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海雁,黄荣,赵亮,等. Cp2-EPS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苗期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4,32(1):229-238 [2] 刘建秀,郭海林,胡化广. 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 草业学报,2006,15(1):15-21 [3] 杨红善,王彦荣,常根柱,等. 牧草的航天诱变研究[J]. 草业学报,2015,37(1):104-110 [4] 张蕴薇,任卫波,刘敏,等. 红豆草空间诱变突变体叶片同工酶及细胞超微结构分析[J]. 草地学报,2004,12(3):223-226 [5] 任卫波,韩建国,张蕴薇,等.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草上的应用[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5):91-97 [6] 李高科,胡建广,郑锦荣,等. 3个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研究[J]. 玉米科学,2014,22(1):23-29 [7] 胡洁,石凤翎,高翠萍. 紫羊茅空间诱变 SP1代单株材料田间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2022,44(8):46-51 [8] 方金梁,曾国基,李九如. 选育高蛋白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J]. 空间科学学报,1996,16(增刊):157 [9] 李桂花,张衍荣,曹健. 农业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3(12):33-36 [10] 杨红善,常根柱,包文生,等. 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田间形态学变异研究[J]. 草业学报,2012,21(5):222-228 [11] 杨红善. 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8:25-28 [12] 杨红善. 航天诱变航苜1号紫花苜蓿兰州品种比较试验[J]. 草业学报,2015,24(9):138-145 [13] 任卫波,韩建国,张蕴薇. 几种牧草种子空间诱变效应研究[J]. 草业科学,2006,23(3):72-76 [14] 郭慧琴,任卫波,解继红,等. 卫星搭载后紫花苜蓿 DNA 甲基化变化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2013,35(5):29-33 [15] 李晶,任卫波,郭慧琴,等. 空间诱变对紫花苜蓿过氧化物同工酶影响[J]. 种子,2012,31(4):46-48 [16] 范润钧. 空间搭载紫花苜蓿种子第一代植株表型变异及基因多态性分析[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36-41 [17] 毕玉芬,车伟光,顾垒. 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 草地学报,2007,15(4):306-311 [18] 张丽英.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53-88 [19] 武文莉,吴冬强,张静,等. 铁锌配施对河西走廊地区紫花苜蓿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18,40(4):62-67 [20] 李学武,宋青婷,袁玎,等. 地涌金莲的营养成分分析和饲喂价值评定[J]. 中国饲料,2023(20):22-25 [21] 徐云远,贾敬芬,牛炳韬. 空间条件对3种豆科牧草的影响[J]. 空间科学学报,1996(16):136-141 [22] 王洁琼. 11个国外紫花苜蓿新品种的生产适应性比较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5):18-20 [23] 闫得朋,巩林,袁玉莹,等. 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草量营养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18,26(5):1255-1261 [24] 李青璞,白建海,姚拓,等. 微生物菌剂与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4,32(1):314-321 [25] 耿繁军,朱伟然,李黎,等. 郑州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J]. 草业科学,2009,26 (6):70-77 [26] 姚瑶. 不同施肥处理和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