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学振, 杨春. 中国粮食安全再认识:饲料粮的供需状况、自给水平与保障策略[J]. 世界农业, 2021(8):4-12 [2] 任继周, 南志标, 林慧龙. 以食物系统保证食物(含粮食)安全——实行草地农业, 全面发展食物系统生产潜力[J]. 草业学报, 2005, 14(3):1-10 [3] 邵勇军. 实施粮草轮作, 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0):180-181 [4] 曹凯, 斯林林, 徐静, 等. 紫云英-水稻轮作不同肥料配施对生土碳氮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2):2383-2387 [5] 颜志波, 赵甜, 王方海, 等. "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对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 草学, 2020(2):54-58 [6] 舒正文, 王春雪, 李敏, 等. 水稻-牧草轮作牧草季土壤磷对牛粪浆施用的响应特征[J].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31(8):35-41 [7] 太自华, 许小林, 高森, 等. 蔬菜水稻轮作区水稻蘖肥穗肥配比试验研究[J]. 云南农业, 2021(7):60-64 [8] 马小艳, 杨瑜, 黄冬琳, 等. 小麦化肥减施与不同轮作方式的周年养分平衡及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8):1589-1603 [9] 蔡艳, 郝明德, 臧逸飞, 等. 不同轮作制下长期施肥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J]. 核农学报, 2015, 29(2):344-350 [10] 曾昭海.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1):57-61 [11] 吴征镒, 洪德元. 中国植物志图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2-95 [12] 杨利红, 唐式校, 李彩霞. 常见野生饲草及营养成分[J]. 现代畜牧科技, 2017(8):47-48 [13] 陈莉敏, 廖兴勇, 郑群英, 等. 四川野生金花菜的主要农艺性状研究[J]. 草学, 2019(3):9-15 [14] 江舟, 魏臻武. 淮河流域不同豆科牧草生产性能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21, 43(7):54-62 [15] 周寿荣, 毛凯, 商在平. 亚热带平原区填闲种植冬性牧草的研究(初报)[J]. 草地学报, 1996(2):87-94 [16] 张晓琳, 翟鹏辉, 赵祥, 等. 增水和施肥对苜蓿-小麦轮作系统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 28(3):828-834 [17] 顾静娟. 稻田套种大棚金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07(4):58 [18] 李艳, 唐良梁, 陈义, 等.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 46(2):392-397 [19] 陈莉敏, 廖兴勇, 张玉, 等. 金花菜主要品种资源及其利用概况[J]. 草学, 2018(4):64-67 [20] 宋丽萍, 罗珠珠, 李玲玲, 等.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5, 24(7):12-20 [21]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106-107, 146-195 [22] 刘强, 穆兴民, 王新民, 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旱地轮作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 39(3):122-128 [23] 谢军, 方林发, 徐春丽, 等. 西南紫色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与比较[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1500-1507 [24] 李凤杰, 于晨, 马力, 等. 施肥对冬闲稻田紫花苜蓿生长及苜蓿绿肥对轮作水稻产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1, 38(10):2008-2018 [25] 李军. 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在宁夏南部山区轮作倒茬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12):41-43 [26] 王晓凌, 李凤民. 苜蓿草地与苜蓿-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轻组碳氮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4):132-135 [27] 刘沛松, 贾志宽, 李军, 等.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J].草业学报, 2008, 17(3):31-39 [28] 朱兆良, 金继运.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2):259-273 [29] 田亨达, 张丽, 张坚超, 等. 苏南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对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1):2868-2874 [30] 陆强. 稻麦轮作下不同施肥模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4:34-41 [31] 赵亚南, 宿敏敏, 吕阳, 等. 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平衡[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4):864-873 [32] 周彤, 师尚礼, 陈建纲, 等. 紫花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轮作的土壤养分生长季动态比较[J]. 草原与草坪, 2021, 41(3):19-25 [33] 张玉兰, 陈振华, 马星竹, 等. 潮棕壤稻田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及生产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8, 39(3):518-523 [34] 秦舒浩, 曹莉, 张俊莲, 等. 轮作豆科植物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速效养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4, 40(8):1452-1458 [35] 王宪奎, 李建贵, 刘隋赟昊, 等. 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16, 34(2):35-40 [36] 刘艳妮, 马臣, 于昕阳, 等. 基于不同降水年型渭北旱塬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的氮肥用量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3):569-578 [37] 吴玉红, 王吕, 崔月贞, 等. 轮作模式及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11):1926-1937 [38] 詹其厚, 房运喜, 张维民, 等.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砂姜黑土区小麦上的肥效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9):1604 [39] 詹其厚, 陈杰.氮钾肥配合对沿淮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2):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