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草业科学,2011,28(8):1411-1415 [2] 李里, 刘伟.退化草地植物功能群和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1,19(6):917-921 [3] 刘洪来, 杨学东, 张靖云,等. 伊犁绢蒿荒漠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特征与载畜力研究[J].草地学报,2013,21(1):50-55 [4] 曹广民,龙瑞军.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J].草地学报,2009,17(1):4-9 [5] 张鹏,陈年来,张涛. 黑河上游山地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09,29(3):445-450 [6] 傅华,陈亚明,王彦荣,等.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4,24(3):469-476 [7]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 坡地黑土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碳损失量计算[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1):81-84 [8] 何志斌,赵文智,刘鹄,等.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6,26(8):2572-2577 [9] 胡启武,欧阳华,刘贤德. 祁连山北坡垂直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山地学报,2006,24(6):654-661 [10] 展争艳,李小刚,张德罡,等. 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42(5):777-782 [11] 高俊琴,雷光春,王建林,等. 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通报,2010,41(2):346-349 [12] 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等. 成都经济区不同地貌景观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储量估算[J].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0):1126-1133 [13] 蔡体久,辛国辉,张阳武,等. 小兴安岭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5):109-112 [14] 孙文义,邵全琴,刘纪远,等. 三江源典型高寒草地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72-2083 [15] 甘卓亭,张掌权,陈静,等. 黄土塬区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2010,30(8):2135-2140 [16] 访军,潘忠松,周凤娇,等.黔中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1):161-164 [17] 李志辉,李跃林,杨民胜,等.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分布特点及其活性变化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30-33 [18] 何斌,温远光,袁霞,等. 广西英罗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2,38(2):21-26 [19] 郑文教,王良睦,林鹏.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5,14(6):16-20 [20] 张成娥,陈小利. 森林砍伐开垦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8,17(6):18-21 [21] 何跃军,钟章成,刘济明,等. 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77-1081 [22]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等. 缙云山森林土壤酶活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J].林学科学,2001,37(4):124-128 [23] 秦嘉海,吕彪. 河西土壤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29-32 [24] 张金屯. 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3-174 [25] 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等.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06-109 [26]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27] 黎艳明,周毅,陈会智. 粤北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11,27(4):6-11 [28] 黄从德,张健,杨万勤,等.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3):1217-1225 [29] Lee C S, You Y H, Robinson G R.Secondary succession nd natural habitat restoration in abandoned fields ofcemtral Korea [J].Restoration Ecology,2002,10(2):306-314 [30] Andersont H.Microbial eco-physiological indicator to assess soil quality [J]. Agrioulture, Ecosystem and Eironment, 2003,98(1/3):285-293 [31] 王淑芳,王效科,张千千,等.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2558-2562 [32] 佩奇A L,米勒R H,基尼D R,等.土壤分析法[M].闵九康,郝心仁,严慧峻,等,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33] 李勇. 原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形成实质初探[C]//陕西土壤学会论文汇编.1987:53-54 [34] 杨远平. 毕节地区烟地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1):33-34 [35] 叶存旺,翟巧绒,郭梓娟,等. 沙棘-侧柏混交林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1-6 [36] 张旭辉,潘根兴.连续多年栽培叶用银杏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J].土壤通报,2004,35(1):21-25 [37] 樊军,郝明德.黄土高原旱地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Ⅱ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2):146-150 [38] 沈菊培,陈振华,陈利军,等. 草甸棕壤水稻田磷酸酶活性及对施肥措施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583-585 [39] 薛立,邝立刚,陈红跃,等.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3,40(2):280-285 [40] 杨万勤,王开运. 土壤酶研究动态与展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5):564-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