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ROOKER R W, BENNETT A E, CONG W F, et al. Improving intercropping: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n agronomy, plant physiology and ecology[J]. New Phytologist.2015, 206(1):107-117 [2] 赵雅姣.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20:3 [3] 蔺芳.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9:1 [4] 渠佳慧, 王春梅, 吴鹏博, 等. 燕麦间作箭筈豌豆对饲草产质量及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1):5-13 [5] 唐晨阳, 魏臻武, 江舟, 等. 行比对不同豆禾间作模式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 28(1):214-220 [6] 乔月静, 郭来春, 葛军勇, 等. 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对土壤酶活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 55(3):54-61 [7] 厉浩, 余慧, 李倩等. 不同间作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19, 40(2):6-12 [8] 杨海磊, 徐长林, 鱼小军, 等. 14份燕麦种质在肃南皇城镇的生产性能比较[J]. 草业科学, 2016, 33(1):129-135 [9] 刘振恒, 武高林, 仁青草, 等. 发展以燕麦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寒草地畜牧业[J]. 草业科学, 2007(9):67-69 [10] 刚永和, 张海博. 燕麦在青海高寒地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草原与草业, 2019, 31(3):12-15 [11] 刘文辉, 贾志锋, 梁国玲. 我国饲用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青海科技, 2020, 27(3):82-85 [12] 肖雪君, 周青平, 陈有军等. 播种量对高寒牧区林纳燕麦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7, 34(4):761-771 [13] 王春明, 刘洋. 蚕豆组成及加工利用进展[J]. 农业机械, 2011(17):91-93 [14] 田莹莹. 蚕豆籽粒大小的QTL分析[D]. 西宁:青海大学, 2018:1 [15] 蚕豆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18):20-21 [16] 刘玉皎. 青海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2 [17] KN R H. Designing,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improved cropping strategies and multi-levelinteractions in intercropp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M]. University tsbibliothekder, 2010:22 [18] ECHARTE L, MAGGIOORA A D, CERRUDO D, et al. Yield response to plant density of maize anf sunflower intercropped with soybean[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 121(3):423-429 [19]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亮之. 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20, 29(1):86-94 [20] 马心灵, 朱启林, 耿川雄, 等. 不同氮水平下作物养分吸收与利用对玉米马铃薯间作产量优势的贡[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4):1265-1273 [21] 田双燕, 张应龙, 何天久, 等. 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52(5):1198-1205 [22] 王燕超.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 兰州:兰州大学, 2021:59 [23] 江舟, 陈丰, 王东军, 等. 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 42(5):127-135 [24] 刘艳昆, 闫旭东, 徐玉鹏, 等.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3):23-26 [25] 高永红, 雷钧杰, 张永强, 等.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58(12):2169-2175 [26] 张建华, 马义勇, 王振南, 等. 间作系统中玉米光合作用指标改善的研究[J]. 玉米科学, 2006, 14(4):3 [27] 汪雪, 刘晓静, 赵雅姣, 等. 紫花苜蓿/燕麦间作对燕麦碳、氮代谢及其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J]. 草地学报, 2021, 29(10):2258-2264 [28] 王飞, 刘领, 武岩岩, 等. 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其光合特性的机理[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5):901-913 [29] 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等.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5, 41(9):1426-1434 [30] 满本菊, 刘吉利, 贺锦红,等. 燕麦马铃薯间作对燕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41(1):118-126 |