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晓辉. 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J]. 中国畜牧业,2016(9):27-29
[2] 吴端钦,唐守伟,朱四元,等. 饲用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15(7):35-37
[3] 李凤玲,郭长华. 杂交枸树叶粉营养成分测定与饲用价值研究[J]. 草业科学,2009(7):110-114
[4] 周琼. 安康地区枸树营养成分的测定[J]. 陕西农业科学,2012(1):69-71
[5] 王春燕,王卫东,李超,等. 芦笋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J]. 食品与药品,2010(9):369-372
[6] 石显亮. 芦笋下脚料发酵饲料的研制及其对母猪饲喂效果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5:1-5
[7] 张丽英.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49-80
[8] Rohweder D A,Barnes R F,Jorgensen N. Proposed hay grading standards based on laboratory analyses for evaluating quality[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78(47):747-759
[9] 韩建国,贾慎修. 放牧绵羊采食量及消化率的研究[J]. 草原牧业杂志,1987(4):35-37
[10] 郭明英,吴艳玲,徐丽君,等. 呼伦贝尔地区6种禾本科牧草养分对应分析[J]. 草地学报,2017,25(05):1160-1164
[11] 郭婷,佘玮,肖呈祥,等. 饲用苎麻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2,26(6):730-733
[12] 朱涛涛. 苎麻与南方主要牧草的饲用价值比较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11-25
[13] 喻春明,王延周,郭运玲,等. 饲用苎麻收割高度对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2002(24):31-33
[14] 张秋玉,李远发,梁芳. 构树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展望[J]. 广西农业科学,2009(2):217-220
[15] 屠焰,刁其玉,张蓉,等. 杂交构树叶的饲用营养价值分析[J]. 草业科学,2009(6):136-139
[16] 王永奇,唐婕,李斐然,等. 林麝放牧区野生饲用植物叶营养成分的综合分析[J]. 草业科学,2013,30(5):752-758
[17] 丁宇,仇晶,刘小宇.构树新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8):1327-1331
[18] 王春燕,王卫东,李超,等. 芦笋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J]. 食品与药品,2010,12(9):369-372
[19] 关云静,周林燕,毕金峰,等. 绿芦笋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及活性评价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5):343-347
[20] 朱涛涛,朱爱国,余永廷,等. 苎麻饲料化的研究[J]. 草业科学,2016,33(2):338-347
[21] 孙延炜,孟桂元,周静,等. 苎麻近缘植物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评价[J]. 中国麻业科学,2013,35(6):296-299
[22] 李闯,林谦,蒋桂韬,等. 日粮不同精料与苎麻配比对湘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饲料,2015(17):13-16
[23] 翟晓巧,曾辉,刘艳萍,等. 构树不同无性系间叶片营养成分及叶形的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38-39
[24] 姜云云,叶光明,范国荣,等. 芦笋水解氨基酸的测定[J]. 中成药,2012,34(2):309-312
[25] 彭丽萍,蒋伯成,周浩然,等. 芦笋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16(4):52-53
[26] 陈光宇. 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世界农业,2013(10):181-186
[27] 陈艳,王之盛,张晓明,等. 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 草业学报,2015,24(5):117-125
[28] 吴发莉,王之盛,杨勤,等. 甘南碌曲和合作地区冬夏季高寒天然牧草生产特性、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 草业学报,2014,23(4):31-38
[29] 都帅,尤思涵,刘燕,等.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16,24(04):874-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