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元素,蒋文兰,洪绂曾,等. 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2005,27(4):58-63 [2] 李海,朱春玲,安沙舟,等. 不同建植期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年际动态[J]. 草业科学,2013,30(3):430-435 [3] 方精云,潘庆民,高树琴,等. "以小保大"原理:用小面积人工草地建设换取大面积天然草地的保护与修复[J]. 草业科学,2016,33(10):1913-1916 [4] 罗天琼,王普昶,赵丽丽,等. 建植第1年刈割对黑麦草+白三叶草地杂草空间格局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3,30(8):1235-1239 [5] 王博杰,唐海萍,何丽,等. 农牧交错区旱作条件下苜蓿和冰草人工草地稳定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16,25(4):222-229 [6] 张仁平,于磊,鲁为华. 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 草业科学,2009,26(5):139-143 [7] 锡文林,张仁平. 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种间竞争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09,31(4):36-40 [8] 郑伟,朱进忠,加娜尔古丽,等. 不同混播方式对都和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11,33(5):45-51 [9] 王丹,王俊杰,李凌浩,等. 旱作条件下苜蓿与冰草不同混播方式的产草量及种间竞争关系[J]. 中国草地学报,2014,36(5):27-31 [10] 张永亮,高凯,于铁峰,等. 禾草种类与混播比例对苜蓿-禾草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20,42(2):47-57 [11] 杜俊颖,李鑫洋,杨莉,等. 冀西北坝上地区豆禾混播草地建植第三年草地生产力变化研究[J]. 草地学报,2022,30(7):1855-1861 [12] 周华坤,赵新全,赵亮,等.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07(2):13-25 [13] 董世魁,龙瑞军,胡自治,等.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群动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5):82-87 [14] 顾梦鹤,王涛,杜国桢. 刈割留茬高度和不同播种组合对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8):1672-1676 [15] 谢开云,张英俊,李向林,等.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67-3778 [16] 顾梦鹤,霍国飞,王涛,等. 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年际间的杂草群落动态[J]. 草地学报,2011,19(2):191-194,201 [17] 郑伟,加娜尔古丽,唐高溶,等. 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测度与比较[J]. 草业学报,2015,24(3):155-167 [18] 寇建村,胡自治.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防除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03(4):33-35,62 [19] 刘皓栋,曹文侠,李文,等. 东祁连山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发生规律[J]. 杂草科学,2015,33(2):12-17 [20] 张永超,祁发宏,秦燕. 青藏高原环湖地区老芒麦、中华羊茅和早熟禾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杂类草分布[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2,52(2):38-44 [21] 张永亮,王建丽,胡自治. 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系统中间竞争及稳定性[J]. 草地学报,2007,15(1):43-49 [22] 姚泽英,李军,宋连昭,等.张家口坝上地区豆-禾牧草混播效果研究[J]. 草地学报,2020,28(4):1076-1082 [23] 刘启宇,云岚,陈逸凡,等. 苜蓿-禾草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动态研究[J]. 草业学报,2022,31(3):181-191 [24] 张继义,赵哈林. 短期极端干旱事件干扰下退化沙质草地群落抵抗力稳定性的测度与比较[J]. 生态学报,2010,30(20):5456-5465 [25] 许必友,肖冰雪,郑群英,等. 甘孜州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人工草地杂草防除研究[J]. 草业科学,2014,(3):13-16 [26] 伊晨刚,马玉寿,李世雄,等.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及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1):43-48 [27] 王刚,吴明强,蒋文兰. 人工草地杂草生态学研究Ⅰ杂草入侵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J]. 草业学报,1995,4(3):75-80 [28] 李秋娜,赵成章,龙瑞军. 1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杂草群落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54-11655 [29] 李莉,王元素,洪绂曾,等. 喀斯特地区长期草地利用制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1,20(8-9):1204-1208 [30] 王建光,吕小东,孙启忠,等. 混播草地土壤种子库和田间杂草特征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2,34(4):48-54 [31] 董全民,马玉寿,赵新全. 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人工草地管理技术研究[J]. 草业科学,2007,24(8):9-15 [32] 童永尚,张春平,俞旸,等. 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暂稳态概念及维持技术解析[J]. 草地学报,2022,30(11):2845-2855 [33] 王君芳,韩国栋,王召明,等. 敕勒川草原生态恢复群落动态演替[J]. 草地学报,2022,30(11):3091-3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