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燕,张新全. 鸭茅生理生态及育种学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5,14(4):8-14 [2] 李先芳,丁红. 鸭茅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0,20(3):24-25 [3] 彭燕,张新全,曾兵. 野生鸭茅植物学形态特征变异研究[J].草业学报,2007,4(2):69-75 [4] 李源,师尚礼,王赞,等. 干旱胁迫下鸭茅苗期抗旱性生理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35-40 [5] 王赞,李源,高洪文,等. 鸭茅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6):31-36 [6] 张新全,杜逸,郑德成,等. 鸭茅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国草地,1994,16(3):55-57 [7] 黄顶,张英俊,韩建国,等. 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2):44-48 [8] 钟声,杜逸,郑德成,等. 二倍体鸭茅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1997,5(1):54-61 [9] 张新全,杜逸,郑德成. 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14(2):202-206 [10] 张荣华,王万林,安沙舟,等.4种利用方式下鸭茅生物量和贮藏性营养物质的变化[J].草地学报,2010,18(6):792-797 [11] 曾兵,张新全,彭燕,等. 优良牧草鸭茅的温室抗旱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103-106 [12] 祁娟,徐柱,王海清,等.旱作条件下披碱草属植物叶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09,18(1):39-45 [13] 刘志民,杨甲定,刘新民. 青藏高原几个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生理效应[J].中国沙漠,2009,20(3):309-313 [14] 兰英,牟琼,范彦,等. 不同品种鸭茅在渝西地区生态适应性评价[J].饲草与饲料,2010(11):87-89 [15] 包国章,李向林,谢忠雷,等. 放牧对鸭茅能量及分配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1,18(3):6-10 [16] 王金龙,赵念席,徐华,等. 不同地理种群大针茅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1,20(5):4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