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延治,张春来,邹学勇,等. 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J]. 地理科学,2006,26(1):33-39
[2] 苏大学. 天然草原在防治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与地位[J]. 草地学报,2000,8(2):77-81
[3] 赵锐锋,姜朋辉,陈亚宁,等.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地理科学,2012,32(2):244-250
[4] 彭珂珊.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2(2):25-31
[5] DeGryze S, Six J, Paustian K,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changes following land-use conversion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10(7):1120-1132
[6] Anderson D W, Coleman D C. The dynamics of organic matter in grassland soils[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5,40(2):211-216
[7] 杨建波,王利.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7(5):54-58
[8] 郑佳丽,高国雄,王荣秀,等.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01-103
[9] 李俊清,崔国发.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1-7
[10] 于贵瑞,谢高地,王秋凤,等. 西部地区植被恢复重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16-220
[11] 孙新章,谢高地,甄霖. 泾河流域退耕还林 (草) 综合效益与生态补偿趋向[J]. 资源科学,2007,29(2):194-200
[12]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地理研究,2003,22(1):1-12
[13] 黄淑玲,周洪建,王静爱,等. 中国退耕还林 (草) 驱动力的多尺度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112-116
[14] 周海,尚可政,王式功,等. 日喀则近 53 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科技,2011,39(2):165-171
[15] 常天军,王建林,李鹏,等. 藏北高寒草地植被的碳密度与碳贮量[J]. 生态科学,2007,5(26):437-442
[16] 王绍强,周成虎,李克让,等.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5):533-544
[17] 马克平,刘玉明.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J]. 生物多样性.1994,2(4):231-239
[18] 周华坤,赵新全,赵亮,等.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13-25
[19] 熊育久,邱国玉,谢芳. 内蒙古太仆寺旗退耕草地植物种类变化与水分收支[J].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5):425-439
[20] 王青峰,葛继稳. 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1] 冯迪,孙保平,郭建英,等. 退耕还林后群落演替及其 α 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2-1532
[22] 师阳阳,陈云明,张光辉,等. 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36-44
[23] 韩永伟,韩建国,张蕴薇.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02,10(2):100-105
[24] 杨树,温雨金,刘鸿雁. 内蒙古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变化[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43-145
[25] 温仲明,焦峰,卜耀军.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3
[26] 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 等.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12(4):43-47
[27] 王小利,郭胜利,马玉红,等.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81-1285
[28]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 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