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21年, 第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22
  

  • 全选
    |
    目录
  • 菌物学报. 2021, 40(5): 980-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论文
  • 刘祈猛,宋海燕,陈润秀,陈明辉,翟志军,周健平,高扬,胡殿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茶薪菇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食药用菌,由于其形态特征与柱状环伞十分相似,分类地位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茶薪菇和柱状环伞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茶薪菇和柱状环伞是两个不同但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在形态上,茶薪菇菌盖颜色浅褐色至深褐色,油茶味浓,菌环较薄易脱落,褶缘囊状体柱状、烧瓶状或纺锤状,易与柱状环伞相区别。因此,提出了该种新组合——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并指定了茶薪菇的新模式(凭证标本为HFJAU1332,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

  • 任玮,杨韧,张永新,唐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站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为材料,采用菌丝团和根组织分离法进行真菌分离,并用ITS序列分子鉴定;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海拔和根际土理化性质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分离到79株19种真菌,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隶属于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 1目2科2种和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7目10科17种,其中12种兰科菌根真菌。DGGE检测到80种真菌,其中兰科菌根真菌交链链格孢、锈腐土赤壳和木霉属真菌可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3种真菌只在DGGE检测到。随着海拔升高,根际土硝态氮和速效磷下降,导致真菌丰富度和香侬维纳指数降低,辛普森指数升高。本研究为发掘此地区杜鹃兰菌根真菌资源进行杜鹃兰人工培育奠定基础。

  • 邵秋雨,董醇波,张芝元,韩燕峰,梁宗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绿地土壤是医院人体病原真菌或潜在人体病原真菌重要的物种储存库。这些携带真菌孢子的土粒和灰尘在空气中的传播增加了医院院内真菌感染的风险,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研究表明,不少高等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具很强的抗真菌特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及模拟盆栽试验,本研究观察了种植药用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对医院绿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功能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绿地土壤真菌群落优势类群随紫苏生育期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优势属由原初医院土(PTS)的绿僵菌属Metarhizium(60.94%),依次变为紫苏生长期样本(GZS)的被孢霉属Mortierella(21.34%)、开花期样本(FZS)的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中一未定属(47.22%)和枯萎期样本(WZS)的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中一未定属(12.67%)。经FUNGuild平台对序列数据集作进一步解析发现,种植紫苏后能够驱动医院绿地土壤真菌生态功能群发生明显变化,一些分类单元由动物病原向腐生型和/或共生型生态功能群转变。动物病原菌群(包括人体潜在病原)相对丰度,由原初医院土(PTS)的61.36%,下调至紫苏生长期样本(GZS)的2.48%、开花期样本(FZS)的1.40%和枯萎期样本(WZS)的6.09%。研究揭示紫苏对医院绿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尤其是可降低其中人体潜在病原相对丰度以减轻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为引种药用植物增强医院绿地土壤健康水平及维护医院院内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参考。

  • 李亚洁,温志新,孟楠,李学军,米锐,都兴范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柞蚕蛹培养蛹虫草(简称柞蚕蛹虫草)不同时间后的代谢物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不同培养时期的柞蚕蛹虫草代谢产物成分,找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在柞蚕蛹虫草的5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到10类421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萜类、酚酸、有机酸、糖及醇类、甾体、脂类、生物碱、醌类等多种化合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时期柞蚕蛹虫草的代谢组表现出不同的代谢特征,5个生长时期样本在得分图中可分为3个不同区域,对照(S1)与子座形成初期(S3)归为一区,菌核期(S2)独自归为一区,子座形成期(S4)和子囊壳形成期(S5)归为一区。S2-S5筛选到的特有差异代谢物有36种,包括虫草素、甘露醇等主要活性物质,其中香豆酰腐胺、五羟色胺、γ-生育三烯酚等物质首次被检测到。对不同生长阶段变化排在前20的差异显著代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下调幅度较大的物质多为有机酸、酚酸、生物碱、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次生代谢产物。5个生长时期筛选出的所有差异代谢物共富集在154条代谢通路上,差异代谢物数量富集最多的前5条通路,分别为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嘌呤代谢和氨酰生物合成。整个生长周期中,具有显著影响的通路是嘌呤代谢与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本研究结果可为柞蚕蛹虫草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秦鹏,路等学,赵玉卉,魏甲乾,王治业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虫草素高产和低产的两株蛹虫草菌代谢差异及其与虫草素代谢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相同蛹虫草菌不同发酵时间的菌丝体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了两株蛹虫草菌相同发酵时间的菌丝体代谢差异。结果表明:蛹虫草CICC 14014菌株发酵第20和10天的菌粉(H20和H10)及其发酵液的虫草素含量都显著高于蛹虫草CGMCC 3.4655菌株(其菌粉为L20和L10)(P<0.01)。主成分模型显示H10、L10、H20和L20间分散明显;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以t检验P<0.05并且VIP>1为标准,从H10 vs L10和H20 vs L20分别识别出190和15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精胺为首次在蛹虫草菌中被检出;以P<0.01为标准,从H10 vs L10、H20 vs L20中筛选出2条显著富集的通路,分别为烟酸-烟酰胺和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对H10 vs L10和H20 vs L20进行代谢调控网络分析,获得7条显著互作的通路,相同的互作通路为碱基切除修复。代谢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三羧酸循环、核黄素代谢、赖氨酸降解、鞘脂类代谢通路以及促进碱基切除修复、β-丙氨酸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脂质代谢、嘌呤代谢通路有利于虫草素的生成;虫草素高产蛹虫草菌甘油三酯代谢和合成腺苷的能力高于虫草素低产蛹虫草菌;在嘌呤代谢途径中,腺嘌呤通过黄嘌呤代谢反馈促进虫草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为蛹虫草菌生物活性成分的挖掘提供理论基础,为深入解析蛹虫草菌虫草素的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 葛伟,张芝元,董醇波,邵秋雨,刘宇星,韩燕峰,梁宗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采自贵州省贵阳市3个样地的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子实体内细菌和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利用FAPROTAX和FUNGuild数据库分别对其功能类群进行注释,从而探究微生物群对鸡油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鸡油菌子实体内共分离获得细菌49株,分属于2门、4纲、6目、9科、12属和27种,其中,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真菌90株,分属于3门、7纲、12目、26科、32属和44种,优势属为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功能分析结果显示,细菌主要集中于潜在氮代谢、芳香性气味物质代谢,以及难溶性化学物质的溶解等方面;真菌主要集中于分解复杂有机物、辅助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以及潜在抑制虫害、病原菌侵染等方面。

  • 吕贝贝,吴潇,莫芹,孙宇,蒋玮,黄艳娜,武国干,宋丽莉,王金斌,李鹏,刘刚,唐雪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解析了低温胁迫初期(0-120min)不同低温处理时间草菇转录组水平的变化。芯片结果分析发现在低温诱导过程中,低温处理20min内变化基因的功能为单加氧酶、氧化还原酶和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低温处理40min时表达差异基因具有结合RNA的功能。80min的时间段内,基因的功能比较集中于核酸物质和能量的代谢。CYP450的代谢途径在20-40min、60-80min和100-120min低温处理的菌丝体中均有显著性变化,表明这一通路在草菇低温处理过程中表现活跃。基因表达趋势分析发现34个表达差异基因富集到显著表达趋势模型,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VVO_04066位于网络的核心地位,推测VVO_04066通过提高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的胞内水平,促进糖蛋白和几丁质的合成,从而完成草菇细胞的低温胁迫应答。

  • 晋治波,解玲,王幼珊,孔宇,刘芳,朱正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根结线虫病是番茄主要的土传病害,特别是保护地长期种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提高植物抗根结线虫的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减轻病害。本试验旨在评价常用基质配合施用一种生物有机肥对番茄苗生长和菌根定殖的影响,以获得菌根发育良好且生长健壮的菌根苗,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菌根苗移栽于大棚连作土壤中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栽培于商业基质的番茄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草炭蛭石混合基质的番茄苗;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中施加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番茄苗的生长,但是显著抑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的侵染。草炭蛭石混合基质在培养过程中施加适量Hoagland营养液使番茄苗生长发育较好且根内根孢囊霉R. intraradices侵染率达到71%;商业基质培养的番茄苗壮苗指数更高,但侵染率较低(44%)。在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中接种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根内根孢囊霉R. intraradices及其混合菌种培育的番茄苗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侵染和繁殖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按照单位重量根系进行统计,混合菌种显著降低了根结线虫的根结和卵块数量(分别降低了22.8%和23.5%)。本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菌根苗在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中AMF发育状况优于常用商业基质,在菌根应用中可优先选择;相对于单一接种AMF,混合接种的菌根化苗对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抑制作用更好。

  • 赵丽娜,徐军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灵芝多糖的低产量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灵芝中过表达多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能够提高多糖产量,但过表达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基因提高灵芝多糖产量未有报道。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灵芝gmp基因,并成功构建出了过表达gmp基因的工程菌株(GMP菌株),同时对野生型菌株(WT)和GMP菌株的胞内多糖(IPS)、胞外多糖(EPS)产量以及GDP-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甘露糖磷酸变位酶1(PMM1)基因及甘露糖磷酸变位酶2(PMM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悬浮发酵培养条件下,灵芝中gmp基因的过表达增加了灵芝多糖的积累。与WT菌株相比,GMP菌株的EPS以及IPS的含量最高达到了0.991g/L和21.59mg/100mg干重,比WT菌株分别提高了21.1%和19.5%。gmp基因的过表达也提高了基因pmm1pmm2的表达。与WT菌株相比,GMP菌株中pmm1以及pmm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上调了2.87倍和2.55倍。研究结果表明,过表达gmp基因是一种提高灵芝多糖产量的有效方法,并且过表达gmp基因提高了灵芝多糖的合成及pmm1pmm2基因的表达。

  • 张钰,唐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 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杨树溃疡病菌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测定AMF对青杨根茎叶生物量,丙二醛(MDA)、脯氨酸和茎部纤维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甲基酯酶等抗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可以增加青杨根茎生物量,增加茎纤维素含量来增强树势,降低溃疡病发病率;接种AMF能够显著降低感病杨树茎部和根系MDA含量,增加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提高根茎叶PPO活性、茎SOD活性和叶片CAT活性;接种AMF前期可以提高茎和根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也可以提高叶片和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接种病原菌条件下AMF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认为,AMF通过积累脯氨酸,降低MDA含量,提高SOD、CAT和PPO活性,增强杨树抗溃疡病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来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减弱菌丝的扩展能力,增强杨树抗病性。

  • 曹永佳,马鸿飞,崔宝凯,司静,戴玉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选取众所周知的典型白腐真菌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和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进行发酵及添加有机营养、无机盐、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了探索,期间以测定漆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性表征3种菌株对木质纤维生物质的预处理能力,为确定白腐真菌菌株及单环境因子而达到高效预处理木质纤维生物质提高生物转化效率的目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结果显示,3种菌株分泌的木质纤维素酶在10周内基本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酶活都较高,均可作为木质纤维生物质预处理的备选菌株。相比于针叶树(落叶松)基质,阔叶树(白桦)基质更适宜于3种菌株生长及分泌木质纤维素酶。各环境因子中,Cu2+的添加可提高漆酶活性,表面活性剂对于3种酶活的诱导作用均十分显著。

  • 李丰名,陈嘉颖,吕镇城,徐良雄,黄日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酸模Rumex acetosa内生真菌Fusarium sp. HU0298玉米发酵物的活性流分中分离鉴定了一个主要成分:亚油酸;结合活性流分的气相色谱(GC)组分分析和活性评价发现亚油酸是该发酵物的主要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成分;通过对亚油酸和多个其他脂肪酸标准品的活性测试探究了脂肪酸化学结构和与抗MRSA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其抗菌活性不仅与脂肪性的链长有关,也与其不饱和度密切相关,碳链上顺式双键是影响抗菌活性关键基团。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Fusarium sp. HU0298玉米发酵物的抗MRSA活性物质基础,丰富了镰刀菌抗细菌活性代谢产物多样性,为研发安全有效的抗MRSA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 郭琳,耿燕,岳远佳,任怡琳,李华钟,许正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药食同源真菌,广泛应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可采用液态发酵技术规模化量产获得菌丝体粉。本研究旨在分析猴头发酵菌粉(HE,300mg/kg/d)与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150mg/kg/d)联用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HE和5-ASA能够减轻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包括减轻体重的降低率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HE和5-ASA联用可以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组织炎症,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β(Il-β)基因的表达。此外,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小鼠盲肠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HE与5-ASA联用可以重塑肠道微生态环境,并显著提高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相对丰度。人体粪便体外发酵结果证实HE与5-ASA可以增加P. distasonis。综上,HE与5-ASA联用可有效抑制小鼠结肠炎症水平,并调节肠道微生物,可能是通过增加P. distasonis起作用。

  • 杨晶,倪佳良,高越颖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虫草素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保护机制。首先建立ANIT诱导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的情况评价虫草素的保肝作用,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胆汁酸合成、分解、转运以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虫草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明显降低肝脏病理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虫草素激活胆汁酸核受体FXR,上调胆汁酸转运体NTCP、BSEP表达,缓解肝内的胆汁酸淤积情况。此外,虫草素还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肝脏IL-6和IL-1β表达。结果提示,虫草素对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肝内胆汁淤积和抑制炎症有关。

  • 戚元成,马琳,张瑞霞,文晴,申进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原基期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发育进程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以糙皮侧耳菌株New 83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糙皮侧耳菌丝机械损伤,探讨机械损伤对糙皮侧耳原基诱发的影响。菌丝满板后,经过机械损伤处理,到原基期每隔4d取样一次,测定了这些样品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活性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通过荧光定量分析了Po.WC-1Po.WC-2fst3fst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机械损伤组和对照组的活性氧水平随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机械损伤总体提高了活性氧的水平,并且机械损伤导致原基提前形成,表明活性氧水平的提高,可能促进了糙皮侧耳原基形成;荧光定量分析发现糙皮侧耳菌丝机械损伤处理后,Po.WC-1Po.WC-2fst3fst4基因的表达量均发生变化,这些基因的变化表明它们可能参与调控糙皮侧耳原基形成;Po.WC-2fst3基因在第8天时的显著上调表达可能促进了糙皮侧耳原基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损伤能够促进糙皮侧耳原基提前形成,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原基形成过程中机械损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沈颖越,宋婷婷,蔡为明,范丽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Lentinula edodes质地是影响其食味品质和货架期的一系列重要品质指标。本研究首次基于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结合传统感官评级对ZX6(浙香6号)和Lsm9两个香菇亲本及其2个杂交菌株(L1*11和L4*6)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柄P1、菌盖顶部P2、菌盖中心P3和菌盖侧边P4)的7个质地指标和2个传统的感官评级(菌盖紧实度和菌柄紧实度)进行评价。相关性分析显示传统感官紧实度评级可以与6个质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TPA方法可取代并量化传统方法,不同取样部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菌盖中心取样部位(P2)在7个参数中与其他菌盖部位具有最大范围的相关性,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P2可最大程度代表菌盖的质地情况。此外,显著正相关存在于硬度1、粘附性、硬度2、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6个指数间。从品种和遗传角度而言,ZX6除了内聚性较低以外,其他参数均高于Lsm9。杂交菌株L4*6在硬度1、硬度2、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5个指数与低值亲本Lsm9无显著差异,说明Lsm9决定上述指标的遗传变异在杂交F1菌株L4*6存在一定程度的显性遗传,L1*11在硬度1、硬度2和胶黏性方面显著低于双亲,存在“超亲现象”。本研究为后续香菇子实体质构分析提供了科学和精细的方法依据,同时也为遗传学分析提供基础。

  • 彭小芳,田振,韩伟,王晨光,冯娜,张劲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建立一种从灵芝子实体提取物中快速制备灵芝萜烯酮醇的方法。以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为原料,经乙醇提取、D101大孔树脂富集后,再经一次正相色谱柱层析,获得富含灵芝萜烯酮醇的流分。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该流分进行分离,优化分离条件,获得的最佳条件为: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V/V/V/V,12:24:18:9),流速2.0mL/min,转速900r/min,上样量500mg,一次上样可得到纯度为90.9%的灵芝萜烯酮醇52.1mg,得率达到10.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成本低、得率和纯度高的特点,是规模化制备灵芝萜烯酮醇的一种新方法。

  • 简报
  • 陈晗,丁刚,孙炳达,张争,王龙,陈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篮状菌属真菌在空气、土壤中分布广泛,有些种类是重要的工业酶及色素生产菌,有些则可以引起食品的污染变质,还有些种是引起浅层或散播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如马尔尼菲篮状菌。篮状菌属在传统分类学上是一个有性型属,随着多相分类以及“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概念的广泛普及,该属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全世界已报道177个种。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对篮状菌属的分类现状、种的范围和形态学区分等进行了概述,同时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以及形态学观察描述了3个中国新记录种Talaromyces amazonensis N. Yilmaz, López-Quint., Vasco-Pal.、T. chloroloma Visagie & K. Jacobs和T. minnesotensis Guevara-Suarez, Cano & Dania García,并详细比较了它们与模式菌株的形态学差别。

  • 单夏男,徐可心,阮永明,王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调查我国篮状菌属Talaromyces物种资源的工作中,分离得到了10株篮状菌。基于形态学和BenACaM及rDNA ITS1-5.8S-ITS2序列的分子种系学分析确定它们分属于6个种,即艾米斯托克篮状菌T. amestolkiae、暗玫瑰篮状菌T. atroroseus、暗绿篮状菌T. fuscoviridis、肯德里克篮状菌T. kendrickii、斯托尔篮状菌T. stollii和多样篮状菌T. versatilis,其中后4种为篮状菌组section Talaromyces的我国新记录种。T. fuscoviridis生长适中,在MEA培养基背面呈特征性的暗绿色,形成绒兼短絮状菌落,产生稀疏的灰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单轮生,瓶梗为安瓿形;T. kendrickii生长适中,产生典型绒状菌落和大量深绿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不规则生,排列紧密,瓶梗为安瓿形;T. stollii生长迅速,形成绒状兼絮状菌落并产生大量灰绿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三轮生,排列紧密,瓶梗为典型披针形;T. versatilis生长迅速,形成短絮状兼绳状菌落,产生脏粉色菌丝体和稀疏的灰色分生孢子,其帚状枝双轮生兼单轮生,排列不紧密,瓶梗为安瓿形。这4个新记录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篮状菌属的物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