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倩,张莹,王梦茹,等. 不同施肥配比对蒙古黄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0,28(1):221-229 [2] 马桂花,段晓明,徐文华,等. 蒙古黄芪根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J]. 草地学报,2022,30(5):1122-1130 [3] 裴文菡,何凡,程春松,等. 中药黄芪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5):620-628 [4] 杨志城,杨羽君,鄂秀辉.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差异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0,43(5):1261-1265 [5] 杨芙蓉,张琴,孙成忠,等. 蒙古黄芪潜在分布区预测的多模型比较[J]. 植物科学学报,2019,37(2):136-143 [6] 刘德旺,谷彩梅,杨庆珍,等. 内蒙古地区道地药材蒙古黄芪资源调查及产地适宜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3):838-844 [7] 王玲玲,杨路存,熊丰,等. 不同栽培密度和采收期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23):7962-7968 [8] 赵霞,司晶晶,赵鲲鹏,等. 不同生长期黄芪无机元素动态特征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8):293-299 [9] 谢新然. 黄芪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1 [10] 黄军,赵超,王安忠. 黄芪茎叶在肉兔饲养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 饲料研究,2013(7):1-3 [11] 黄学文,王明莹,李杰,等. 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豆科牧草资源及植物生态地理区系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4):105-110 [12] 张宇,赵玉梅,佟丽华,等. 黄芪地下与地上部分有效成分比较[J]. 中草药,1997,28(11):651-653 [13] 姬丽君,席旭东,晋小军.蒙古黄芪物候期研究[J]. 草业学报,2013,22(1):60-67 [14] 王红林,左艳春,严旭,等. 刈割高度与施氮量对饲料桑全株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21,30(11):203-211 [15] 冯廷旭,德科加,向雪梅,等. 三江源区小黑麦与豆科饲草混播最佳组合及比例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23,32(2):232-241 [16] 王伟,周天荣,乌仁其其格,等. 刈割技术对饲草品质和消化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饲料,2021(7):33-37 [1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15 [18] 刘月英,罗进仓,张大为,等. 温度对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J]. 植物保护,2020,46(6):131-135 [19] 胡安,康颖,陈先江,等. 刈割时间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7,26(9):57-65 [20] 张晓娜,宋书红,林艳艳,等. 生育期和品种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16,24(3):676-681 [21] 李红,罗新义,柴凤久.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牧草引种筛选研究初报[J]. 中国草地,2002(3):25-28 [22] 王小赟. 生物炭-土壤结皮覆盖垄沟种植对土壤水热特性和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22:40 [23] 裴彩霞,董宽虎,范华.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草地,2002(1):33-38 [24] 王祥,王育朋,安佳,等. 不同生长年限蒙古黄芪转录组学分析及三萜皂苷合成关键基因挖掘[J]. 中草药,2023,54(3):915-925 [25] 高星,林云,王渭玲,等. 蒙古黄芪对N、P、K的肥效响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2):1845-1852 [26] JIN M L,ZHAO K,HUANG Q S,et al.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Astragalus mebranace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4,64(2):257-26 [27] 史生辉,董得喜,李生有,等.红芪多糖与黄芪多糖对大鼠抗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6):2024-2028 [28] 陈垣,李军贤,郭凤霞,等. 移栽期对蒙古黄芪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16,36(2):406-414 [29] 王谦. 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农户黄芪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1 [30] 李冰圳,李国斌,苏优拉,等. 蒙古黄芪不同生育期黄酮类成分积累及其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5):828-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