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圣军. 2017/18年度玉米市场回顾及2018/19年度展望[J]. 黑龙江粮食,2018(08):39-44 [2] 扈光辉. 饲用玉米的育种进展与趋势[J]. 玉米科学,2003,11(02):46-49 [3] 徐敏云,李建国,谢帆,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0,19(3):245-250 [4] 张劲柏,李仁昆,高飞,等. 谈青贮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J]. 种子世界,2003,3:47 [5] 杨成勇,张瑞珍,刘志渊,等. 川北地区不同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J]. 草业科学,2008,25(06):118-120 [6] 李春喜,冯海生,郭万春,等. 青海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甜高粱和复种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J].草业科学,2015,32(9):1530-1535 [7] 贺晨邦,王敏,叶景秀,等. 青海高原青贮饲用玉米品种鉴定评价[J]. 青海农林科技,2016(04):1-4 [8] 闫慧颖,李春喜,唐生华,等. 青海旱地3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品质评价[J]. 草业科学,2017,34(9):1915-1921 [9] 魏窦兴,曹永久,仓生海,等. 柴达木地区青贮玉米种植试验[J]. 中国草食动物,2004(05):42 [10] 李春喜,叶润蓉,杜岩功,等. 高寒牧区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初步研究[J]. 草地学报,2013,21(6):1214-1217 [11] 庄克章,徐立华,徐相波,等. 鲁南地区青贮玉米品种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9):13-18 [12] 李清超,马俊,刘建新,等. 贵州省高海拔山区玉米多指标体系的评价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10-15 [13] 陈冰洁,吕莹莹,张恩盈,等. 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7):16-20 [14] 李雁,肖植文,伏成秀,等. 云南28个玉米杂交组合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1):34-40 [15] 刘冠明,王晓明,吴壮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03):35-39 [16] 潘天遵,高聚林,苏治军,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综合评价[J]. 北方农业学报,2016,44(4):1-8,13 [17] 何文铸,杨勤,高强,等. 主成分分析对青贮玉米材料综合评价与筛选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03):26-29 [18]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等. 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J]. 草地学报,2015,23(05):1048-1056 [19] 白奕.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原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109-110 [20] 马立平. 由多指标向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转化:主成分分析法[J]. 北京统计,2000,12(6):37-38 [21] 李德锋,姜义宝,付楠,等.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草地学报,2013,21(3):612-617 [22] 贺晨邦,王敏,何建兰,等. 青海高原青贮玉米品种鉴定评价[J]. 青海农林科技,2015(03):1-5 [23] 陈艳霞,南张杰,潘金豹,等. 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6,31(03):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