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邢韶华,林大影,袁秀,等.北京山区野生微管植物区系[J].生态学杂志,2006,25(6):671-676
[2] 周先容,何兴金,周颂东,等.重庆大木山木本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点[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5):624-631
[3] 贾鹏,熊源新,王美会,等.广西那坡县苔藓植物初步研究[J].广西植物,2011,31(5):627-635
[4] 雷霆,立建,张佳蕊,等.北京师弟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6):67-74
[5] 上官铁梁,张峰,樊龙锁.中条山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J].植物研究,2000,20(2):143-155
[6] 上官铁梁.恒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5):958-965
[7] 王荷生.华北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J].地理学报,1999,54(3):213-223
[8] 张宏达.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1980,1(1):89-98
[9] 谢永泉.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J].植物研究,1993,13(2):202-209
[10] 谢永泉.再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S):23-26
[11] 谢永泉.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在地球上不断“长大”—三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J].植物研究,1994,14(1):88-93
[12] 孙航,周浙昆.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来源[J].云南植物研究,1996,18(2):185-204
[13] 吴征镒,孙航,周浙昆.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型及其起源和分化[J].云南植物研究,2005,27(6):577-604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 四川植物志编委会.四川植物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6] 贺家仁,刘志斌.甘孜州高等植物[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
[1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18]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19]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Ⅳ(S):1-139
[20] Jaccard P. Distribution de la Flore Alpine: dans le Bassin des dranses et dans quelques regions voisines [M]. Rouge,1901
[21] 张镱锂.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J].地理研究,1998,17(4):429-434
[22] 马永红,池鸣.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6):1240-1246
[23] 徐亮,陈功锡,张代贵,等.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11):2307-2316
[24] 王幼平,溥发鼎,王萍莉,等.中国特有属—羌活属的系统分类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424-430
[25] 谢艳萍,孙航,聂泽龙.横断山区高山豆属的花粉形态及凉山高山豆的分类学地位[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34(4):326-332
[26] 应俊生,张玉龙.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7] 张晓丽,武宇红,赵静,等.邢台西部太行山区种子植物区系及与其它山区区系的关系[J].广西植物,2006,26(5):535-540
[28] 邓洪平,陈亚飞,谢大军,等.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3):543-547
[29] 贾毅立,王祥福,齐代华,等.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4):370-375
[30] 马克平,高贤明,于顺利.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J].植物研究,1995,15(4):501-513
[31] 高天刚.毛冠菊属的系统学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1
[32] 何新与.羽叶点地梅的谱系地理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33] 李文漪.中国第四纪植被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4] 施雅风,崔之久,苏珍,等.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5] 潘保田,王建民.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季风演化的黄土沉积记录[J].第四纪研究,1999(4):330-335
[36] 罗来兴,杨逸畴.川西滇北地貌形成的探讨[C]//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理集刊(第5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57
[37] 郭建强,彭东,曹俊,等.四川九寨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J].四川地质学报,2000,20(3):183-192
[38] 张博,陈隆勋,赵平等.青藏高原冬季大气冷源在海地气相互作用振荡中的作用[J].热带气象学报,2009,25(5):532-540
[39] 苏珍,施雅风,郑本兴.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川划分[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639-647
[40] 徐肖彬.利用宇生同生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沙鲁里山第四纪冰期事件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41] 王玉枝,张家祯,李秀云,等.横断山脉地区水文特征[J].水文,1983(3):41-54
[42] 李锡文,李捷.横断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3,15(3):217-231
[43] 李杰,郑卓,Rachid C,等.神农架大九湖四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化[J].地理学报,2013,68(1):69-81
[44] 朱诚,马春梅,张文卿,等.神农架大九湖15.753 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2006,26(5):814-826
[45] 陈健,陆鼎煌.中国季风气候区域的划分[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1(4):1-8
[46] 汤懋苍,沈志宝,陈有虞.高原季风的平均气候特征[J].地理学报,1979,34(1):33-42
[47] 徐淑英,高由禧.西藏高原的季风现象[J].地理学报,1962,28(2):11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