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红英,李国玉,王航宇,等. 新疆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75-78 [2] 崔东,陈亚宁,李卫红,等. 伊犁河谷苦豆子C、N、P含量变化及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2018,38(17):185-192 [3] 杨满元,杨宁.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比较[J]. 草地学报,2018,26(2):380-385 [4] 于法展,张忠启,沈正平,等. 庐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与土壤酶的相关性[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78-82 [5] 王晶,解宏图,朱平,等.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J]. 生态学杂志,2003,22(6):109-112 [6] 潘全良. 施用生物炭和炭基肥对棕壤有机碳碳组分和活性的影响[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25-35 [7] 余永婷. 苦豆子生物碱提取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1-12 [8] 唐伟祥,孟凡乔,张煜,等. 不同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比较[J]. 土壤,2018,50(3):552-557 [9] 王攀磊,秦凤琴,蔡培,等. 华北半湿润地区土壤酸化和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比较[J]. 土壤通报,2014,45(4):863-870 [10] 王莹,阮宏华,黄亮亮,等. 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5):109-114 [11] 肖建南. 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10-11 [12] 盛浩,宋迪思,王翠红,等.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四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和转换[J]. 土壤,2015,47(6):1049-1053 [13] 王贵胤,张世熔,周玲,等. 不同试剂提取紫色土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184-2189 [14] 田静,郭景恒,陈海清,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组成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1,48(2):338-346 [15] 蒋友如,盛浩,王翠红,等. 湘东丘陵区4种林地深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数量和光谱特征[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9(3):61-67 [16] 董扬红,曾全超,李娅芸,等.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J]. 草地学报,2015,23(2):277-284 [17] 徐波,王金牛,石福孙,等. 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对高山生态环境的适应[J]. 植物生态学报,2013,37(3):187-196 [18] 徐侠,陈月琴,汪家社,等.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3):539-544 [19] 卢慧,丛静,薛亚东,等. 海拔对神农架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4,50(8):162-167 [20] Sjögersten S,Turner B L,Mahieu N,et al. Soil organic matter biochemistry and potential susceptibility to climatic change across the forest-tundra ecotone in the Fennoscandian mountain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9(5):759-772 [21] 徐侠,王丰,栾以玲,等.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J]. 生态学杂志,2008,27(7):1115-1121 [22] 周焱,徐宪根,阮宏华,等.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48-52 [23] 马大龙,臧淑英,李莹,等. 黑龙江省松茸生长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39-42 [24] 马和平,郭其强,刘合满,等.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表层土壤碳氮变化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3,26(2):240-246 [25] 陈涵贞,苏德森,吕新,等.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特征[J]. 农学学报,2011,12(10):38-42 [26] 秦纪洪,王琴,孙辉. 川西亚高山-高山土壤表层有机碳及活性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 生态学报,2013,33(18):5858-5864 [27] 张宏,黄懿梅,安韶山,等. 黄土高原森林带植被群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3):65-77 [28] 刘荣杰,李正才,王斌,等. 浙西北丘陵地区次生林与杉木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季节动态[J]. 生态学杂志,2013,32(6):1385-1390 [29] 何容. 武夷山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高度的变化[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27-28 [30] 徐远杰,陈亚宁,李卫红,等. 伊犁河谷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0):1142-1154 [31] 杨瑞红,王新军. 伊犁河谷山地北坡土壤特性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6):32-39 [32] Hagedorn F,Kaiser K,Feyen H,et al. Effects of redox conditions and flow processes on the mobility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 forest soi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0,29(1):288-297 [33] Arnold S S,Fernandez I J,Rustad L E,et al. Microbial response of an acid forest soil to experimental soil warming[J]. Biology & Fertility of Soils,1999,30(3):239-244 [34] 朱猛,冯起,张梦旭,等. 祁连山中段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草地学报,2018,26(6):1322-1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