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俊飞, 魏国良, 吴发亮, 李旭东, 阿的哈则null, 史正晨, 张中华, 马丽, 李珊, 李宏林, 李强峰, 王榛, 周华坤, 张强. 不同放牧管理措施对高寒草地土壤和微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6): 1749-1755. |
[2] |
赵程鹏, 解婷婷, 单立山, 王海霞, 肖路臣, 何彩, 张斌. 降水和UV-B辐射对凋落物层下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6): 1894-1902. |
[3] |
王召明, 陈翔, 赵杰, 赵晨, 邱雯婧, 付娟娟, 张晓严, 谢海桃, 魏荣博.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豆禾间作系统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6): 1982-1990. |
[4] |
黄晶, 刘克思, 洪逸楠, 高茜, 苏颖佳, 杜金山, 钟小兰, 蒲俊宇, 王堃. 水分和氮磷添加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燕麦生长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5): 1355-1362. |
[5] |
王佳婧, 贺思腾, 梁新然, 杨梦娇, 张亚, 杨志新, 何永美. 大狼毒入侵对滇西北亚高山草甸土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5): 1523-1533. |
[6] |
许爱云, 秦一彤, 张原红, 李甜, 曹兵. 短期氮添加下CO2浓度升高对蒙古冰草生长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4): 1211-1217. |
[7] |
胡晓晴, 王晓丽, 刘和, 李光雅. 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4): 1218-1227. |
[8] |
李文雄, 靳瑰丽, 刘文昊, 李嘉欣, 王生菊, 陈梦甜, 李超, 杜玟霖, 萨木尕尔·达吾列提开勒得, 叶里达那·赛力克艾力.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J]. 草地学报, 2025, 33(4): 1258-1266. |
[9] |
郝杰, 牛慧敏, 王常慧, 刁华杰, 武帅楷, 苏原, 高阳阳, 梁雯君, 杨秀云, 董宽虎. 晋北农牧交错带养分添加和浅耕翻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4): 1299-1307. |
[10] |
阿力米日·阿力木江, 唐邦洁, 孔繁晰, 崔文恺, 陈俊. 新疆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便捷估测技术研究[J]. 草地学报, 2025, 33(4): 1308-1315. |
[11] |
杨欣, 肖雪, 牛琼梅, 肖伟, 段蕊, 次旺, 侯晓晗, 初晓辉, 单贵莲. 大狼毒入侵对香格里拉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3): 778-788. |
[12] |
安海涛, 孙彩彩, 董全民, 杨晓霞, 刘文亭, 王鑫鑫, 王晓丽, 赵新全.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放牧方式的响应[J]. 草地学报, 2025, 33(3): 813-822. |
[13] |
蔡海, 史倩倩, 王婷, 杜岩功. 青海湖围栏封育下温性荒漠植被群落长期变化特征[J]. 草地学报, 2025, 33(3): 929-935. |
[14] |
李长然, 刘婧禹, 李若鸿, 毛培胜. 生物炭结壳包衣对蒙古冰草萌发期抗旱特性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3): 960-967. |
[15] |
吴世文, 南丽丽, 陈孝善, 傅俊士, 张泽龙, 郭钊. 不同紫花苜蓿-禾草混播方式对干草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5, 33(3): 975-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