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一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1-159. [2] 刘绪军,任宪平,延秀杰,等.黑龙江省野生胡枝子开发利用的探讨[J]. 中国林副特产,2006,83(4):75-76. [3] 骈瑞琪,陈晓阳,赵杨,等.胡枝子属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105-110. [4] 闫伟红,师文贵,徐柱,等.胡枝子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86-93. [5] 赵杨,陈晓阳,骈瑞琪,等.胡枝子属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71-75. [6] 王永奇,吕琳,姜妍,等.绒毛胡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1992,23(7):341-343. [7] 王威,吴立军,王玉光,等.胡枝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2):144-146. [8] 焦亮,李阳春,魏臻武,等.10个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J]. 草原与草坪,2006(5):21-25. [9] 武德功,贺春贵,吴廷娟,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蚜虫抗性的比较试验[J]. 草原与草坪,2007(4):54-57. [10] 邹琦.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5-163. [11] 刘玉华,贾志宽,史纪安,等.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J]. 生态学报,2006,26(5):1468-1477. [12] 武维华.植物生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8-170. [13] 蹇洪英,邹寿青.地毯草的光合特性研究[J]. 广西植物,2003,23(2):181-184. [14] 张中峰,黄玉清,莫凌,等.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1):44-48. [15] 万素梅,贾志宽,杨宝平.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草地学报,2009,17(1):27-31. [16] 韩清芳,贾志宽,王俊鹏,等.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不同叶位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J]. 草地学报,2009,17(5):558-563. [17] 杨学军,韩蕾,孙振元,等.耐荫地被植物山麦冬光合特性研究[J]. 草地学报,2008,16(4):370-373,2006,27(6):2-5. [18] 赵思金,韩烈保,张咏新,等.不同坡位胡枝子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2):342-347. [19] 柏明娥,洪利兴,朱汤军,等.美丽胡枝子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6):1-5. [20] 王建丽,张永亮,朱占林,等.杂花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J]. 草地学报,2006,14(2):138-141. [21] 巨关升,武菊英.观赏狼尾草光合特性的研究[J]. 核农学报,2005,19(6):451-455. [22] 冷平生,杨晓红,胡悦,等.5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4):13-18. [23] 杨秀芳,玉柱,徐妙云,等.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09,26(7):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