分离纯化保藏的菌株Mdr-02和Mdr-09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温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从中挑选出4个较优因素的3个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柳生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豆饼粉,最佳无机盐为碳酸钙,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pH为6.0;金针菇菌丝最适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pH为6.0。此外,本研究首次成功驯化了柳生金针菇并获得了一株可选育的金针菇菌株,将有利于为野生金针菇种质资源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 汪乔,王丽,朱孟娟,王祥锋,杨晓君,郭玉峰,周婷
    .
    以3种林木枝条废弃物(金银花枝条、松木、杨木)作为栽培基质,对4株综合性状较优异的秀珍菇菌株进行栽培,测定不同栽培基质的秀珍菇子实体中粗蛋白、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糖及5′-核苷酸组成与含量,研究不同菌株、不同栽培基质下秀珍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及呈味物质的含量,以柞木+棉籽壳传统栽培基质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不同栽培基质之间秀珍菇的营养成分及呈味物质都具显著差异,其中以金银花枝条作为栽培基质时,菌株P2、P3、P45子实体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在4种基质中最高;以松木作为栽培基质时其游离氨基酸总量在4种基质中普遍最高;所有样品中的等鲜浓度值(EUC)范围为73.52-153.43g MSG/100g,其中以金银花枝条为基质的菌株P3子实体EUC值最高,而以柞木+棉籽壳为基质的菌株P7子实体EUC值最低。本研究可为基于各地农林废弃物开展秀珍菇的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梁锐,唐庆九,王金艳
    .
    灵芝药品大多以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为原料,为快速准确测定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中及相关产品中三萜的含量,建立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HPLC分析测定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柱和洗脱条件,优选出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冰醋酸水溶液(0.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2nm,柱温30°C,该条件下灵芝酸A、灵芝酸F等10种灵芝酸得到较好的分离。方法学考察显示该分析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5%,可以用于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等10种灵芝酸的的定量检测。通过对灵芝子实体原料、水提物和市售灵芝产品中10种三萜类成分分析发现,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中均含有这10种三萜,含量为2.52-6.83%,较子实体原料大幅提高,市售的灵芝产品中的三萜含量为0.27-0.84%。该方法的建立为灵芝水提物及其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 王生萍,杨郭林,陈娟,蒋先芝,旺姆
    .
    探究西藏不同地区藜麦种子内生真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丰富藜麦种子相关微生物的可利用资源,对于微生物资源利用和藜麦病害的生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西藏不同海拔三个地区:日喀则,拉萨,林芝的藜麦种子,利用传统分离方式进行了真菌的培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从46份藜麦种子中共分离出947株真菌,经 ITS 序列分析结合形态观察鉴定为1门9目12科26属77种;其中所有的真菌都归类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菌株数量相对多度最高的三个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40.2%),镰刀菌属Fusarium(17.4%)、茎点霉属Phoma(13.9%)。按照多样性指数,日喀则地区的青稞内生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拉萨和林芝两个地区。
  • 胡小平,刘涛,秦君,王春生,商文静
    .
    大丽轮枝菌可侵染棉花、马铃薯、番茄等660种寄主植物,引致黄萎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了解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前期棉花提取物诱导大丽轮枝菌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上调表达的线粒体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VdGut2(VD592_6958_Chr4)和胞质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VdGpd(VD592_10256_Chr2),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两个VdGut2敲除突变体菌株的产孢量较野生型菌株分别下降了67%和72%,病情指数分别下降了70%和51%,菌落生长速率也显著下降;VdGpd过表达菌株产孢量较野生型菌株下降了40%,病情指数下降了63%,但在甘油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显著上升。因此,VdGut2促进了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碳源的利用以及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过程,VdGpd抑制了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和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却促进了甘油的代谢。
  • 孙晓梅,赵彦翔,黄金光
    .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该病害的致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目前,使用杀菌剂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杀菌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s)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作用靶标是β2微管蛋白。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赤霉病菌中β2微管蛋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互作机制,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获得了禾谷镰孢菌β2微管蛋白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将β2微管蛋白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2微管蛋白第198位苯丙氨酸和第236位缬氨酸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直接互作形成氢键,第50、134、165、167、198、200、236、237、239、240、250、253、257、314位氨基酸形成药剂结合口袋。通过比较β2微管蛋白与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结合自由能发现,与其他3种杀菌剂相比,β2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结合自由能最小(-5.72 kcal/mol),说明其与多菌灵互作亲和力更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禾谷镰孢菌对4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EC50值,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的EC50值分别为0.772 mg/L、0.862 mg/L、1.088 mg/L、13.266 mg/L,该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强于其他3种杀菌剂,与分子对接结果相吻合。
  • 曹槟,林汝楷,刘冬梅,赵瑞琳
    .
    “苇菇”是主产于新疆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湖泊周边的芦苇或红柳林内,埋生或半埋生在土壤中。本研究共采集和收集相关标本91份,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宏观形态特征相似的“苇菇”标本并非一个物种,而是分属于蘑菇属Bivelares组的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中华美味蘑菇A. sinodeliciosus和拟柏氏蘑菇A. subperonatus;及Nigrobrunnescentes组的丁香蘑菇A. padanus。本文对“苇菇”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种检索表。其中大肥蘑菇、拟柏氏蘑菇和丁香蘑菇在我国和欧洲等地均有分布,而中华美味蘑菇仅在我国有报道。据此,依据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结合中华美味蘑菇的分布实地调查结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 MaxEnt)开展了对中华美味蘑菇分布区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在我国主要为新疆天山山脉南北两侧、西藏西南部、青海海西州、甘肃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预测国外适生区域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物种分布模型涉及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显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最暖月最高温是影响中华美味蘑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域狭窄,为狭域种,建议应加强相关资源的保护,并积极拓展其可持续利用途径以降低对野生状态下中华美味蘑菇子实体的过度消耗。
  • 姚春馨,田果廷,王晖,姚远,孙跃明
    .
    ‘高原云耳3号’由采自云南保山大平坦山区的一株野生黑木耳,通过驯化栽培、组织分离等多代自然选育获得。子实体大小中等,耳片中间层厚、腹面和背面易分离;呈浅口圆碗状,有光泽,质地柔软,无耳脉。采用小孔栽培,开口10d左右现芽,出耳温度10-26℃。产量高,抗逆性强,是性状较好的一个中早熟中低温型品种。适宜海拔1 000-2 000m的低纬高原地区规模化栽培。
  • 范卫锋,邹园生,李文佳,李皓翔,汪小东,梅全喜,钱正明
    .
    为了探究冬虫夏草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冬虫夏草抗肾纤维化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对关键的化合物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冬虫夏草共有22个化合物和364个靶点参与治疗肾纤维化,蛋白互作(PPI)分析出IL-6,TNF,MAPK3,EGFR,SRC,CASP3和MAPK1等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治疗肾纤维化过程中,其核心化合物金色酰胺醇酯、啤酒甾醇、酒渣碱、花生四烯酸、11,14-二十碳二烯酸与PIK3CA、PIK3CB、PIK3CD、MAPK1、MAPK3、RELA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减缓肾纤维化,为其抗肾纤维化临床使用提供了依据。
  • 许瀛引,谢丽源,张志远,彭卫红,何晓兰,唐杰
    .
    联合使用微酸性电解水和紫外光 (SAEW+UV) 处理食品是一种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20℃条件下,观察经SAEW+UV处理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采后 9 天内品质的变化。SAEW+UV处理能减少羊肚菌表面附着的细菌和真菌数,提高羊肚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羊肚菌储存过程中褐变及质地软化,而对羊肚菌失重率、风味和营养成分无明显作用。转录组分析发现,SAEW+UV处理能上调羊肚菌涉及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壁降解、细胞凋亡和黑色素合成的基因表达,该结论与上述品质分析结果一致。综上,SAEW+UV处理能够延长羊肚菌的保鲜期。
  • 白静,陈明杰,唐利华,杜军华,冯志勇,张津京,陈辉
    .
    抗氧化酶和抗氧化活性物质是羊肚菌 Morchella 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因子,高/低温度下,菌丝会通过增加相应酶活性来减少对自身的损伤。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羊肚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H2O2含量、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通过对羊肚菌菌丝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后发现,在5-25℃的温度区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老化速度加快。研究抗氧化酶活性发现, SOD、GPX和GR在低温下的活性更高, CAT 在高温下活性更高。高温也会促使抗氧化活性物质,如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此研究还发现,温度越高,羊肚菌菌丝积累更多活性氧(O2-和H2O2)和MDA,从而加快菌丝老化。因此,羊肚菌在高/低温度下通过启动不同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活性物质来缓解菌丝损伤,对羊肚菌抗氧化酶基因的初步研究为羊肚菌栽培条件优化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 孙剑秋,余知和,王龙,臧威
    .
    基于形态学和CaM、Rpb2及rDNA ITS1-5.8S-ITS2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界定篮状菌属岛篮状菌组(Talaromyces sect. Islandici)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螨生篮状菌(T. acaricola)、根篮状菌(T. radicus)和哒叻篮状菌(T. tratensis)。螨生篮状菌生长局限,产生绒状菌落,在MEA上产生稀疏的灰绿色分生孢子,菌丝体呈淡绿黄色,帚状枝双轮生、三轮生和不规则生,排列不紧密,瓶梗安瓿形,分生孢子梭形至椭球形,壁光滑。根篮状菌生长较慢,但在37℃正常生长,形成致密短絮状菌落,菌丝体绿黄色,分生孢子稀疏,灰绿色,帚状枝双轮生,排列紧密,瓶梗圆柱形至披针形,分生孢子椭球形,壁光滑。哒叻篮状菌生长缓慢,在25℃、7天培养后未产分生孢子,菌丝体呈浅橙黄色,产生适量橙黄色裸囊壳,子囊孢子椭球形,壁光滑至稍粗糙。
  • 杨雄,赵长林
    .
    本研究旨在实现香樟范氏孔菌Vanderbylia cinnamomea的袋料栽培驯化及筛选其最佳培养配方,揭示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发育特征。选取工业大麻秸秆、天麻废弃菌材、杨木、栎木为培养料,共设置8种配方开展试验,期间观察不同时期子实体生长发育特征。香樟范氏孔菌驯化试验结果表明:1)工业大麻秸秆和天麻废弃菌材无法实现香樟范氏孔菌的袋料栽培,而工业大麻秸秆配方可产大量菌丝但不产生子实体,其菌丝萌发时间短、菌丝生长速度快;2)以杨木、栎木为栽培基质,可产生子实体,实现该药用真菌的栽培驯化;结实配方:栎木屑70%,玉米芯20%、辅料10%,温度25℃左右,菌丝满袋后全开口开袋,湿度90–95%,早晚通风一次,补充散射光,该条件下成功驯化最大体积子实体。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生长发育特征揭示:子实体原基呈白色凸起状,继而呈球状,后体积渐膨大,渐生成菌孔,其颜色由白变浅黄至褐色,32d后停止生长,子实体发育成熟。
  • 李伟,郭绍霞,邢丽君,翟彦霖,李文彬,李敏,刘润进
    .
    A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tall fescue (Festuca elata ‘Crossfire II’) inoculated with or without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us Funneliformis mosseae. Plant biomass, defense enzyme activities, phosphorus (P) uptake and available cadmium (Cd)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in tall fescue plants grown in soil with Cd added at 0, 5, 15 and 30 mg/kg. As the Cd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nd mycorrhizal relative dependency of the tall fescue increased. The presence of AM fungi improved P transportation from roots to the shoots, which helped the plant accumulate more P in the shoots. In ad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were largely induced by the AM fungi and Cd stress in the tall fescue plants. In particular, the catalase activity in AM fungus inoculated pla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non-inoculated control.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inoculated pla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plants under Cd stress. Inoculang F. mosseae greatly enhanced the Cd enrichment capacity of the host plants and was conducive to fixing heavy metals withi roots, and reducing Cd content in the shoots compared to the non-inoculated control. This study shows that tall fescue inoculated with AM fungi has good potential as a Cd phytoremediator.
  • 张波,叶雷,周洁,谭伟,李小林
    .
    毛木耳新品种‘昊阳黄背2号’是以采自什邡市龙泉山的野生毛木耳子实体经系统选育而成,适宜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等种植毛木耳的区域栽培。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30℃,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25-28℃。耳片呈耳形或不规则形,子实体丛生;耳片边缘光滑,颜色深红褐色。平均每袋干耳产量为203g。
  • 管婉,储婷,鲍大鹏,李福后,唐利华
    .
    为了解活氧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光诱导香菇菌丝后熟转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自噬细胞学特征,以工厂化香菇菌株KS11为研究材料,分析其在菌丝后熟转色过程中4个时间点(30、45、60、75天)的活性氧含量(ROS)、丙二醛(MDA)含量、NADPH氧化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外源活性氧和DPI的表型试验,并对该过程菌丝细胞的自噬特征变化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1)H2O2作为主要的活性氧在菌丝后熟转色形成中呈现动态变化,后熟转色过程中不断积累升高,并在转色中后期的60天呈高峰值。(2)NADPH氧化酶活性与H2O2含量呈紧密正相关。(3)外源施加一定浓度H2O2显著促进香菇菌丝后熟转色,且DPI作为NADPH氧化酶抑制剂显著抑制了香菇菌丝的后熟转色。(4)香菇菌丝后熟转色过程中,细胞自噬特征逐渐增强,并在转色中后期(60天)最显著。上述结果表明香菇菌丝后熟转色过程中,H2O2等活性氧对该过程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可能参与了光介导香菇菌丝后熟转色过程中的自噬进程。
  • 郭东东,耿雪冉,常明昌,孟俊龙,雷佳钰,彭志杰,刘荣柱
    .
    摘 要: 以热水浸提后的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子实体残渣为原料,提取碱溶性多糖。通过模拟体外消化与厌氧发酵试验,探究碱溶性多糖的消化特性以及对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模拟唾液和胃肠消化液后,多糖的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分子量降低(从14.04±0.21到10.48±0.26)kDa,还原糖含量升高(从0.06±0.01到0.92±0.01)mg/mL。在体外厌氧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的OD600显著性增加(p<0.05),而总糖含量和pH显著性降低(p<0.05),短链脂肪酸(SCFAs)总量从1.4±0.06mM升高至7.90±0.16mM。
  • 陈健斌,胡光荣
    .
    基于形态学和化学研究发现中国蜈蚣衣科地衣中的5个新纪录种:美洲哑铃孢、红髓外蜈蚣叶、狭叶红髓黑蜈蚣叶,毛裂芽黑蜈蚣叶和变白蜈蚣衣。对每个种的分类学特征给予了描述和讨论,并提供形态特征图。所有研究的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 周雪,袁鹏宇,安霜,陈鹏至,陈幽幽,杨晓敏,李宗菊
    .
    云南黑松露为云南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其大多与云南松共生,为外共生菌根真菌,因其共生机理研究薄弱,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本文运用核磁共振(1H-NMR)和气相质谱(GC-MS)两种技术,对新鲜黑松露成熟子实体及其共生云南松的小分子活性代谢产物、其间的差异物质及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互为补充,扩大了检测范围;在松露及松根中分别共检测到了苏氨酸、松醇、甘露二糖、延胡索酸、茶碱和表儿茶素等64个及45个化合物;松露与松根的差异物质有苏氨酸、肌氨酸、葡萄糖、甜菜碱、山梨醇、肌醇、琥珀酸、海藻糖及果糖,这些物质涉及到的相关代谢通路以碳代谢及氮代谢为主。本研究为探明黑松露与其共生松树的共生机理,为今后黑松露相关药物的开发及人工培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贤成,陶飞,李海源,杨家荣,高立强
    .
    为了揭示苹果抗病品种秦冠在组织细胞学水平抗苹果黑星病特征,本研究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在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接种侵染寄主后,系统观察抗病品种秦冠和感病品种嘎啦叶片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黑星菌分生孢子悬浮液(5×105个孢子/mL)接种秦冠和嘎啦叶片48h后,病菌沿叶脉生长扩展,其菌丝既可以从叶片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侵入。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秦冠叶片的角质层厚度明显高于嘎啦,其中秦冠角质层平均厚度为1.75μm,嘎啦为1.06μm。接种后14d,发现黑星菌菌丝在嘎啦叶肉细胞间扩展,导致栅栏组织细胞萎缩,排列松散,叶绿体变形受损,细胞内出现较大淀粉粒和胞内物质外渗流失;然而秦冠也有与嘎啦相类似的现象发生,但其叶片组织和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小于嘎啦。接种后21d,嘎啦叶肉细胞内可见大量的细胞坏死,主要表现为细胞器消解,液泡消失,细胞颜色变深;而秦冠叶肉细胞仅表现出细胞畸形,细胞质流失,有的产生空胞。以上结果表明,秦冠在组织和细胞学上对苹果黑星病具有抗侵染、抗扩展和延缓病程发展的作用,可以作为苹果黑星病抗性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 杨亚丽,李松,沈涛,李涛,史云东,王元忠
    .
    为探明茯苓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采集了云南省11个州、市42个居群的茯苓样本,分析了其菌核与表皮中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茯苓菌核中C、N、P的含量分别为40.24%~43.58%、0.176%~0.532%和0.020%~0.077%;C:N、C:P和N:P的范围分别为93.23~279.42、1342.00~5571.32和8.11~44.62;茯苓皮中C、N、P的含量分别为29.86%~48.71%、0.229%~0.895%和0.027%~0.107%;C:N、C:P和N:P的值分别为49.90~206.53、884.74~4290.89和8.35~41.41,茯苓菌核与表皮中C:N:P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3317:18:1和2318:22:1。(2)茯苓菌核中碳含量与表皮无显著差异,氮、磷含量均低于表皮(p<0.01)。野生品与栽培品茯苓相比,除菌核碳含量、茯苓皮C:N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品茯苓的氮含量显著的高于栽培品,磷含量显著低于栽培品。(3)茯苓菌核中C含量与纬度显著负相关,N含量与经度极显著正相关,C:N与经度极显著负相关,N:P与经度显著正相关;茯苓皮中C、N含量与经度显著正相关;碳、氮、磷的含量与海拔无相关关系。结论:茯苓中碳的含量与其他真菌较为接近,氮和磷的含量明显偏低;在栽培条件下茯苓的生长可能受到氮或氮、磷的共同限制。
  • 朱丽娜,刘艳芳,张红霞,李传华,张忠,周帅,高新华,唐庆九
    .
    采用麦粒(W)、麦粒加蚕蛹粉(WW)、大米(R)、大米加蚕蛹粉(RW)的配料栽培方式,以及蚕蛹(CY)活体接种栽培方式培养蛹虫草子实体,比较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及核苷、游离糖醇和小分子糖类含量。结果表明:培养基和栽培方式影响蛹虫草多糖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分布,蚕蛹(CY)活体接种栽培方式培养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含量为6.1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含量 (2.75%~3.63%);蚕蛹(CY)上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中核苷类成分含量最高,以麦粒为培养基的处理中核苷含量显著高于以大米为主要培养基的处理,并且添加蚕蛹粉后的处理子实体中尿苷、鸟苷、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显著上升;在以大米和麦粒为主要培养基的处理中,海藻糖含量都较高,为20.07%~23.40%,而在蚕蛹上培养得到的子实体(CY)中海藻糖含量仅为8.41%;添加蚕蛹粉后子实体中甘露醇含量显著降低。各成分含量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对子实体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在蚕蛹上培养的蛹虫草综合评分最高,麦粒为主要培养基培养的蛹虫草品质好于大米为主要培养基的,且添加蚕蛹粉的处理优于未添加的处理
  • 李海蛟,章轶哲,司静,戴玉成
    .
    2016年8月25日,11名来自云南和四川的务工人员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误食了一种从栎树Quercus sp.林下采集的黄色野生蘑菇而导致中毒,不幸的是,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依然造成了4人死亡!后经过我们调查发现造成此次中毒的元凶是剧毒的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 S. Imai。黄盖鹅膏在云南省也俗称“黄罗伞”,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鹅膏科。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黄盖鹅膏在我国北京、河北、山东和贵州至少引发了9起中毒事件,造成47人中毒,7人死亡,是我国最著名的剧毒蘑菇之一。
  • 司静,章轶哲,李海蛟,戴玉成
    .
    大自然中存在着这样一类虽然外形漂亮但误食后却能导致人类死亡的隐形杀手——剧毒蘑菇!本文就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剧毒蘑菇即致命鹅膏的命名过程、分布、形态特征、毒性及中毒症状、如何避免误采误食、误食后如何救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意在为科普毒蘑菇知识、减少中毒事件发生、提高安全意识和熟悉中毒救治措施。
  • 王立松
    .
    本文考证了中国先秦时期到清末古籍中对“地衣”的解释;其中有共生学意义的“地衣”一词,是清代李善兰的《植物学》一书中被提出。
  • 秦文韬,庄文颖
    .
    对来自北京、黑龙江、河南、湖北的木霉属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报道了该属 4 个中国新记录种:赤杨木霉 Trichoderma alni,近渐绿木霉 T. paraviridescens,普丽西拉木霉 T. priscilae 和西蒙斯木霉 T. simmonsii,并提供了其宏观和微观特征的详细描述及图示。基于联合 rpb2 和 tef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为确定上述种的分类地位提供了佐证。此外,研究表明近深绿木霉 T. paratroviride 在我国广泛分布。
  • 唐利华,鲍大鹏,万佳宁,李燕,王莹,谭琦
    .
    转录因子在真菌环境响应及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研究光诱导香菇菌丝转色过程中的转录因子表达变化。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 在光照条件下转色的菌丝(313C)与未转色的菌丝(313W)相比,香菇菌丝中共有68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在转录水平, 48个转录因子上调表达, 20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转色的菌丝(313C)与未转色的菌丝(118)相比,香菇菌丝中有80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在转录水平上, 49个转录因子上调表达, 31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这些表达差异的转录因子包括WD40、MADS-box、MYB和GATA等家族。另外,样品的两两比较中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既存在部分重叠, 也表现特异性。其中,313C/313W中有14个特异差异表达转录因子, 313C/118中有26个特异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重叠的转录因子有64个, 其中有39个在转录水平上调表达,15个在转录水平下调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几个转录因子进行了表达检测, 其中部分转录因子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基本相同。
  • 张冬雪,熊婷,王晓玲,刘高强
    .
    比较了热水回流法、热水-酶回流法、超声波法以及超声波-酶水解法等4种提取方法对灵芝菌丝体中β-葡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酶水解法所得β-葡聚糖的得率最大,影响提取的关键因素为超声波功率(A),水料比(B),pH(C)和加酶量(D)。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这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因素A、B、C对β-葡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因素D和所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P>0.05)。通过回归拟合,建立了预测灵芝β-葡聚糖提取的多项式模型。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获得四个因素的最佳水平为:超声波功率 275.54W,水料比 25.62:1(v/m, mL/g),pH 7.17,加酶量 1.05%。经实际试验验证,在该条件下,灵芝菌体β-葡聚糖得率可达5.50 mg/g。
  • 郭英兰
    .
    摘 要:报道2种中国假尾孢菌,其中有1个新种,即寄生在海南地黄连 Munronia pinnata 上的地黄连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unroniae;另1个是中国新记录种, 即寄生在箅拔Piper lomgum上的胡椒生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iperigena。提供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图及与近似种区别的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 (HMAS)。
  • 张广志,张新建,李成云,李红梅,李哲,杨合同
    .
    报道木霉属7个中国新纪录种:厚木霉、地中海木霉、矩孢木霉、近渐绿木霉、多孢木霉、特里克木霉和渐绿木霉。厚木霉分离自上海;地中海木霉、矩孢木霉、多孢木霉和特里克木霉分离自新疆;近渐绿木霉和渐绿木霉分离自四川;结合ITS、tef1-α和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
  • 李亮,魏丽娜,崔佳琦,蔡柏岩
    .
    摘 要: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连作年限3个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44、垦丰16)接种Funneliformis mosseae,旨在探索F. mosseae如何影响大豆分枝期根系AM真菌菌群结构,从而缓解以及防止连作障碍带来的危害。试验采用Nested-PCR-DGGE技术,分析大豆根系AM真菌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根系中AM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优势度均呈现出增长趋势,说明接种F. mosseae对不同大豆品种根系AM真菌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试验为应用AM菌剂减缓连作大豆障碍,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 张超,汪雯瀚,杨焱,张劲松,冯娜,颜梦秋
    .
    本文利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鲍姆木层孔菌菌丝体化合物,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鲍姆木层孔菌大米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原儿茶醛、柚皮素和黄芩素三种化合物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原儿茶醛和黄芩素分别对SOCS3因子和TNF-α因子表达mRNA的抑制作用最强。原儿茶醛和黄芩素为鲍姆木层孔菌中有降血糖活性的化合物。
  • 张忠,周帅,刘艳芳,张劲松,朱丽娜,冯娜,唐庆九
    .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 (HSCCC)技术从蛹虫草子实体粗提物中分离制备高纯度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目标产物在溶剂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优化HSCCC分离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的溶剂体系,确定了以乙酸乙酯-正丁醇-1.5%氨水(1 :4 :5,v/v/v)为HSCCC的两相溶剂体系,并运用此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850 r / min,流动相流速为1.5 mL /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在250 min 内从200 mg 蛹虫草子实体粗提物中一步分离得到10.8 mg纯度99%的虫草素和6.1 mg 纯度98%的N6-(2-羟乙基)-腺苷。该方法简便、快速,为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的大量制备了建立基础。
  • 李国杰,李赛飞,赵东,文华安
    .
    红菇属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和研究价值的食药用真菌。从红菇属的资源和分类、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与应用研究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红菇属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态特征记录误差较大导致的鉴定不准确,分子系统学研究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只是涉及了少数种类的单基因片段。我国已报道的大量原初描述于欧洲和北美洲的种名是否在我国有分布尚存在争议,解决以上问题是今后红菇属研究的主要方向。
  • 张冬雪,王晓玲,刘高强
    .
    灵芝β-葡聚糖是灵芝多糖中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灵芝液体发酵β-葡聚糖的三个关键参数为:可溶性淀粉(A)40g/L,蛋白胨(B)8g/L,K2HPO4(C)1.5g/L。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因素及AB 、AC的交互作用对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建立的预测灵芝β-葡聚糖发酵的多项式模型为:Yβ-葡聚糖 = 8.68+0.22A-0.13B+0.096C+0.13AB+0.16AC+0.045BC-1.17A2-0.81B2-1.06C2。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获得三个关键因素的最佳水平为:可溶性淀粉40.47 g/L,蛋白胨7.86 g/L,K2HPO4 1.53g/L,在该条件下,灵芝菌体β-葡聚糖得率可达8.68 mg/g。
  • 徐亚飞,彭凡,王士娟,孟艳琼,林英任
    .
    摘 要:报道生于卵叶樟Cinnamomum rigidissimum枯叶上的齿裂菌属Coccomyces 一新种,即海南齿裂菌Coccomyces hainanensis。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图解和讨论。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
  • 姚锦爱,黄鹏,兰成忠,余德亿
    .
    盆栽榕树Ficus microcarpa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植物。为明确盆栽榕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从福建漳州盆栽榕树栽培基地采集炭疽病病叶,用传统病原形态学鉴定方法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认该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这是胶孢炭疽菌所致盆栽榕树炭疽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 查岭生, 文庭池, 康冀川, Kevin D. Hyde
    .
    文章报道了中国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真菌共计79种,隶属2科11属。并对其所涉及的寄主昆虫名称进行了规范与更新,且给出了各寄主的分类地位和中英文名称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